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探析首届全国名中医王行宽教授基于“佐金平木、健脾补肾”治疗重症肌无力的临证经验。重症肌无力虚证责之脾肾亏虚,治当健脾补肾;实证多与湿热、瘀血等相关,当在扶正基础上加以清热祛湿、活血化瘀之品。王行宽教授根据多年临床经验,认为重症肌无力虽以损伤脾肾为主,但临床多兼以调治肝肺,以佐金平木、健脾补肾为根本治法,方用补中益气汤加减治疗,效果显著。 关键词:重症肌无力;佐金平木;健脾补肾;名老中医经验
摘要:咳嗽既是肺系疾病的临床症状,又是一个独立的病名。胃食管返流性咳嗽是慢性咳嗽中常见病因,可归属于中医的“咳嗽”、“胃咳”等范畴。张国民教授从“肝”论治,将肝气郁滞,脾胃气机升降失调作为基本病机,佐以疏肝泻热、和胃止痛之法,运用肝胃百合汤加减治疗,疏肝泄热,气机通畅,脾升胃降,则咳嗽自愈。 关键词:咳嗽;GERC;肝脾胃;肝胃百合汤 中图分类号:R256.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总结魏绍斌教授运用四逆散合消瘰丸治疗子宫内膜息肉的临证经验。认为发生子宫内膜息肉的病理基础为瘀阻胞宫,基本证型有肝郁血瘀型、痰湿瘀阻型、湿热瘀结型、脾肾亏虚型等,以肝郁血瘀型多见。提出以行气活血、化瘀消癥为总的治疗原则,重视标本兼顾、辨证论治,结合现代女性生理特点及四川湿热气候特征形成了独特的诊疗思路,并以四逆散合消瘰丸为基础加减组方。 关键词:子宫内膜息肉;临床经验;辨证论治 中图分类
摘要:系统总结高继宁教授治疗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经验。高继宁教授认为该病以脾虚为发病之先,脾虚酿湿化瘀,湿瘀扰肝生风为传变之机,肝风开泄肾络,精微时时外泄为发病之本。高继宁教授结合自身多年临床经验提出守方、圆机、活法的治疗理念,重视固护脾肾以治本,利湿消瘀息风以治标,临证多年运用自拟经验方强肾汤治疗本病,针对兼证佐以对药、角药化裁,疗效确切。 关键词:肾病综合征;高继宁;脾虚生风;名医经验 中图
摘要:基于“五脏一体观”理论全新构建了肺结节的中医辨证体系。肺结节病位在肺,根结于五脏,以五脏津气滞涩、痰瘀内生、痹阻于肺为核心病机。其中五脏津气布散失司为病理基础,水湿生痰、留滞于肺为中间环节,痰凝成瘀、胶结为块为肺结节发病的症结关键。治疗上以“通调五脏”为基本原则,既畅达津气运行之路,截断痰瘀产生之源,又清除体内之已有痰浊、瘀血等病理产物,使肺结节逐渐消散。临证谨守病机,分型治疗,可获良效。痰
摘要:失眠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为特征的一类病证,其属心神病变,发生发展主要与心神不安或心神失养相关,病机为营卫不和,气血失养,脏腑失调,阴阳失交。“六经辨证”作为营卫、气血、脏腑、阴阳的综合辨证体系,可系统全面地阐释失眠的病因病机,明辨其发展转归;同时,“安神理论”以安神为治则,包含重镇安神、养心安神。以其作为施治选方之纲,以调和营卫气血,平衡脏腑阴阳。两法合用,以“六经”辨证,准确辨析失眠的
摘要:糖尿病足属于中医学的“脱疽”范畴,“毒瘀损络”是糖尿病足的重要发病机制,“毒瘀”是“络损”的产生前提,糖毒、浊毒、热毒、瘀毒既是致病因素亦是病理产物。在高糖环境下,激活患肢的中性粒细胞胞外诱捕网(neutrophil extracellular traps,NETs)的生成,过剩的NETs诱发持续的炎症反应,最终导致糖尿病足迁延不愈。NETs参与糖尿病足溃疡愈合,影响糖尿病足的病程进展,此过
摘要:双心疾病是以心血管疾病与焦虑抑郁等精神心理疾病同时作用于人体的一种精神心脏病学。“心藏神”理论是《黄帝内经》中提出的重要理论之一,可用于指导双心疾病的治疗。心主血脉功能失常则血不养心、脉道涩滞,心主神明功能失常则神不守舍、心神外逸,益气健脾能助血脉通畅,疏肝理气可养心神安和。探讨从心藏神理论角度出发治疗双心疾病,为中西医结合治疗双心疾病提供了新的思路。 关键词:双心疾病;心藏神;心主神明;
摘要:目的 通过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分析徐经世国医大师治疗乳腺癌术后的用药规律。方法 收集2009年6月1日-2024年1月1日之间,由安徽省中医院门诊系统所记录的徐经世教授门诊接诊的乳腺癌术后口服中药治疗的患者,建立数据库,利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进行中药频次、属性统计、关联规则分析、聚类分析和复杂网络分析等数据挖掘方法分析用药规律。结果 本研究共采集病例142例,筛选得到1
摘要:目的 评价耳穴疗法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疗效。方法 检索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PubMed、Embase等数据库,检索时间自建库至2024年4月22日,有关耳穴疗法治疗突发性聋的相关文献。筛选出符合纳入标准的文献、提取数据,并应用Revman5.4软件对其进行Meta分析。结果 共纳入10篇,Meta分析结果显示,耳穴疗法组治疗突发性聋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RR=1.17,95%CI(
摘要:目的 观察补肾活血化浊方治疗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腹水的临床治疗效果,明确其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取肝豆状核变性伴肝硬化腹水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分别予以常规治疗及加用补肾活血化浊方治疗30 d,比较2组患者病情改善效果。结果 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3.30%高于对照组63.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肝功能指标、电解质水平、炎症指标、
