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硕士学术研究论坛 | 近代报刊印论撰述方式的“学理化”
博硕士学术研究论坛 | 近代报刊印论撰述方式的“学理化”
【摘要】
随着“办报”热潮的兴起,近代印学逐步趋于“大众化”。近代报刊中,诸多文人学者继承先贤,延续前人的印学思想,将其蕴含于治印琐谈、杂谈、余谈、刍谈、偶谈、杂说等一众文章中,体现出时人对篆刻艺术的态度与时兴的印学观念。然传统印论多依循碎片化、片段式的“个人经验式”写作,至黄宾虹1907年在上海《国粹学报》发表《叙摹印》一文,始开印论系统研究之先河。后黄宾虹笔耕不辍,连刊多文,引学界印学理论研究之热潮,1935—1936年其选录以往《时报》出版之文,加以整理,于《学术世界》连载长篇金石随笔《虹庐笔乘》,涉及印章的文字多达57条。此种重复刊行之现象沾溉印林,引导了近代报刊印论撰述方式的“学理”转型,促使近代印论体系逐步由“散论”归于“系统”、由“金石考据”转向“印章本体论”、从“传统”过渡为“现代”,构成了近代报刊印学文献的独特范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