摘 要:中国经济潜在需求和供给大,长期增长潜力巨大,但目前面临基建融资错配与“重生产轻消费”两大基础性问题,导致实际经济增速低于潜在水平。必须尽快通过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解决这两大问题,才能确保到2035年基本实现现代化。基建融资错配指的是基建投资的长期资产与短期要还款的负债不匹配,迫使地方政府在短期内需筹措足够财政资金以偿还到期债务,引致经济收缩;“重生产轻消费”指的是地方政府长期重投资
摘 要:基于健全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视角,“把经济政策和非经济性政策统一纳入宏观政策取向一致性评估”不仅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就必要性而言,中国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经济目标更加多元,只靠短期稳定政策不足以实现多元经济目标,需要纳入更多类型的经济政策。考虑到非经济性政策可能对宏观经济治理体系的目标产生“误伤”,因而也要将非经济性政策纳入评估范畴。就可行性而言,中国特色宏观调控和宏观经济治理的
摘 要:产业生态系统涵盖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过程中的先进技术、关键产业和核心要素,成为研究新质生产力发展的重要视角。基于“技术—产业—要素”分析框架探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内在逻辑:在技术层面,历史上的四次产业革命表明,产业生态系统推动一系列革命性技术创新;在产业层面,产业生态系统通过资源共享、知识溢出和技术扩散,促进新兴产业的形成和发展;在要素层面,产业生态系统借助“数据—算法—流量”和“数据
摘 要:新质生产力理论是立足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生动实践,对新时代生产力以及生产关系发展规律作出的系统、科学、全面的阐释概括,是认识论、实践论和方法论的有机统一,在生产要素、配置关系、载体形态、指向标志、目标质态等梯度递进的五个层次都有重大创新突破。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既要系统全面部署,又要突出重点关键,坚持新发展理念和高质量发展要求,育强三个动力引擎,夯实四个关键支撑,做好五个路径协同
摘 要:人口对大国经济发展具有系统性的长期影响。人口结构特征转变时点和新技术应用时点是否趋同决定了人口转变和经济转型的关系是否协调,人口总量、劳动力素质和人口结构变化从供给侧和需求侧影响经济增长的要素投入和消费、投资,在人口低速或负增长时期,降低要素错配对实现经济转型尤为重要。从中国现实来看,人口负增长趋势改变了中国劳动力的比较优势,少子化、老龄化降低了劳动供给,加大了社会保障财政压力。
摘 要: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必然要求,是推进城乡融合发展的主线和重要抓手。聚焦新时代新征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任务,将新型工业化纳入城乡融合发展框架体系,深入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乡村全面振兴之间的作用关系和互动机理,以更加系统的新视角重新审视和重构工农城乡关系。在对统筹新型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的理论逻辑、历史逻辑和现实逻辑进行
摘 要:以6G与卫星互联网为代表的未来网络产业不仅是未来产业发展的重点领域,而且是网络强国建设的重要保障。经历了从1G到5G的技术演进后,6G作为下一代移动通信主导技术,不仅具有更高的性能指标,还将开启“万物智联”新时代。卫星互联网作为卫星通信的最新演进载体,已被视为提供大规模数据传输服务的新手段,有望解决现有通信网络的瓶颈问题。未来网络产业具有巨大的产业空间和市场潜力,6G不仅能打造“
摘 要:首发经济是企业发布新产品,推出新业态、新模式、新服务,开设首店等经济活动的总称。首发经济具有首次与实质创新、时尚新潮与有效引领、高品质与市场认可、链式发展全过程等特征。发展首发经济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持续扩大居民消费、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首发经济呈现品牌首店加速落地、业态分布彰显地域特色、线上线下协同发展等特征,但也面临着居民消费能力发展不平衡不充分
摘 要:基于2012—2022年A股先进制造业企业面板数据的研究发现,政府创新补贴能够显著提升企业创新数量和质量,但其效果受到补贴发放主体、发放时间、内容性质、项目性质等多重因素的影响。由产业集聚区和地方政府发放的、后补贴的、关键性的和专项的创新补贴具有更为显著的效果。同时,政府创新补贴在不同行业中的作用效果存在较大差异。进一步的因果路径分析表明,政府创新补贴主要通过“信号传递效应”来提升创新
摘 要:基于2012—2021年上市公司微观数据,以2018年增值税留抵退税试点政策作为外生冲击,构建双重差分模型进行准自然实验,分析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对企业韧性的影响,并运用中介效应模型分析其影响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能有效提升企业韧性水平,且该政策对东部地区、民营及中小企业的促进效应更为明显。从影响机制来看,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可通过促进企业现金流流转、缓解企业融
摘 要:城市群是缩小区域差距、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空间载体,弱势地区从城市“抱团发展”模式中获益是城市群长久维系的前提。以11个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实施为准自然实验,基于2000—2021年地级市层面的经济社会面板数据,利用渐进双重差分法评估国家级城市群规划实施对城市群内非中心城市经济增长产生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城市群规划实施显著促进了非中心城市的经济增长,该结论经过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