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放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鲜明标识。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提出,“必须坚持对外开放基本国策,坚持以开放促改革”。建设更高水平开放型经济新体制是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重要内容,对于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升国际经济合作和竞争新优势具有重要意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坚定不移扩大对外开放,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新征程上,要主动对接国际高标准经
摘 要 在全球化与逆全球化并行的背景之下,上海扩大对外开放,深化对内合作,建设国内大循环中心节点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战略链接。上海加强制度创新,通过打造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引领区,积极推进高水平制度型开放,促进对外开放与对内合作的规则与标准逐渐一体化,创造一流的营商环境。上海大力发展创新型经济、服务型经济、总部型经济、开放型经济和流量型经济,积极办好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推
摘 要 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不仅是全球高级要素的汇集地、国内国际双循环的中心,更是国内经济的“增长极”。近年来,江苏以建设具有世界聚合力的双向开放枢纽为目标定位,加快开放型经济转型升级,在强化创新驱动、优化政策举措、深化国际合作、加快深层次改革和加强区域协作等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仍面临一些制约瓶颈和不确定因素。必须坚持创新驱动、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破体制障碍、推动区域间要素整合,
摘 要 习近平文化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科学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贯穿着坚持人民至上的根本立场,坚持自信自立的精神气质,坚持守正创新的思想品格,坚持问题导向的发展原则,坚持系统观念的基本方略以及坚持胸怀天下的宏大境界,体现了文化发展要扎根人民、积极独立、务实进取、聚焦矛盾、统筹规划、观照世界的思想特点,蕴含着丰富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着社会
摘 要 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对于中国式现代化具有多维效用,包括建立自主、高效、安全的产业链供应链,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我国迈向全球价值链中高端,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提升科技创新水平,激发社会创新活力;加速能源结构转型,提供绿色低碳产品。中国式现代化也为新型工业化确立了发展目标,新型工业化应与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协同发展,向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迈进;应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
摘 要 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按照唯物史观的认识,在具有“高度文明”的社会主义社会,内在地包含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辩证统一。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致力于建设一个物质兴盛、文化繁荣的社会主义中国。中国式现代化是对西方现代化困境的批判反思与突破,是克服西方现代化流弊的必然选择。实现两者协调发展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全社会
摘 要 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是长三角一体化发展的客观要求,是长三角城市群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需求,是长三角区域实现共同富裕的自发诉求。长三角地区城镇化起步早、发展水平高,但城乡融合发展水平差距依然显著。需要完善城乡产业协同发展机制,发挥数字技术引领作用,完善城乡要素合理流动机制,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深化区域协同联动,推进长三角地区城乡融合发展。 关键词 长三角一体化;城乡融合;高质量发
摘 要 商业航天作为新质生产力的代表,已成为推动城市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基于我国商业航天产业的既有政策,研判国内产业链和市场规模等发展趋势,结合无锡市在商业航天领域的产业现状,提出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挑战。从优化产业布局、引育企业主体和拓展应用场景等方面,对无锡商业航天产业的发展提出针对性建议。 关键词 商业航天;产业政策;无锡市 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以颠覆性技术和
