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高尿酸血症是以嘌呤代谢紊乱为主要特征的疾病,多种原因均可导致肾脏结构与功能受损。高尿酸血症是慢性肾脏病常见的临床表现,可引发痛风,还可导致多系统、多器官受损。高尿酸血症合并慢性肾脏病患者需积极处理危险因素,控制并发症发生。通过探讨高尿酸血症与慢性肾脏病之间的关系,旨在提高对高尿酸血症规范化管理的重视,进一步缓解慢性肾脏病发展进程。 【关键词】 高尿酸血症;慢性肾脏病;研究进展 中
【摘要】 目的 探讨定向药透仪联合盐酸格拉司琼葡萄糖注射液对恶性肿瘤患者化疗相关性恶心呕吐的防治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5月- 2024年6月接受化疗的200例恶性肿瘤患者,根据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病理类型、化疗方案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100例。对照组给予盐酸格拉司琼葡萄糖注射液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定向药透仪(双侧足三里穴贴敷含壮瑶药成分的超声
【摘要】 目的 探讨在胫骨远端骨折治疗中应用锁定解剖钢板与髓内钉内固定的手术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5年2月医院收治的7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组间性别、年龄、体重、受伤至手术时间、患侧分布、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等特征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行锁定解剖钢板内固定术治疗,观察组行髓内钉内固定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功能恢复优良率、
【摘要】 目的 探讨厄贝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应用治疗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T2DM)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2025年1月医院收治的老年高血压合并T2DM患者112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6例。对照组给予厄贝沙坦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用依那普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指标、脂代谢相关指标、血
【摘要】 目的 探究冠状动脉计算机断层扫描血管成像(CTA)与冠状动脉造影(CAG)在评估冠状动脉狭窄程度方面的一致性,并分析CTA技术的诊断价值。方法 回顾性选取2022年1月- 2024年10月收治的70例冠状动脉狭窄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接受CTA和CAG检查。以CAG检查结果为金标准,其中轻中度狭窄患者48例(对照组),重度狭窄患者22例(病例组)。对比两种检查方法对冠状动脉狭窄
【摘要】 目的 探究头位难产(枕后位、枕横位)予以徒手旋转胎头处理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6月医院接诊头位难产产妇80例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匹配的基础上,以抽签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观察组产妇实施徒手旋转胎头处理,对照组产妇实施自然分娩。比较两组产妇分娩方式、产程情况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徒手旋转胎头处理后,观察组产妇自然分娩率高于对照组,差异
【摘要】 目的 探讨阿托伐他汀钙联合丁苯酞软胶囊治疗脑梗死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 2021年9月- 2022年5月医院收治的80例脑梗死患者,采用机数字表法,结合组间一般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两组均接受基础治疗(低流量吸氧、控制血压血糖、口服阿司匹林),对照组加用阿托伐他汀钙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丁苯酞软胶囊治疗,均持续3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治疗
【摘要】 目的 探讨耳部全息铜砭刮痧联合经颅磁重复刺激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AIS)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1月- 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60例AIS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性别、年龄、体质指数等基线资料组间匹配的原则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耳部全息铜砭刮痧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神经功能评分、脑损伤标志物
【摘要】 目的 探讨腹式呼吸联合会阴按摩对中重度会阴水肿产妇的临床疗效。方法 纳入2023年3月- 2025年1月收治的中重度会阴水肿产妇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采取腹式呼吸联合会阴按摩法的42例产妇作为呼吸按摩组,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匹配的原则,选择同期采用常规护理的38例产妇作为常规组。比较两组产妇的临床疗效、会阴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AS)评分]及生活质量[健康调查简表(SF-36)评
【摘要】 目的 基于瑞士奶酪模型探讨抗凝药物治疗中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预防策略。方法 以2023年4月- 2024年4月医院收治的需持续抗凝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择其中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40例患者为发生组,同期选择未发生护理不良事件的40例患者为未发生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护理不良事件的影响因素。结果 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抗凝
【摘要】 目的 分析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护理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2022年12月- 2024年12月雅安市8个行政区450例居家老年人照顾者作为调查对象,通过自拟调查问卷、护理负担评估量表进行调查,分析老年人家庭照顾者护理负担水平及其影响因素。结果 针对居家养老的老年人,其家庭照顾者无负担占14.29%,有负担占比为85.71%。家庭月收入、家庭照顾者年龄、基础疾病、每日
