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省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即将胜利闭幕。会议期间,各位代表牢记使命、认真履职,以强烈担当共谋发展,以真挚情怀为民发声,展现了饱满的政治热情和良好的精神风貌。这次大会开得很成功,是一次高举旗帜、维护核心、彰显忠诚的大会,是一次民主团结、求实奋进、凝心聚力的大会,必将激励全省人民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安徽篇章。 大会选举我担任省人大常委会
过去一年,是安徽发展史上具有重要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在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的关键时刻,习近平总书记亲临安徽考察,发表重要讲话,为安徽全方位把脉定向、指路领航。7100万江淮儿女倍感温暖,备受鼓舞,倍增干劲,沿着总书记指引的方向昂扬奋进。 一年来,全省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安徽重要讲话精神
每当人们走进今天的六安市金寨县花石乡大湾村,眼前都会一亮,内心也会为之一振:在绵延起伏的大山下、山清水秀的村庄里,新建的安置房宽敞明亮,新修的水泥路连组到户,新开的农家乐生意兴隆,新兴的民宿一房难求,长达8公里的水上漂流车水马龙,来自四面八方的游客蜂拥而至、摩肩擦踵……如今的大湾村拥有标准化茶园5000亩,年收益1500万元,年游客接待量50万人次,旅游收益7000万元,种植桑园800余亩、黄精等
1926年底至1927年初,毛泽东考察湖南农民运动时,写过三篇报告。由于主题报告《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以下简称《考察》)影响力太大,其他两篇报告《中国佃农生活举例》(以下简称《举例》)和《视察湖南农民运动给中共中央的报告》(以下简称《视察》),就鲜见经传。随着相关研究成果的不断涌现,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活动的实际时间、三篇报告的内容衔接以及写作顺序与写作地点,都需要进一步梳理清楚。 湖南农民运动
2025年是中国工农红军第二十五军长征胜利90周年。在这个特殊的年份里,回顾红二十五军的光辉历史、理清红二十五军与安徽的渊源关系,对我们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入挖掘和运用好红色文化资源育人功能及旅游价值”指示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助力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红二十五军于1931年10月25日在六安麻埠(今属金寨县)成立,是鄂豫皖苏区的一支主力红军部队。1932年10月,红二十五军
安徽具有光荣的革命传统,1923年就成立了党的地方组织。1927年5月,中共安徽省临时委员会成立,第一次统一了全省党的领导。1931年2月,中共安徽省委首次成立,4月,中共安徽省委遭到破坏。之后,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安徽未能成立一个全省性的党组织。1949年2月,为了渡江战役的需要,中共安徽省委再次成立。4月,中共安徽省委被撤销,安徽以长江为界分别成立皖北区党委和皖南区党委。1952年1月,中共安徽省
在安徽省六安市裕安区石板冲乡住着这样一位老人,他在年少时参加红军,从一个不识字的放牛娃,在革命战火中成长为人民军队的无线电技术专家,是一位富有传奇色彩的红色“听风者”。2015年,他应邀出席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斯战争胜利70周年阅兵式,乘坐抗战老兵方阵第一辆车,接受检阅。2019年,他乘坐“老兵致敬方阵”第一辆彩车,参加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阅兵式,再次获得崇高荣誉。他一生听党话
六安市位于安徽省西部,是大别山区域中心城市、合肥都市圈副中心城市。六安和上海分别地处长三角地区的最西端和最东端,但地缘相近、人缘相亲:六安境内径流大部分流入淮河,淮河一部在扬州三江营流入长江,与上海可谓“共饮一江水”;沪汉蓉快速客运通道开通,两地可谓“共走一条路”;上海与六安有着深厚的历史渊源与联系,尤其是进入新时代以来,党中央高瞻远瞩,决定山海携手、对口合作,又可谓“共续一段情”。 缘起春申君
安徽拖拉机厂可以说是淮海机械厂的前身。20世纪60年代,安徽拖拉机厂(原厂名为安徽农机一厂)主要生产“江淮-40型”拖拉机。1969年,安徽拖拉机厂的生产被分成了两块:一块民品生产拖拉机,一块军品生产高射机枪。生产高射机枪部分不久就被划入安徽省跃进机械厂,并准备向小三线转移。 1965年,按照国家建设小三线“靠山、分散、隐蔽”的战略原则,安徽省在舒城、霍山地区建了不少小三线企业。由于安徽省内条件
20世纪60年代,为支援国家恢复经济,人民军队大力开展农副业生产,南京军区与安徽省政府决定联合围垦安徽省霍邱县城西湖。在十万军民的共同努力下,仅用7个月便初步建成了一个大型农场,军垦人用汗水与热血书写了一篇篇青春诗作、奏响了一首首奋斗赞歌。十五万亩军垦沃土、二十年的辛勤劳作,在霍邱这片红色热土上,凝聚成了城西湖农场特有的军垦文化。 古老湖泊 迎来新机 城西湖又名沣湖,位于霍邱县城西,在淮河
“新中国第一坝”“亚洲第一坝”“远东第一高坝”……拥有众多“第一”头衔的佛子岭水库大坝,位于淮河一级支流东淠河源头、安徽省霍山县佛子岭镇境内,是新中国成立之初为治理淮河而兴建的第一批骨干水利工程。70多年来,在举世瞩目的淠史杭工程最上游,佛子岭大坝长虹卧波,呈现出一派壮美的风景,而这宏大景观的“背景”则是一幅更加壮阔的历史画卷。 一个号召,汇聚战天斗地的人民力量 “走千走万,不如淮河两岸。”历
经典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 金寨县果子园乡佛堂坳村有一所小学,看上去并不起眼,但在中国革命史上却有一段佳话,著名红歌《八月桂花遍地开》,就是在这里诞生、从这里传唱全国的。1929年立夏节起义胜利后,党领导军民创建了根据地,各区、乡苏维埃政府纷纷成立,人民有了自己当家作主的政权。为了表达劳苦群众翻身得解放和庆祝苏维埃政府成立时的喜悦心情,党组织决定编一首新歌,并把这个任务交给了佛堂坳模范小学校长罗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