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自有诗以来,就有了跨界及出圈这类行为艺术。如《诗经》诞生之初,便是一种可诵可读、可歌可唱亦可奏可舞的合体及跨界文本集萃。一代人有一代之文学,以诗为核的中国古典文学递进的每一次腾挪,均可理解为合体兼容与跨界破圈的复合,其既是文学在雅俗互补进程中扩容塑形的阶段结果,也是溢出庙堂的诗文化之群众性与娱乐性的普及要求。对于当代诗歌而言,跨界与出圈通常被归为传播范畴,多指相关诗歌文化信息的一种动态形式,
在一颗小星星下 [波兰]辛波斯卡 我为把偶然称为必然而向它道歉。 万一我错了,我就向必然道歉。 请别生气,幸福,如果我将你占为己有。 死者,但愿你容忍这一切,我的记忆正在枯萎。 每一秒钟我都忽视了整个世界,于是,我向时间道歉。 我为将新欢当成初恋向旧爱道歉。 原谅我,远方的战争,原谅我将鲜花带回家。 原谅我,外露的伤口,原谅我刺破了自己的手指。 我为小步舞曲唱片而向在深渊里呼喊
悬崖边的树 曾 卓 不知道是什么奇异的风 将一棵树吹到了那边—— 平原的尽头 临近深谷的悬崖上 它倾听远处森林的喧哗 和深谷中小溪的歌唱 它孤独地站在那里 显得寂寞而又倔强 它的弯曲的身体 留下了风的形状 它似乎即将倾跌进深谷里 却又象是要展翅飞翔…… ——选自曾卓《悬崖边的树》,四川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14页。 历史的波诡云谲与风雨飘摇常常赋予大背景下渺小的个
程继龙:张教授,您是资深批评家,从事新诗批评这一工作已有二十年之久了吧?您曾参与、发起过很多新诗话题,也拿过“啄木鸟杯”“《星星》年度批评家”等一些重要的奖项。我很想问您,新诗批评最主要的任务是什么? 张德明:你这个问题提得很好,既有丰厚的学术含量和诗学价值,又不乏突出的现实针对性。在我看来,新诗批评的任务主要有三方面。首先是发掘当代诗歌中的优秀之作,既为新诗的经典化做基础性的工作,也以此来引导
我在写这个札记前,首先要说的是,虞学泽不仅是幸运的,而且是幸福的。他的诗集《水质时光》于2023年6月由中央编译出版社出版,9月9日就在清华大学举办新诗集分享会,这应该是“史无先例”的幸运的事。其实,作诗就是在做幸福的事。因为所有的冰冷文字一经诗人的拆解和组合,便生发出悲喜萦绕的情绪,呈现出春耕秋收的万千景象;当各种情绪和气息纷至沓来时,所营造的意象和意境便弥漫散开,这是何等幸福的事。诗歌应该有诗
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汤养宗就执着于抒写大海,迄今已有四十余年。2023年8月,中国言实出版社出版的诗集《伟大的蓝色》依然以海洋题材为主,与汤养宗1993年出版的第一本诗集《水上“吉普赛”》相呼应,见证了他近年来海洋诗创作的转型。诗集《伟大的蓝色》虽然写海,但诗人并不局限于浪漫化的抒情,而是将自己对世界和生命的体悟融入其中,多了一份智性思考和自我观照,拓宽了早期海洋诗的艺术表现空间。 身体意象
“从乡村中来,到诗歌中去”,诗人许岚如是说。多年来,许岚深深扎根脚下的乡土,直面村民的生活,从个人的生命体验和情感直觉出发,吟诵出一首首关于田园的诗歌。结集而成的诗集《中国田园》颇具时代气息和文本辨识度,由中国言实出版社于2023年10月出版。诗集由“丰收田园·喜悦,一粒都不能少”“山水田园·捧一串清澈的鸟鸣,洗脸”“文化田园·离浮华很远,离苏东坡很近”“花开田园·我们的芬芳,不喜不悲”四辑组成,
1967年,法国思想家罗兰·巴特在《阿斯彭》杂志上发表了一篇日后引起极大争议的论文——《作者之死》,认为“读者的诞生必须以作者的死亡为代价”。罗兰·巴特提出的“作者之死”是语言论转向的一个关键性问题。语言是文本的主要构成物,也只有在语言的空间范围中,主体才能够得以彰显。而语言在承担着宏大叙事的过程中,是否有另一种意义上的主体显现呢?诗歌作为情感主体表达思绪的一个重要表现方式,必然会提供一条策略性的
