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视点,我们的主题是“印刷术”。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一书中,马克思指出:“火药、指南针、印刷术——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而印刷术则变成了新教的工具,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杆。” 何为印刷术?顾名思义,“印”字,本身就含有印章和印刷两种意思;“刷”字,是拓碑施墨这道
印刷术,这个词只从字面上看,意思是有些模糊不清的。五六千年前的苏美尔人,用滚筒式印章在尚未烘干的泥板上滚出印记,叫不叫印刷?印度人用泥制佛像蘸墨水捺印在绢纸上,叫不叫印刷?有观点认为印刷术源于苏美尔人、印度人,就是认为这些都算印刷。 那么,如果以同样的标准考察,中国秦代的印章、封泥算不算印刷?七八千年前,中国的原始人用陶拍在陶器上拍出花纹,算不算印刷? 如果这些也算印刷,那中国岂不是在八千
北宋时期,大国工匠辈出,推动科技创新亮点频频。四大发明中的印刷术、指南针、火药,都在宋代有了升级。其中的印刷术,由雕版走向活字,对于文化传播的世界级意义不言而喻。而活字印刷术的发明人——毕昇,在一千年前是个小人物,但却是影响千年的大人物。 关于毕昇的记载很少。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里描述了活字印刷术的原理,其中两次提到毕昇:“庆历中,有布衣毕昇又为活板”“(毕)昇死,其印为予群从所得,
德国是一个制造业的大国,它的金属加工、精密仪器技术、汽车制造都世界闻名。德国甚至一度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取代英国成为新的“世界工厂”。直到今天,工艺制造仍然是德国最亮眼的名片。 而德国向世界发出的第一张名片,是古腾堡印刷机。500多年前,约翰内斯·古腾堡发明了一种新型活字印刷术,我们今天所见的书籍形制便由此诞生。在这之前,要制作一本书,首先要宰杀牲口获取皮革,还需要一个抄写员漫长而仔细的书
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定,在韩国清州发现的《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印刷于公元1377年)为世界最古老的金属活字印刷品。2005年9月,由韩国政府资助,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清州为《白云和尚抄录佛祖直指心体要节》举行了大型纪念活动。 很长一段时间,关于韩国试图夺取中国“四大发明”之一印刷术发明权的争议,十分热闹。虽然从根本上说,中国人在雕版印刷术和活字印刷术上的发明权都是不可
大宋至和二年,即大辽重熙二十四年。 欧阳修建议朝廷对出版物进行审查。他认为,当时部分书籍内容不当,提议将这些书籍的雕版销毁,且此后朝廷需对市面上的雕版书籍实施审查制度。换言之,未经朝廷许可,不得擅自刻书、售书。 这一主张难免令人疑惑。欧阳修身为儒家士大夫,理应知晓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的道理,亦熟知秦始皇焚书坑儒遭千古诟病之事,为何仍敢提出焚毁书版的建议?那么,欧阳修主张销毁的究竟是何种
宋世䌽堂本《昌黎先生集》 在古籍版本中,人们尤其重视宋版书,为什么宋版书最好。整理古籍必须鉴别版本,这是最基本的工作。版本中应重视善本,历代善本包括:宋元时代的刻本,明清两代的精刻精抄本,以及各个时代具有学术价值的稿本、批校题跋本等。其中,最为世人艳羡,视作拱璧珠琳的则为宋版书。 早在明代嘉靖时,钱塘学者高濂曾指出宋版书的优点:“宋代刻书,雕镂不苟,校阅不讹;书写肥细有则,印刷清朗,故以宋刻为
