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正在迈向共同富裕新时代,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到21世纪中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共同富裕是一场以缩小区域发展、城乡发展以及贫富差距为目标的伟大社会变革,意味着将有更多低收入人口流动到中等收入阶层,全体民众总体幸福感提升。然而,当前我国虽然在总体上已经消灭了绝对贫困,但以农村脱贫人口、城乡流动人口以及残障人群等为主体的低收入群体规模依然十分庞大。要助力各
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教育类型,为整个社会人力资本存量的提升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实现提供重要支撑,是实现共同富裕的强大驱动力。本期聚焦共同富裕进程中的职业教育,刊发一组相关研究文章。方泽强等人从“职业教育能促进共同富裕吗?”这一命题出发,研讨其确定性与不确定性,提出推动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从不确定性向可能性
摘 要 职业教育促进共同富裕既有确定性,也有不确定性。一方面,职业教育可以通过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科技研发和文化浸润直接或间接促进共同富裕;另一方面,职业教育通过上述途径也不必然促进共同富裕,接受职业教育的民众是否实现共同富裕受职业分类、主观感受等因素影响,职业教育科技研发能力不理想制约了生产力提升从而影响共同富裕,职业教育在塑造和引领优秀社会风气方面存在瑕疵阻碍了共同富裕。辩证认识该命题才是一种理
摘 要 实现共同富裕的关键在农民,以教育培养现代农民,促进农民共享经济社会发展成果,实现农民现代化,进而促进乡村振兴和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实现共同富裕目标的重要基础。先贤梁漱溟的农民教育思想与实践是中国特色农民教育和“以教富农”的典型探索。梁漱溟农民教育在理念上关注厚植传统文化,同时注重借鉴先进理念;在教育对象上,关注成年农民的教育,兼顾其他群体;在教育内容上,强调知识技能、人生情谊与传统道德的整合
摘 要 党的二十大报告将“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确立为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而教育公平作为缩小城乡差距、激活乡村内生动力的核心引擎,其“最后一公里”的突破亟待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的功能重塑。改革开放以来,农村成人教育在提升劳动力素质、推动新农村建设中成效显著,但面对农业现代化转型、数字技术革新等新挑战,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普遍存在功能定位滞后、资源整合低效、服务模式单一等问题,难以满足乡村振兴与
摘 要 依托产业学院推动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创新产教协同育人,是我国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改革发展的重点之一。基于新制度主义理论,从合规制性、合规范性、合文化-认知性三方面对高职院校产业学院的建设问题进行分析,发现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存在规制性欠缺、规范性不足、文化—认知性薄弱等问题,需要从加强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法律研究和规制、完善高职院校产业学院建设的运行规范、促进高职产业学院建设的共同认知和
摘 要 多元协同创新是高校创新人才培养、服务地方、引领科技的必然选择。以江西高职产业学院为研究对象,运用实际调查数据,从协同主体能力、外部环境、创新能力及运行机制四个方面分析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影响因素。结果表明,主体协同能力、外部环境、创新能力及运行机制均对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创新产生显著正向影响,而且外部环境对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创新影响也较为明显。为促进高职产业学院协同创新的高质量发展,要大力推进政
摘 要 产教融合是首轮“双高计划”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在新一轮“双高计划”建设中则转变为指导职业院校办学的基本思想和方法论。高质量的产教融合,应在观念上重视产教融合的思维性和方法性,在组织形态上促进“以点带面、以链成片”的产教融合新格局的形成,在实施模式上促进普适性模式的本土化和再创新。现阶段,高职院校在实施高质量的产教融合中还存在高质量的治理模式、组织实施、绩效目标三个关键难题,需要处理好政府与
摘 要 全球视野下的技能竞技日益成为推动各国交流与合作、促进各国经济发展的一种重要方式。世界技能大赛作为世界技能领域的顶级竞技赛事,日益发展成世界技能组织成员展示和交流职业技能的重要平台。通过对世界技能大赛官方网站和媒体报道的资料整理与综合分析发现,世界技能大赛在赛事规模、赛项设置和论坛主题等方面呈现出比较明显的演变趋势,里昂世界技能大赛具有绿色可持续、国际交流、科技赋能与公平包容等主要特征,为全
摘 要 普职协调发展是推进中国式教育现代化的重要议题,对于优化人才培养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通过构建普职结构与经济高质量发展(S-E)耦合协调模型,定量分析2010-2020年我国各省S-E耦合协调度的发展变化,以及二者的同步发展状态,并通过俱乐部收敛对其收敛性进行检验。研究发现:考察期内,我国四大区域的S-E耦合协调度均呈上升趋势,整体呈现中级协调状态,但时间阶段性与地区异质性特征明显;2020年,
摘 要 省级政府是职业教育治理的重要主体,构建一套科学、合理的现代职业教育省级治理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对于提升省级政府治理水平、促进职业教育健康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采用德尔菲法选取18名职业教育领域专家学者,进行多轮调研与分析,进行评价指标的拟定和筛选,并确定指标的权重系数,最终构建了包括治理主体、治理机制和治理成效三个维度的评价指标体系。其中,治理主体由4个二级指标和36个三级指标组成;治理机制由6
摘 要 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年来,我国“职教出海”积累了宝贵经验,取得了显著成效。山东省面向中国式现代化、教育强国建设以及国际产能合作,依托深厚的文化底蕴、丰富的实践积累和巨大的产业需求,提出建设“班·墨学院”,为新时期“职教出海”提供了山东实践。班·墨学院建设对新时期中国“职教出海”的启示包括:变革“职教出海”理念;构建“职教出海”体系;优化“职教出海”内容;创新“职教出海”方法;完善“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