每次读张烨的诗,或是看到关于她的信息,都让人特别感动;每次和她交流,都让人感到她是如此丰沛却又如此谦逊。张烨是一个用生命写诗的人,文字里浸透着爱、哀伤、痛楚、喜悦……那些“诗与生活”的紧紧拥抱,除了令你静默就只有静思。什么是流派?张烨总让我想起霍元甲,一个人就能自成一派;也仿佛狄金森、索德格朗等人,他们是如此孤绝又如此震撼世界。 真正的诗人,灵魂是高贵的、干净的、清澈的……我认为这些也可以来形容
熊游坤是一位从事宣传工作的公安民警,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中国剧作家协会会员,曾在《人民文学》《诗刊》《星星》《扬子江诗刊》《绿风》《诗潮》《诗歌月刊》等刊物发表过诗歌作品;出版过诗集《流动的岁月》《鸟鸣的村庄》,影视文学作品《土声》《双河镇旧事》等八部;剧本《芳草萋萋》被拍摄成电视连续剧《永远的女人》,在中央电视台及二十余家地方电视台播出;同时在全国诗歌大赛中多次获奖,表现出良好的创作势头,给人留
有人说,若以“县”为单位,放眼整个中国文坛,酉阳绝对称得上一个现象级的存在。就重庆而言,酉阳文学也足以构成重庆文学的重要一极,甚至说占了重庆少数民族文学的半壁江山也不为过。而酉阳的诗人更是层出不穷,就像酉阳大山里的土豆一样,“一窝一窝”。他们从酉阳出发,就是从酉阳的历史文化深处出发,从物理的酉阳和虚拟的酉阳出发,从看得见的酉阳和看不见的酉阳出发,背负各自的使命,在时间、山水和文字中穿行,为小城增添
1993年9月,我终于撞进了人生一个真实的大梦境——军艺文学系。那年,文学系已办到第五届了,入学的同学早已不像前四届那么自带光环,文学也在经济大潮的冲击下被边缘化了,但这并没有影响我被军艺文学系录取后的幸福感,以致入学后的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头脑都有些发蒙。毕竟为了实现这个梦,我努力了十年,并遇见了诸多生命中的贵人。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正是文学的黄金时代,刊物林立,作家诗人风起云涌。文学梦,
在金凤山,天梯的旨意很少被违背 无论情侣、友人、槐树的叶子 雨水沿着伞檐,拉成直线 雾气下沉的过程是一种病变 远处兼具棱角的事物逐步痊愈 我会隐身术,这件事只有盒子中心的老先生知道 另速算出,Y小姐,无数粒珠玉 在她的口中相爱,无数株银杏到了落果的季节 冬季,她仍是一件外套,江水上只有一只野鸭
热风只凉了一点 长夜便在膳厅里施布星辰,等待 雨后的第一枚雪花梨 湖水里,我看到你给我做的弓箭 你把黄昏的延长用来缝补 去年的草席,上面的陈谷被你捉住 你说这是鱼饵,要把它们小心抖落 去垂钓一个神秘的秋天 我却伤心第一抹枯黄会刺破 葡萄架上的香甜 来吧孩子,你说 不要惧怕在滚烫的土地上行走 蚯蚓尚在攀爬,要舍得让头顶的热烈凋谢 暴雨下过了,惊雷也已走远 我的心悸却还未停
在上里,水是流动的心绪 让二仙桥映衬秋月 拦水坝拦不住古道意境,如梦的影子 枫杨树抬高了鸟巢的愿望 在绿荫中滋长鸟鸣 韩家大院的古风,穿过卫守府的中堂 火焰金匾是朝廷的恩赐 散失的镶嵌雕已成为没落的痕迹 只有太平缸守候寂寞的雨天 像白马河的竹筏,缓缓划过晃动的倒影 水车转动时光的轮毂 让清澈的流水成为古镇的喧哗 一盏红灯笼挂在屋檐下 在平桥的尽头,等待回归的乡愁
1 旧符是去年的新符 新符是明年的旧符 那我呢 我是去年的新人 我是明年的旧人 现在的我半旧不新 你说,你说得那么容易 你说,你说什么没得风险 “请原谅 昨天不能决定明天的事” 气温归零 感觉整个人间往下降了一层 大雪过后 一切都可以重新开始? 2 只有这深刻的时辰 远望或倾听 你知道必有一条洗得发亮的河流经过 必有那迷失的风熏染五月蓝色的傍晚 晴空下移动的