摘 要 推动江苏加快发展新质生产力,打造发展新质生产力的重要阵地,对江苏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中走在前、做示范具有重要意义。江苏产业基础雄厚、科技创新资源丰富,在形成新质生产力上具有良好的条件与能力,但同时也存在自主创新能力偏弱、领军型企业偏少和外部硬约束加强等多重制约。必须加快构建与新质生产力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现代化产业体系和新型生产关系,更好地服务新质生产力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
摘 要 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的正式实施,将对江苏相关产业的出口成本、产业链供应链的安全稳定等产生深远影响。江苏作为外贸大省,短期应以平稳过渡为目标,以应对“出口填报”为重点;长期应在制度、产业、技术、要素、贸易等层面,积极对接国际绿色贸易规则、持续推进绿色低碳产业发展、加快构建绿色低碳技术支撑体系、不断加强数据要素赋能绿色产业发展、大力推进企业开拓更多国际市场,降低碳关税负面影响,构筑江苏产业国
摘 要 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并且是一个动态的、有差异的、螺旋式的过程。中国式现代化为解决共同富裕难题提供了中国答案,具有发展性、人民性、平等性与共生性等鲜明特质,充分展现出超越西方现代化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根本优势,新质生产力的动力优势,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神优势,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制度优势以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战略优势等五大独特优势。新征程上,要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动经济现
摘 要 经济责任审计是党和国家监督体系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审计对象涵盖党政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高校等领导干部。经济责任审计对护航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快形成新质生产力具有重要意义。经济责任审计在实际操作中存在审计评价指标体系不完善、审计方法和审计人员观念有待更新、审计能力与工作任务不相匹配和审计整改质效有待提升等问题。必须健全经济责任评价指标体系、更新经济责任审计
摘 要 在风险社会的多变环境下,风险不确定性和防控难度增加,地方化与全球化、传统社会与网络空间、传统风险与非传统风险交织,构成政府风险治理的新挑战。韧性理论不仅关注单一风险事件的防范化解,更注重系统对外界复合风险冲击的弹性调适能力和状态,强调对风险性与脆弱性的共同消解,为政府在面临多重风险叠加冲击下进行决策创造了机会。通过分析政府风险治理面临的现实困境,基于韧性理论,提出强调风险识别敏锐性、危
摘 要 市域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场域,其治理效能提升对国家治理现代化进程有重要影响。提升市域社会治理效能,必须把重点放在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上,深刻认识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价值意蕴,深入把握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重点目标,探究市域社会治理效能提升的实践进路,以“五治融合”推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即健全党建引领社会治理体制,增强市域风险管控能力;创新基层群众协同治理方式,培育多元主体共治意
摘 要 随着人工智能在各个领域的广泛应用,隐私保护、算法歧视、自动化取代人类工作等问题日益突出,多种伦理挑战随之而来,包括机器决策的道德责任、责任归属的复杂性、偏见与歧视、人工智能权利等。为了应对这些挑战,一是应明确人工智能的最终目标,厘清人与机器的责任边界;二是应为人工智能植入人文价值观,体现伦理与道德考量;三是应重构人工智能时代的伦理形态,推动人机协同合作,创造更和谐的人机伦理关系,从而实
摘 要 数字乡村是乡村振兴的战略方向,是建设数字中国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在党中央、国务院有关数字乡村建设顶层设计的指导下,我国数字乡村建设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为乡村全面振兴目标实现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是,基于对A省C县部分国家级和省级数字乡村建设示范点的调研发现,数字乡村建设存在一些实践误区,制约了数字乡村建设效能的提升。要化解当前数字乡村建设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与隐忧,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
摘 要 近年来,无锡市滨湖区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构建“543+X”产业体系,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新质生产力助力无锡市滨湖区产业发展也面临现实痛点,必须从打造特色产业升级“主引擎”、激发企业创新发展“内生力”、强化发展保障要素“硬支撑”和拓宽政产学研合作“新赛道”等方面着力,加速形成更多新质生产力,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关键词 新质生产力;产业;高质量发展;无锡市滨湖区 习近平
二十世纪以来,随着西方现代性危机日益深入,个体与社会之间的割裂、冲突与斗争日益激烈,以克服这种“异化”状态,走向人与人、人与社会(共同体)之商谈和解为目标的“承认理论”开始活跃于思想舞台。学者们上溯到德国古典哲学乃至古希腊哲学,以试图明晰这一“承认理论”的思想史谱系。而在这一思想史回溯的过程中,传统承认理论囿于政治学解释模式的弊端逐渐凸显,陈良斌教授敏锐地梳理出在这一思想史过程中,实质上存在着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