【摘要】 目的 探究基于价值流程图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AMI)急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2024年1月- 2025年2月在湖北省麻城市第二人民医院救治的92例AMI患者,根据组间年龄、身体质量指数(BMI)、合并症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和优化组,各46例。常规组采用常规绿色通道护理措施,优化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价值流程图优化的急诊护理流程。比较
【摘要】 目的 探讨专职护士主导的症状管理方案在血液透析(H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患者症状负担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12月医院收治的92例HD患者,遵循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46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实施专职护士主导的症状管理方案,持续干预8周。比较两组干预前后的症状负担[透析症状量表(DSI)]、心理恐惧[恐惧疾病进
【摘要】 目的 探讨重组牛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眼用凝胶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在白内障术后干眼症(PCSD)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2年1月- 2024年1月在广元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60例PCSD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在组间性别、年龄、病程等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的基础上,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0例。对照组给予人工泪液+人文关怀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重组牛碱
【摘要】 目的 分析延续护理对慢性牙周炎患者疗效的持续性影响。方法 选取2023年1月- 2024年10月合肥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8例慢性牙周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基础上,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两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延续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干预后口腔健康情况、治疗依从性和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正确刷牙、定期口腔检查和均衡饮食等
【摘要】 目的 观察分析中医特色护理对改善痔疮患者术后排尿困难及术后疼痛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4年1月- 2025年4月医院收治的痔疮手术患者8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基线资料均衡可比原则,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给予中医特色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综合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术后排尿困难总发生率为10.00%,低于对照组的
【摘要】 目的 了解养老机构卒中后吞咽障碍老年人衰弱的现状及影响因素,并构建风险预测模型。方法 选取2024年8-12月唐山市区8家养老机构307名卒中后吞咽障碍的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将其中确诊为老年人衰弱的165人纳入衰弱组(病例组),未被诊断为老年人衰弱的142人纳入非衰弱组(对照组)。通过单因素分析筛选,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卒中后吞咽障碍老年人衰弱的影响因素,并据此
【摘要】 目的 探讨基于叙事理念的ICU沟通清单在护患沟通中的应用效果,为 ICU 护患沟通优化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选取2024年11月- 2025年1月ICU收治的25名患者家属及其对应责任护士作为观察对象,护士全程应用基于叙事理念的ICU沟通清单进行沟通。通过现场观察法结合监控视频资料,记录沟通发起类型、内容等,采用医患沟通技能评价量表(SEGUE)和医学叙事能力量表(NCS)分别在沟通
【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浸润性乳腺癌患者磁共振成像(MRI)影像学参数与腋窝淋巴结转移的相关性并构建预测模型。方法 收集2015年1月1日至2019年5月31日天津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收治的早期浸润性乳腺癌(临床分期 I-III 期)患者为研究对象,以病理诊断为依据,其中212例患者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为转移组(病例组),336例患者未发生腋窝淋巴结转移为未转移组(对照组)。单因素分析临床特征、病
【摘要】 目的 探究产后康复治疗仪协同预见性护理模式对产妇产后出血量以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2年2月至2024年10月于医院顺利分娩的78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根据组间主要基线资料均衡可比的原则,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9例。对照组仅采取预见性护理措施加以干预,而观察组则是在对照组基础之上,联合产后康复治疗仪进行干预。比较两组产妇产后不同时间段的出血量、心理状态
【摘要】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社区作为老年人主要生活场所,承担着提供医护康养一体化服务的重要职能。通过阐述医护康养一体化服务的内涵,分析当前社区老年人该服务的现状,包括服务资源匮乏、服务内容单一、服务人员专业能力不足等问题;从个人、家庭、社区及社会4个层面探讨影响服务开展的因素,并针对性提出优化策略,如加强服务资源建设、培养专业人才队伍、丰富服务内容、完善政策法规和社会支持体系。旨在为完善社区养老
【摘要】 心力衰竭是心血管疾病的终末阶段,其发病机制复杂。中医认为“气、血、水”失调贯穿其发病全过程。通过系统梳理“气、血、水”失调在心力衰竭病因病机中的作用,结合临床实践,总结基于“气、血、水”理论的中医治疗方法(如益气活血利水法、温阳利水化瘀法等)的临床应用经验及疗效机制。同时,进一步探讨该理论在心力衰竭治疗中的优势和局限性,为临床医生提供更科学、更全面的治疗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 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