秋天,放下所有的包袱 摁住躁动不安的情绪 准备简单出去走走 那一些成熟耗尽了我 挂满枝头的果实 红遍整个树林 我看见许多游人 拣了满挎包的红叶 让辉煌装饰自己 而一些人轻如一只燕子 在枯萎的田野里撒种 他们像我一样想早点回家
重阳雨从伞身滴下将山路砸痛 荒草像受伤小兽 抱紧爪子,任由眼睛里的树 一直倒退,直到秋风 扬起的枫叶 被我分行纂刻,借云与身齐 把想对母亲说的话 隐匿于叶脉,让云记牢我乳名 那样值守天门的差人 就不会搜身 我就能用灵魂与母亲在天堂秘语
一把油纸伞,正等待雨中人 把古镇折叠的朦胧撑开 夹杂木香的雨水,冲刷着石板路 睫毛已湿,她抬起头 寻找古戏台上演绎的春秋 伞的影子移动于缓慢的时光 一张脸从青瓦木舍闪过 镶嵌雕静止的图案,栩栩如生 太平缸就留下了乡愁的草叶 她的背影向着石桥、吊脚楼 仿佛追随古道上消失的马蹄音 举着油纸伞,与风为伍
如果夜晚的星星没有告诉你 那我们一起等待,清晨咕咕声 这是一种食物的诱惑 北二路街边的叶耳粑,竹叶清香 躺在小蒸笼里召唤 饱满的肉馅成为嘴唇的猎物 糯米难以拒绝咀嚼的穿透 我们称之为“嚼劲” 口腔中飘出嗝嗝的声音 像树上的鸟鸣,唤醒舌尖的味蕾 小城的味道就在晨光中 如嘴角一抹浅浅的猪油,无法忘怀
睡梦中醒来,从被子里伸出的胳臂 试探出世间的冷暖 或许,早春有冬天的寒意 冷冽的风吹向一片蜷缩的日子 穿透云层的阳光 把春天放在窗外,让草木逆势萌芽 揭开被子,幻想自己成为一棵树 在和煦的光影里发出新叶 回暖的春意,如事物成长的期许 告别苟延残喘的春寒 仿佛大地的呼唤,在推开的门扉外 布施生机盎然的嫩绿
走进森林的私邸 一片秋叶,开始化妆金黄色 逃离树枝的眷念 薄薄的晨雾,像森林披着的衣衫 遮挡阳光的容颜 鼯鼠的嘶鸣是一种提示 树皮皲裂,蚂蚁爬上季节的苔藓 溪谷瘦骨嶙峋 飘零的叶子落在石头之间 秋天的背影已越来越远 风在梦中,孕育一朵雪花
那些远去的往事 还惦记着蓝色的影子 一盏沉默的心灯,开放着忧郁 随时光的磨砺变蓝 装着思索的微光 让茶盏袅绕的雾气 在孤独的人生中成为一种指引 容颜不老,只是红尘的念想 与褪色的光阴不期而遇 平凡的草叶,掩藏着生命的种粒 今生匆匆不够,还有来世
夜幕是沉寂的世界 一片神秘的光影,降临古镇 在罗汉桥空旷的边缘 放飞的天灯,如一朵缓缓飘动的云 升腾的微光映亮浓稠的夜色 像心灵寄托的祈愿 微风的手掌轻拂静默的树木 窗户透出的希望,与灯火结伴而行 在不能抵达的内心 天灯已飘向不可预知的远方 燃烧的,可是这一份乡愁
安静下来的青衣江 有绚丽的夕照和水鸟穿越 追踪平羌码头的根脉 雅鱼有一根刺 温柔地刺在自己身上 像阳光的针芒,点拨丙穴的智慧 江水正在打开羞涩 比牵挂沉重的是山峦的倒影 时光的影子,轻盈飘过缄默的榕树 只有桨声落入迷离的波光 红灯笼挂满风雨廊桥
挺拔的银杏树是秋天的密码 金黄色的树冠,闪烁着绚烂的光泽 单薄的叶片如信使 悄悄寄给远方一封信,告诉人们 时光流逝,季节更替 随风摇曳的银杏树是生命的密码 经历春天的萌芽,冬天的凋零 在轮回的光影中收获灿烂的金黄色 如一种洗礼,绽放秋叶之美 生命的永恒在于情感的释放 像银杏树金黄的密码,与秋天为伍
日子一如往常的平凡 一阵清风,翻开树枝上滴翠的夏 回忆的天空没有一朵云 远方有思慕的星星,如期待的心愿 我默念的永恒,在假设的一座山 把一切都告诉你 已知的、未知的,嵌入山间的石头 我渴望积攒的纯真与爱 正穿越热烈的光芒,哪怕在尘埃里 你我也能手持玫瑰,相拥而泣 时空已带我路过夏天 不论怎样,请记住摊开手心 在爱意深处 感知那一场突如其来的倾情的雨
华丽的幻象,渐渐从水面退去 岛屿如同剥离的废墟 只留下游弋的鱼儿 海底深不可测,葬着礁石的灵魂 在夜色中吞没了朦胧的月光 蛰伏不灭的火焰,燃烧于内心深处 那是太阳播下的黎明 在血脉暗涌的岩浆里保持蓬勃 如同劈波斩浪的斗士 等待海风吹过头顶的光影 除尽一切苦难,涅槃而生
