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6日上午,江苏省档案馆召开2024年度总结表彰大会,回顾总结2024年取得的工作成绩和经验,表彰先 进集体和个人,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会上,馆领导宣读了表彰通报,并为先进部门(单位)和先进个人颁奖。顾俊局馆长以《干字当头强信心 兰台筑梦续华章》为题发表讲话。 会议指出,2024年是实现“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的关键一年,是江苏档案事业加压奋进、乘势而上的关键一年。在省委的坚强领导下,
1996年的一个夏夜,我从路灯下的旧书摊上挑得《半农杂文》。原来,“叫我如何不想她”的刘复先生,竟也对敦煌卷子和太平天国文书如痴如醉。遂草成一文并投寄《档案与建设》,仓促初见,她留给我清新、慧眼、温雅的印象。次年,以曹喜琛先生为主任的首届教育部档案学教指委成立,滥竽其中,我又于珍珠泉边喜闻任遵圣先生长期赠阅该刊的承诺。尤其,“拙论”早期申说,有几篇顺利见诸该刊,更令我一睹她专业、理性和前瞻的气度。
摘 要:国家数据治理体系和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等是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制定的重要背景,也是档案事业发展规划实现从“内向型”向“外向型”转型时必须关注的重要因素。文章在阐释可信数据空间基本涵义、主要任务等基础上,对档案机构参与可信数据空间建设的主要短板进行了分析;从理念、目标、行动与能力等方面,对将档案机构作为可信数据空间重要节点、强化档案数据处理流程的可信控制与经验复制、深化多源数据融合利用与场景创新和确
摘 要:为强化档案文化赋能强国建设,以供给侧数字化改革推动档案文化存量资源转化为生产要素,应是“十五五”时期推动档案事业发展质量跃升新台阶的重要着力点。推进档案文化创新应确立四项基本原则:一是人民至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尊重人民主体地位;二是双擎驱动,强化科技创新赋能,坚持文化创意引领 ;三是跨界融合,打通领域业态边界,推进场景融合创新 ;四是分步实施,优先重点领域探索,有序推进整体布局。落实四大
摘 要:“十五五” 时期对我国档案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科学编制该时期的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至关重要。文章基于党中央和国务院 “五年规划”编制政策、省级区域档案 “十四五” 规划及相关行业 “十五五” 预研成果,进行多维度政策文本分析,为《“十五五” 全国档案事业发展规划》编制提供参考。研究发现,不同维度政策在指导思想、规划制定原则与过程、实施和保障措施方面存在共性,在发展目标与任务上有差异。为此
摘 要: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档案事业“十五五”规划提供了坐标参考。文章从经济改革、科技创新、人才教育三个向度专题分析档案事业“十五五”时期发展新方向。其中,经济向度创新包括档案资源要素化、档案产业发展和档案工作团体标准建设;科技向度创新包括档案科技管理体制创新和档案工作与技术创新双向融合;人才教育向度创新包括档案学科联盟建设、档案人才教育“十五五”专项规划制定与实施,以及打造档案人才培育实体空
摘 要:世界各国加速推进的政府数字化转型进程使档案工作走向深刻变革的“深水区”。档案数据治理理念与实践的萌芽、生成、深化的演变过程,体现出大数据时代档案行业生态系统整体的“数据化转向”和由此带来的档案形态与价值维度、档案工作场景与模式的深刻变化。档案数据管理成为档案工作的“新版图”的现状,反映出档案实践领域对数据管理的积极接纳与推广应用;档案数据治理范式的出现,则提升了档案学在数智时代的学科版图和
摘 要:档案整理是档案管理的核心环节,信息组织理论为档案整理提供了新视角。文章在梳理档案整理相关研究和实践基础上,指出全宗理论在应用层次、适用机构、理论实质三方面的局限,并探讨了信息组织理论在档案管理中的应用潜力,提出通过“实体—信息—知识”三个层面有序组织,重新审视全宗理论,以适应信息时代档案管理新需求。 关键词:信息组织理论;全宗理论;档案整理 分类号:G272 Reconsiderat
摘 要:清代漕运对于维持清朝中央政府政治、军事、经济的正常运转有着重要意义。文章在分析古籍知识库用户需求的基础上,基于本体理论设计清代漕运知识库,将其分为数据资源层、本体模式层、数据存储层、应用服务层,包含数据可视化、知识检索和知识发现功能。文章在完成数据收集整理的基础上,通过复用和自建设计清代漕运本体,利用Neo4j图数据库和Visual Studio Code开发工具,集合多种技术相互配合共同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的问世与发展正为知识服务、生产方式与社会经济带来深刻变革。梳理生成式人工智能的研究与实践现状,发现生成式人工智能具有高效生产、需求锚定与沉浸体验的技术特征。文章围绕基础设施层、数据资源层、内容创作层与场景衍生层构建起生成式人工智能赋能档案馆服务质量优化的总体框架,并结合现有实践案例与经验,从引进技术设施、开展数据喂养、深化用户交互等方面探索实践路径,为新技术环境下档案馆服务的