2025年6月末,华东师范大学毕业典礼上,中文系老师汤拥华公开致辞《像我们这样想不开的人哪》。不同于传统致辞,这份致辞引入了时下流行的短剧元素,在社交媒体平台上掀起一阵讨论热潮。在致辞玩梗、诙谐的表象下,不乏关于文科的意义和困境的讨论。“我的痛苦,被听见了。”一些中文系学生在致辞下的留言成为网络时代的诉说墙。 意外出圈后,汤拥华一再强调“我只是中文系非常普通的老师”。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重要场合
相机定格的瞬间,又一批毕业生的人生正要启程。求职之路各有烦忧,有人在投递简历和海量笔试中沉浮,有人握着数个offer(录用通知)仍不定去向。奔赴大城市还是回到家乡,选择大企业还是进入小公司,将就于没那么心仪的工作还是坚守初心,一个个看似对立的选择,都是横亘在毕业生眼前的分岔路口。 毕业后第一份工作有多重要?据观察,第一份工作的焦虑情绪有多重来源,包括对失去应届生身份、将来不容易跳槽转行的担心
设想你是一名刚刚走出高考考场的学生,面对几百个大学专业名录,想选一个有前途的专业,但又怕选错影响未来的4年甚至一生。 再设想你是一名大三学生,“金九银十”秋招将至,却拿不准简历上该写什么技能才能吸引HR。 在我和3位合作者新近发表于教育经济学领域国际期刊《Economics of Education Review》的论文中,用一场基于中国求职市场的简历实验,提供了一个实证答案——数据分析技
晚上忽然饿,煮了三个大土豆。新土豆好熟,很快就吃上了。什么也不就,放了盐、红油和葱花,一口气吃光。这个吃法并不是因为我家短了米面拿土豆救急,更不是偶尔吃个新鲜,我就是爱吃土豆,深深地爱。 而且不用变花样,刨丝切片,煎烹炸炒,跟牛肉跟排骨,全不用,就是洗洗干净,笨头笨脑煮一锅,晾得稍微凉了,撕皮儿蘸佐料。 皮儿一撕开,露出光洁圆润的土豆裸体,又嫩又喧腾,轻轻一掰,一股热气窜出来,带出气味。老
他蜷缩在舞台上,像一块不动的石头,像一枚沉睡中的蛹,像一粒等待发芽的种子;像一个点,在浩大的空间里,才刚刚找到自己存在的定位。如果是石头,它应该记忆着洪荒以前熔岩的喷发。在高温里膨胀爆炸喷射,它的身体,在巨大的温度里分解,熔化成最小的分子。所有的分子,快速旋转演变。身体的每一部分,好像都在寻找新的组合方式。天崩地裂,身体破碎瓦解成粉末尘埃,像稀释的液体,在混沌大气里飘散流荡。 当温度降低下来
一 刚上山,枪就响了。 这是岜沙苗寨的火枪手们在欢迎外来客人。 他们怎么知道有外来客人?原来在左边的高山上有一座高及云天的秋千架,年轻人正在荡秋千。其实那是一个自古就有的观察哨,看看有没有外来之敌,顺便也注意一下有没有外来客人。 如果是外来之敌,枪声响处一定有人倒下。我们没有倒下,可见他们在秋千上晃晃悠悠看一眼,就知道我们没有敌意。 这个头开得真好。 枪声响过,火枪手们一下子就出现
在山西博物馆的众多珍藏中,晋侯鸟尊无疑是最耀眼的明星之一。这件诞生于西周时期的青铜重器,不仅展现了古人高超的工艺水准,更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 晋侯鸟尊通高39厘米,长30.5厘米,整体造型为一只昂首挺立的凤鸟。鸟首微扬,双眼圆睁,喙部尖锐弯曲,仿佛正欲鸣叫。鸟身丰满,覆盖着精美的羽纹,线条流畅而富有韵律,宛如真正的羽毛般层次分明。最令人称奇的是,鸟的尾部被巧妙地设计成象鼻造型,卷曲上
辛店文化集中在甘青两省,是继齐家文化后出现的一支带有浓郁游牧色彩的土著文化,也被考古界称为羌文化,与卡约、寺洼文化交织存在,很可能是迁徙和部族战争形成的这种局面。 辛店文化年代上相当于商周时期,已进入中国历史上的青铜时代,实际在生活中还是以石器陶器为主,青铜器的使用非常有限,生产力水平低于齐家文化时期,与同时期的夏家店文化相比,在文明度上存在明显差距,不排除文明进程在此阶段出现倒退。 辛店文化
海棠蛱蝶图 南宋 无款 绢本设色 25cmX24.5cm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海棠蛱蝶图》是南宋时期创作的绢本设色花鸟画作品,作者姓名不详。作者通过描绘海棠花枝在春风中偃仰向背的动态变化,结合蛱蝶翩跹的生动场景,以双勾填色法渲染出春日美好意境。此画在2019年9月入选北京故宫博物院“万紫千红——中国古代花木题材文物特展”。