摘要:目的 探讨参苓承气汤联合常规治疗对急性胰腺炎患者胃肠功能及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纳入符合急性胰腺炎诊断标准的受试者72例,采用随机对照试验方法将其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6例,其中对照组予以胃肠减压、抑制胰酶分泌、液体复苏、营养支持、抗感染、对症支持治疗等常规治疗,治疗组在其基础上加用参苓承气汤口服或鼻饲及灌肠,观察患者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症状缓解情况及APACHEII评分情况,检测治疗前后
摘要:目的 本研究项目计划采用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模拟作为主要的研究手段,深入探索生脉陷胸汤在治疗冠状动脉心脏病(coronary heart disease,CHD)中的作用机制和潜在疗效。方法 通过使用TCMSP数据库检索“丹参”、“人参”、“瓜蒌皮”、“法半夏”、“炙甘草”、“黄连”、“五味子”、“砂仁”,以及文献收集“麦冬”中的有效成分及对应的靶蛋白的筛选;使用GeneCard、OMIM、
摘要:目的 探究疏肝解郁胶囊辅助治疗甲状腺癌术后的疗效及对患者5-HT、DA和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影响。方法 选取行甲状腺癌术患者8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左甲状腺素钠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以疏肝解郁胶囊进行辅助治疗,观察比较2组甲状腺癌患者术后疗效、5-HT、DA及T淋巴细胞亚群的水平等指标的差异。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治疗效果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
摘要: 目的 选用古今医案云平台(V2.3.7)分析针刺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SAHS)的选穴规律。方法 计算机检索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维普数据库(VIP)、万方数据库(Wanfang)、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 中有关针刺治疗OSAHS的随机对照研究。采用Mi
摘要:目的 通过观察头针结合“中极透曲骨”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临床疗效,探讨该疗法的优势性。方法 选取卒中后尿失禁患者60例,采用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30例对照组(盆底肌肉训练)和30例观察组(头针结合“中极透曲骨”)。通过比较2组患者治疗前后尿失禁严重程度[尿失禁问卷表简表(ICI-Q-SF)],膀胱功能指标(膀胱最大容量)以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4h排尿次数),来比较两种方法治疗卒中后尿失禁的有
摘要:目的 结合课题组前期临床观察实践以及网络药理学分析结果,探讨补中益气加味方对结直肠癌裸鼠移植瘤组织Vimentin、E-cadherin表达的研究。方法 于30只裸鼠右腿内侧皮下接种人结肠癌细胞 SW480 构建结直肠癌移植瘤模型,随机分为5组,模型对照组(生理盐水)、补中益气加味方低、中、高浓度组(26.72、53.43、106.86 g·kg-1),4组均每天灌胃给药,连续14 d,化疗
摘要:腰椎间盘突出症(lumbar disc herniation,LDH)是骨伤科的常见疾病。近年来,LDH的患病率显著增加,治疗主要分为保守治疗和手术治疗,其中以保守治疗为首选治疗方法。中医在治疗LDH上经验丰富,方法多样且疗效显著。通过对近年来中医治疗LDH的相关文献进行整理,为临床治疗该病提供思路与方法。 关键词:腰椎间盘突出症;中医;治疗;研究进展;综述 中图分类号:R681.5
摘要:类风湿性关节炎(rheumatoid arthritis,RA)是一种累及全身多关节的自身免疫性疾病,容易造成不同程度的关节僵硬与畸形,甚至残疾,严重危害患者生活工作。相关研究证实中药具有多组分、多通路、多靶点、低副作用等优势,在RA的治疗中优势明显。通过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中有关中药调控RA信号通路的研究,总结中药单体及复方调控Janus激酶/信号转导和转录激活因子(JAK/STAT)、磷脂
摘要:丹参广泛应用于抗动脉粥样硬化(atherosclerosis,AS)的临床治疗,主要就丹参对抗AS的药理作用及其相关作用机制展开综述,对丹参在治疗CHD中发挥的血管内皮细胞保护、对血管内皮细胞凋亡的抑制、对泡沫细胞形成的抑制、对炎症反应的调控、抑制平滑肌细胞增殖与迁移等效用进行探讨,以期为丹参的临床运用和科学研究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丹参;动脉粥样硬化;药理作用;综述 中图分类号
摘要:抑郁症是青少年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其患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青少年阶段作为个体心理、生理成熟和发育的关键时期,是抑郁症发病率最高的时期,也是10~19岁青年疾病和残疾的主要原因。中国传统医学里没有青少年抑郁的记述,根据其临床症状可以归属于中医“郁证”的范围,属情志病范畴。中医药治疗青少年抑郁方法多样,已经广泛用于抑郁症的临床治疗。通过收集近20年来相关临床研究,对本病的中西医不同治疗方法进行
摘要:选取云南省名中医何平教授治疗小儿脱发、风湿性关节炎、特应性皮炎验案3则,从中医的病因、病机、治疗原则和方法、方药解析等多个角度,深入探讨了何平教授在治疗儿科疑难杂症时的独特方法和经验,归纳介绍其运用脾肾思想的临证经验,为临床选方用药提供借鉴。何平教授认为幼科脾肾为辨治之要,因脾肾作为先后天之本,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提供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而小儿脾肾常不足,治疗上更应时时顾护脾肾,正气盛则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