摘 要:生成式人工智能为档案馆智慧编研带来了机遇和挑战。在生成式人工智能背景下,档案馆智慧编研显露出档案数据处理智能化、编研作品呈现多样化、用户服务推荐智慧化等态势,存在语料构建成本高、技术应用难度大和相关人才储备少等困境,需要推进全国档案资源集成与整合,加强语料安全控制;扶持国内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降低技术应用风险;开展档案工作人员专业化培训,提升档案编研水平等。 关键词:档案馆;生成式人工智
摘 要:近代以来,中国大批历史档案流失海外,过往实践显示出离散档案的实体回归难度较大,在新的时代条件下必须为离散档案回归探索新的数字化路径。文章根据习近平文化思想中的“数字化回归”理念,从文化传承视角出发,通过历史回顾和困境剖析,结合卡塔尔数字图书馆“数字遣返”计划和“汉典重光”数字化平台的建设案例,阐述归纳出离散档案数字化回归的文化传承价值、协同合作趋向和技术支撑需求,并立足新的文化使命,从坚定
摘 要:当前档案开放审核中广泛存在着职责不明晰的问题,导致协同机制未能有效建立和运作。为此需要引入“职责分离”概念,将档案开放审核拆分出不同的阶段任务,并明确各参与主体差异化、不重叠的职责。档案主管部门应推进档案开放负面清单制定,档案形成(移交)单位负责根据负面清单对归档文件进行信息标注,国家档案馆负责根据信息标注情况形成审核结果。除此之外,信息级档案开放审核中的相关问题在职责分离视角下也值得进一
摘 要:黄埔军校同学会档案作为“发扬黄埔精神,促进祖国统一”的重要档案资源之一,从身份认同视角对其进行开发,有利于增强民族认同,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章梳理黄埔军校同学会档案的内涵、保存与开发现状,指出在身份认同视角下黄埔军校同学会档案对于增强个体认同与群体认同的独特价值,并在此基础之上,从维护认同基础、加深认同联结、扩大认同效益三个层面展开策略分析。 关键词:黄埔军校;同学会;档案;身份认
摘 要:公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面临可信存储、真实保障、安全共享等诸多安全问题。区块链技术的不可篡改、分布式存储、多中心化等特点,为解决公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的安全问题提供了契机。解决公证档案信息资源共享安全问题的应对策略包括:基于区块链的公证档案信息资源可信存储策略、基于区块链的公证档案信息资源真实保障策略、基于区块链的公证档案信息资源可信共享策略等。 关键词:区块链;公证档案信息资源;安全共享
摘 要:南京医科大学一直以来将资源体系建设视为档案工作重中之重,以机制之变聚合主体动能、以理念之变破解流程难题、以站位之变拓展宣传效能、以方法之变推动数智转型,并就完善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组织基础的关键点、丰富编研成果和展示形式以用促建、参与高校治理提高档案资源质量等方面结合实践进行学术研究和探索创新,形成筑网、建链、强点等一系列可借鉴、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成果。 关键词:档案资源体系建设;网络保
摘 要: 2021年7月25日,“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项目正式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泉州市档案馆在该项目申遗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文章首先厘清档案部门与申遗工作相辅相成的内在逻辑,然后梳理泉州市档案馆参与泉州遗产项目申遗的历程,探究泉州市档案馆助力泉州遗产项目申遗成功的做法,最后归纳其成功经验主要在于打造申遗档案中心管理模式、丰富档案信息资源库、讲好串联性遗产故事,为我国各地档案部门
“金陵档案”荣登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副省级以上排名榜榜首 近日,全国档案社交媒体联盟正式发布“2024年度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排行榜”,南京市档案馆“金陵档案”微信公众号位居全国档案微信公众号副省级以上排名榜榜首,这也是“金陵档案”连续第三年荣登榜首。“金陵档案”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中心、服务大局,积极挖掘馆藏红色档案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