文学是表现人情、人性的文字载体,也是展示国情、世情的重要窗口,更是反映时代变迁的广阔平台,诚可谓“八音与政通,而文章与时高下”。文学的地位或许时有升降,但我坚信,文学之树长青。 萨特说:“对于饥饿的人们来说,文学能顶什么用呢?” 是的,仅就果腹而言,文学确实没有什么实际作用。但换种思路设想一下:如果没有文学,这个社会将会怎样?可能就像大地没有青山绿水,天空没有一丝游云,躯体没有血脉、灵魂。
我经常感觉,语词也有年纪,也有外在形象和人格。 譬如二十多年前曾风靡一时的贴在机车上的“追梦人”、印在杯子上的“随缘”,这样的语词已经很老了,住进养老院几乎不出门走动;而“顺颂时祺”“心想事成”这种稳固胶着的用语万年不变,有木乃伊化的倾向;有些词刚刚出生非常年轻,譬如“自自冉冉”“宝可梦训练师”。 “英俊”这个词好久没听到了,尽管它还穿着亮片衬衫紧身裤,却在时间里淡出隐形;“我爱你”这句话感觉
读到诗人阿多尼斯的诗句:“什么是镜子?第二张脸,第三只眼睛。”我用陈旧的抹布,拭去家中镜子上的水渍,凝视自己熟悉又陌生的脸,想象“第二张脸和第三只眼睛”。又想起张枣那首著名的《镜中》:“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了下来。”如果我没有后悔之事,镜中的梅花便可永不衰老,永在枝头,如家中挂着的那幅墨梅? 在这样的玄思中,我头昏脑涨,决定出门走走。散步时,去了路旁的公共洗手间。在隔间的小门上,
不知道你有没有看过赛马比赛。为了让赛马跑得更快,骑手会在比赛前给每匹马戴上一种特别的眼罩。这种眼罩会遮挡住两侧的景象,让赛马只盯着眼前的赛道,心无旁骛。 眼罩的优点是聚焦,而它的缺点也是聚焦。这种聚焦,令成功和失败都与“自我”牢牢地焊在一起。 你为一个目标拼命地努力,就相当于给自己戴上了这样的眼罩。如果失去这个目标,你就会像刚刚结束比赛的赛马,仍然习惯性地盯着眼前的跑道,却不知道该往哪里去。
波士顿是我的故乡,去过的朋友常问我:“当年他们是怎样规划道路的?”波士顿看来似乎没有都市规划可言。城里的道路都是用既有牛径拓建而成的,但是这些牛径又是怎么来的呢?在地面上移动的牛总是挑最容易的路走。每当牛通过同样的区域,路就会变得比上一头牛经过时更容易走,因此一条牛径慢慢成形了。 山路的结构造成了牛在移动时的固定行为模式。结果,波士顿的城市样貌居然是17世纪的牛走出来的。一旦某个
查尔斯·泰勒说,现代的个体是“被包裹”起来的自我,而不是“通透”的自我。 通透的自我对所有“外在”世界的感觉和经验都保持敞开,被包裹的自我则拒绝这些。因为我们的科学教育只教会我们概念,我们的经验却可以是理智的、感性的,诸如此类,但它并不是“整体的”。 现代个体在“主人叙事”中可能会寻找到他们的位置,但他们已然拒斥了这种叙事,而在此叙事之外,他们的缺失感或许永远都不会得到平复。 如果抛开这些因
谢肇《五杂俎》卷九“物部一”记:大山中,有一种藤叫蟒蛇藤。捕蛇的人,往往穿着女人的红衣服,戴着花草,手上拿着蟒蛇藤,蟒蛇见了这样的打扮,也分不清是不是美女,立即盯着看,捕蛇人随即就用妇人的衣服将蛇头部蒙住,并用蟒蛇藤捆住它。 捕蛇人抓蟒蛇,就是要它的胆,那胆是好东西。如果取像粟米那样一点含在口中,任你怎么击打,都不会被打死。 蟒蛇用胆护身,但它的胆,不长在固定位置,而是随击而聚。如果只是取
朋友阿燕精于厨艺,且性子慷慨,常与人分享各式美食。最近,在一个聚会上,她带来了凤梨酥。我一尝,觉得不对口味:“哎,饼皮太硬,馅料太甜,不好吃!”才说安,就发现她脸色发黑,但说出口的话像是出笼的鸟。阿燕从纸袋里取出八盒凤梨酥,送给在场的几个朋友,然后冷着脸说:“既然你不喜欢,我就没有必要给你了。”我很难堪,也很难受。让我难堪的是她坚硬如石头的语气,让我难受的是她冷若冰霜的脸色。我心想:阿燕原来只爱蜜
小时候,我常跟小伙伴去海观山的江边游泳,那里靠近山坳,水温常年比较舒适,水位也比较浅。几个人高高兴兴下水,游一阵子上岸,再嘻嘻哈哈回家。 长江中心段江面更平缓,但我们都不敢去。熟悉长江的人都知道,越平缓的地方其实暗藏的危险越大,当你以为自己有足够的体力、有很好的水性的时候,危险往往就会出现。父母也总是吓唬我们,长江为啥叫“天险”?因为江水难渡。尤其那一段,水下藏着古时候没有渡过江去的千军万马