夜晚,与青衣江浪漫相约 以最合拍的速度,陪它走一程 桂树解码千年不老的时光 掩藏着金色花蕊 宛如羞涩的秘密,欲吐未露 一阵清风吹落月色,江影朦胧 树木为琴,归鸟作弦 在岸边演绎岁月枯荣的乐章 流水如坚定的信仰,奔腾不息 游鱼时隐时现 像驿动的情感,伴随一羽梦想
炊烟遗忘了乡村的黄昏 晚风徒步而来 绕过儿时的菜园,母亲的背影 无法走出模糊的视线 袅袅的香火中,树木垂立 上弦月失眠 思念总是一杯苦涩的浓茶 往事晃动在杯底 像慈祥的母亲,手上的老茧 长出青菜、萝卜 日子就在村庄的田园里拔节抽穗 如乡愁的影子
少年时纸上画圆 半径总是别扭溜出纸外 中年时城市画圆 半径总是把持方向盘的那一半 导航令下 时间瞬间如刀切土豆丝 豌豆下油锅 而红灯离回锅肉香那么遥远 方向盘的半径外 有绿树叶、青草和蒜苗一起扮靓 眼里的火有了翡翠的颜色 车动了 仿佛小时候看见水库放闸
面对从雅安市雨城区第二届西康笔会众多作品中遴选出来的优秀诗作,我被无数细碎闪耀的情绪攫住,其中最典型的感情是乡愁。小辑中的雅安诗人用时间轮转和季节更替抒写复杂的心绪,诗歌中散发着诗人的乡愁气息,同时蕴藏着对美好世界的向往。雅安雨城区位于四川盆地西部,素有“川西咽喉”“西藏门户”之称,因降水丰沛而得名雨城。此次西康笔会的诗人们以这座城市为背景抒写新时代的诗意情怀,通过四季变化抒发对于时间流逝的思考及
我为动物写诗,它们不会理解。 为植物写诗,它们 不可能因此开花结实。 我为逝者而写, 他们再也没有机会读到了。 为离去的人, 为所有的那些沉默。 就像走在没有星月的路上, 前方依稀有一堵墙, 我用诗歌刺探。 虚无传递到我的手指尖, 告诉我在这里。 ——原载于《长江文艺》2022年第11期 推荐人:陈 宇 推荐语:柏桦曾称韩东是“写平凡的大师”,的确,韩东的诗注重细小的事
啪,不是别的 是玻璃杯从一张 略高于窗台的桌上滑落 似魂魄刚刚闪过渡口 不小心的人 看见了你曾看见过的—— 水,在地面散开 如湿透的背影 又似迅速放大的错误 也遇见了 你未曾遇见的—— 尖刃 和它刺破的晶莹花 ——原载于《诗歌月刊》2023年第11期 推荐人:徐祥龙 推荐语:本诗将生活中微不足道的事情表现得惊心动魄且别有新意。当一只玻璃杯怦然坠地,杯中水花四溅,诗人听
公园空椅,其实并不空 此刻晚霞坐在上面,秋风坐在上面 一只蚂蚁,一片落叶坐在上面 接下来还会有人,有霜降 积雪,白天和黑夜坐在上面 坐的多了久了,椅子颜色日渐暗淡 就像五十多岁的我青春不再 我并无怨言,一如空椅之静默 兀自坐下,空椅不空,我亦不空 仿佛两个久未谋面的老友 偶然相见,彼此增加一个被坐的 筹码和一份淡淡的想念 ——原载于《诗洞庭》2023年第2期 推荐人:方
我很少专注地看过日出 那瞬间的光茫万丈,让我无地自容 更多的时候,我看着落日 一点一点,被夜拖曳到青山背后 像身不由己的我们,被时光牵引着 逐渐失去光泽,消失在黑暗中 每次目睹落日的离去 我都会在夜里盼望一场飞雪或大雨 想让心底的悲伤隐藏得更加深沉 抑或濯洗得更加清晰 这样的我,仿佛才能继续生活 像落日积攒了勇气,重新普照万物 ——原载于《诗刊》2023年第18期 推荐人
“意”就是意念,“象”就是物象。通常有三种解释:一,表象的一种。由记忆表象或现有知觉形象改造而成的想象性表象,是想象力对实际生活所提供的经验材料进行加工生发,而在作者头脑中形成了形象显现。二,艺术意象。艺术家将孕于胸中的审美意象物态化,呈现于作品中的艺术家情思与物象相契合的艺术形象。三,中国古代美学范畴。主观情意和外在物象相融合而蕴于胸中的心象,即审美意象。南朝梁代刘勰在《文心雕龙·神思》中首次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