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迅猛发展,但充电基础设施的建设却面临诸多挑战,如何让电动汽车用户告别“充电焦虑”?在历届“金钥匙·国家电网主题赛”上,国网所属公司从空间、时间、意愿三个维度层层突破,交出了令人称叹的“创新答卷”。 在2022年“金钥匙·国家电网主题赛”中,“让电动汽车发展不被充电难羁绊”赛道征集了众多创新方案。当时的痛点在于:充电桩资源稀缺且分布不均,车主常常“一桩难求”。 国网苏州
思想 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连续三年超2.2万亿元 《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发展报告(2024)》2025年2月28日生态环境部科技与财务司、中国环境保护产业协会 近年来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规模保持在2万亿元以上。大气、污水和生活垃圾的治理率持续提高。到2024年,我国环保产业年营收已经连续三年超过2.2万亿元,覆盖了大气、水、固废、土壤、环境监测、生态修复、减污降碳等重点领域。在产业中,民营企
无论是从我国能源转型的需要,从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需要,还是从居住小区维护、设备更新、功能提升的要求看,都聚集到一个共性问题:要建立新的居住小区组织形式和运行管理模式。 当前正值国际形势巨变之际。特朗普就任首日就宣布退出《巴黎协定》,气候变化和碳减排在美国成为不能再谈论的政治禁区,阿根廷等一些国家也要相继退出《巴黎协定》。能源革命和低碳发展的风声似乎变了。那么,能源革命、低碳发展是否还要
全球范围内适应气候变化进程推进缓慢,全球适应差距仍然显著并逐步扩大,急需弥补适应差距,走出全球适应气候变化治理的困局。 >UNEP适应差距报告概述 全球气候变化给当今世界带来诸多现实且紧迫的挑战,全球温度升高、海平面上升以及高温热浪、干旱和洪水等极端气候事件的发生,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巨大冲击。面对气候变化,除了温室气体减排措施外,适应气候变化举措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适应气候变化是指提高各
通过解构由基础层、中心层、拓展层构成的三层韧性网络和治理模型,揭示气候治理体系在危机中的差异化响应逻辑。 研究员 2024年全球温室气体排放量再创历史新高,《巴黎协定》自标实现窗口持续收窄。传统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承诺与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UNFCCC)机制为主导的治理模式,在俄乌冲突、能源危机等冲击下暴露出结构脆弱性。美国《通胀削减法案》与欧盟碳边境调节机制(CBAM)引发绿色贸易争端,暴
通过加快技术装备研发攻关,有序开展低温热泵推广与应用,建立多能互补协同机制等一系列措施促进我国工业用热电气化的推广,加速工业绿色低碳发展的进程。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生态环境部、住房城乡建设部、交通运输部、国家能源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行动方案》,明确了加快推动热泵行业高质量发展的总体要求和重点任务,从热泵推广应用、产业提质升级、完善支撑保障三个方面作出系统部
本届活动披露了全球可持续消费倡议进展,发布了可持续消费主题研究成果和典型案例,进一步扩大了可持续消费的传播声量。 4月15日,第五届可持续消费主题活动在第五届中国国际消费品博览会(以下简称消博会)上成功举办。作为第五届消博会官方配套活动之一,本届活动以“激发消费潜力拥抱绿色生活”为主题,由全球可持续消费倡议、主办,绿色金融60人论坛、中国香料香精化妆品工业协会、中国食药促进会碳中和专委会、国
多项政策从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协同发力,为绿色消费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和政策引导,形成了财政、金融、税收、要素、创新等全方位的支撑体系。 随着全球对可持续发展的关注度不断提升,绿色消费已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全面绿色转型的关键力量。2024年3月,国务院印发《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行动方案》,提出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以下简称“两新”)。此后,政策不断加力扩围、提质增效,
从国家战略高度到经济发展维度,从顶层设计到政策落地,从创新探索到市场回响,如今,绿色消费站在了往深处扎根、向高处生长的时代沃土上,而如何有效引导公众参与绿色消费,则是驱动生产和消费加速向绿色转型的关键。 中国是全球第二大消费市场,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推动消费向品质化、绿色化、数智化转型升级,是我国消费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当前提振消费的重要着力点。作为经济社会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路径,绿色消费
构建零碳金融体系,并通过完善制度框架体系、优化市场驱动机制、创新零碳金融产品以及构建长效发展机制等手段,支持零碳园区建设。 在“双碳”目标的背景下,零碳园区建设正成为我国推进绿色低碳转型的重要工作方向。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提“零碳园区”之后,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也是首提“建立一批零碳园区、零碳工厂”,各地相继出台政策推动试点建设。“零碳园区”指的是通过设计、技术、管理和商业化等方式
从“十三五”时期开始,我国将绿色发展列为新发展理念之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发生历史性、转折性和全局性变化,绿色低碳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具有鲜明和独特的转向效应和加速效应。 绿色发展的转向效应 绿色发展的转向效应,是指我国从经济增长的资源环境代价过大的局面,转向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新境界的过程中,出现的先难后易、柳暗花明、日新月异的情形。就是说,在推进绿色发展的初期阶段
ESG评级监管体系建设尚处于探索阶段,如何构建科学而有效的监管体系成为全球面临的共同课题。 ESG投资的快速增长,带来了ESG评级需求的持续攀升。但是,ESG评级市场存在评级质量不高、信息透明度差等方面的问题,降低了社会对ESG评级的信任,也会扰动金融市场。为此,全球逐步加强ESG评级监管,日本、印度已制定监管制度,欧盟、英国、新加坡等经济体正在推进监管体系建设,促进ESG评级市场健康发展。
面对贸易保护主义、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因素,在华外资企业积极推进供应链本地化,成为增强中国供应链韧性的重要举措。 近期,笔者在参观了GE医疗创中心,印象最深刻的是墙上“全面国产、无界创新、合作共赢”的标语以及他们以链主身份带动中国医疗装备行业产业供应链发展的故事,以及GE医疗作为链主企业深度激活中国医疗装备产业供应链的生动实践。这不仅是一家企业的奋斗缩影,更是外资力量务实中国供应链韧性的有力见
该项目探索出了适合当地村集体经济“复壮”和群众创收的新路径,并推动实现了光伏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同频共振,成为海南州利用光伏产业助力乡村可持续发展的生动样板。 塔拉滩,曾是青海省海南藏族自治州(以下简称海南州)一片荒凉的高寒干旱地区,这里自然环境严酷,黄沙漫天,生物几乎无法存活。 然而,随着光伏发电项目的实施,如今这里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发电园区,当地政府和企业积极协作,成功探索出了以光伏产
创新“预算式”用能管理模式,实现用能管理从“管现在”到“管未来”的转变和突破,打造低能耗示范城市样板。 临港新片区,曾经是上海东部的一片沿海滩涂,如今已成为上海经济腾飞的“增长极”和“发动机”,2024年规上工业总产值约4230亿元,产业爆发式增长与大量人口涌入带来了较大的降碳压力,如何统筹经济质的提升和量的增长与低碳可持续发展成为一大难题。 (以下简称浦东供电公司)利用电力数据覆盖面大、
自1947年多边贸易体制建立以来,经济危机不断,但国际贸易总体上面临着自由和稳定的环境。然而,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国际贸易秩序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冲击,国际贸易即将面临至暗时刻,而美国政府正是始作俑者。 美国东部时间4月2日,美国政府发布行政令称,美国是世界上最开放的经济体之一,但现行国际贸易体系基于错误的前提假设,其他国家和地区对美国征收较高关税,造成美国长期巨额贸易逆差、制造业空心化、关键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