“我曾有过二十岁。所以不会让任何人说,这是人生中最美好的年纪。”写下这句话的,是保罗·尼赞。 如他所言,二十岁是个糟糕的年纪。幼稚、无知、傲慢,缺乏经验和自信,不清楚自己是谁,也对社会与他人一无所知。我在那个年龄段时,从不觉得二十岁美好,如今看到二十岁的年轻人也是同样的感觉。这个年纪的人只会因困惑、不安而陷入混乱,被人戏弄,又戏弄别人。 “二十岁真好啊。真羡慕啊。”说出这种话的人是什么心态
一 无意间读到微博上一篇过时的报道,却让我久久感动不已。报道说的是浙江桐庐一女子整理父亲的遗物时,发现父亲写给她的诗稿,多达几大箱。文中引了一些,如“这是美好的时光,我在外面奔波了一天,回到这宁静的家,亚萍烹饪的蔬菜豆腐,在暖锅里喧闹着,是那么新鲜,那么香气扑鼻。我们的女儿,在阳台上,认真专注地写着学校布置的作业,台灯发出橘黄色的光,洒满在那小小的圆桌上。这是我们的家,这是冬日的黄昏……”“
不同年龄的人对于时间的感知是不同的,科学家们给出了自己的解释。 根据相对论,这个世界上除了光速之外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不变的,就连时间也不例外。心理学家肯定会认同这个说法,因为不同年龄的人对于时间的感知真的很不一样。比如小孩子总是觉得时间过得太慢,每天都在抱怨为什么还不下课,为什么还不放学,隔壁班的那个女孩为什么还没经过我的窗前。老年人则正相反,经常感觉自己啥也没干一天就过去了,稍不留神一年就
颜回和子贡,是孔子的两个年轻弟子。他们年纪差不多,颜回比子贡大一岁。 颜回,是孔子最欣赏的弟子。因为颜回老实勤奋,兢兢业业,孔子说什么,他都默不作声地记住,然后认认真真照着做。颜回还能吃苦受穷,住在破房子里,吃粗粮喝凉水,整天努力学习,帮孔子整理文献。孔子当大官的那段时间,很多人都找机会发财了,颜回却一直过着穷日子,没靠孔子的关系发家致富。孔子卸任以后,觉得这太难能可贵,对颜回的评价更高了。
天马作为政治性瑞兽,是一种交通工具,代表着德行天下,也代表礼乐征伐自天子出。汉武帝铸马蹄金,有非常重要的政治考量,是皇帝对诸侯王的一种警示。 从汉武帝登基之初到其宣布铸马蹄金的时候,史书记载诸侯王因为谋反、投敌、矫命、枉法、诅上、匿罪、弄虚、作假等罪名,被杀、夺爵、削国的几乎年年有。甚至,连卫子夫和太子刘据都被牵连。《汉书》中记载,刘据被杀之后,与刘据相关的其他犯人大多数被发配到了敦煌做苦役
《园丁与木匠》一书的作者艾莉森·高普尼克几年前在《纽约客》杂志上写过一篇文章,题目是《屏幕对孩子危险吗》。她是一位奶奶了,有一天跟孙子在花园里玩,她说,蜜蜂会酿蜂蜜,你吃的蜂蜜就是蜜蜂酿出来的。孙子问,蜜蜂是怎么酿蜜的?于是奶奶带着孙子上网搜索,先看文字,工蜂会分泌一种转化酶,将花蜜转化成葡萄糖和果糖,然后拍打翅膀,把水分扇开,萃取蜂蜜。手机屏幕太小,奶奶带着孙子到电脑上看视频,他们找到了很多
三年前,我回西北老家过年,正好看到当地职校的招聘公告。此前,我和职校生群体没有什么交集,也没有太多概念。上次看到“大专生”这个词,还是在北大的树洞论坛里,有个女生发帖说交往了一个大专生男友,爱玩游戏,要不要分手?下面的回复除了劝分就是质疑谩骂,成了当时的热帖。 我自己的受教育经历,就是从重点中学到北大。因为从小成绩好,家庭氛围比较宽松,老师也比较包容。职校对我来说是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我对不
南太平洋印度尼西亚海域的查特岛在一堂高中地理课上登场。 “在人类必去的31个景点中,查特岛排名第一。”屏幕中,画外音这样说道。 赤道横穿岛中央,自北向南,活火山、丘陵、平原依次铺陈,东部海岸线上,岬角纵横。 热带雨林的气候孕育了独特的生命,象头三足鸟在林中踱步,乍一看,酷似复活的渡渡鸟。但因其羽毛过于华丽,没能逃离灭绝的命运。 热带雨林继续向前延伸,灌木、草原逐渐展开,牛羊成群出现,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