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春风唤醒冰冻的大地,河流解冻了,小草钻出来了,小鸟叽叽喳喳,好像在说:“春天来啦!春天来啦!” 三月真是种植的好季节呀! 看,生活在黄河流域附近的农民伯伯,已经开始耕翻土地,打算把玉米种子、黄瓜种子、卷心菜这些粮食蔬菜种子播撒到土里,浇水,施肥,期待几个月后的收获。 而生活在东北三省的农民伯伯,还不能下地种田,因为那里还是冰天雪地,要等到五月才能开始春耕呢! 可在温暖的室内,我们就可
中国空间站有危险啦? 是这样的:随着太空垃圾(空间碎片)的日益增多,中国空间站也随时可能被周围绕着地球飞的微小颗粒撞击呢!在前期检查中,人们发现中国空间站太阳翼曾多次受到微小颗粒撞击,已经造成了轻微损伤。 正因为如此,神舟十七号航天员乘组变身“太空维修工”,打算通过出舱活动对受损的太阳翼进行试验性维修。 他们什么时候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任务完成得怎么样?下面就来看看吧! 那一刻终于到来。
中国空间站在2022年底已经全面建成,如果两个飞行乘组在太空中会师,就会有6名航天员同时在空间站工作和生活,就需要有6个航天员的私密空间供航天员使用。因此,空间站配置了可供6个航天员使用的个人睡眠舱。下面就让我们来看看吧! 天和核心舱的睡眠区共有3个睡眠舱,在左右两侧相对地球水平方向,一侧有2个,一侧有1个。问天实验舱的睡眠区有3个睡眠舱,左右两侧各1个竖舱,剩下1个在上侧垂直实验舱段的
我国虽然粮食产量巨大,但每年也要进口大量粮食。为了实现粮食的保产、增产,除了通过育种和农业科技提升单产外,另一个方法就是增加耕地面积。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在19亿亩左右,耕地进一步增加的空间有限,于是科学家就瞄准了盐碱地。 中国农业科学家们已经从800多种植物资源中成功选出了极耐盐碱的豆科饲草“田菁”,并在重度盐碱地上成功实现了高产。
听说过给分子做麻醉吗? 上海同济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为了制造出新型材料,对两种分子实施了“麻醉”和“手术”,首次成功合成了即芳香性环型碳C10和C14,碳材料家族再添两位新成员。 这台“手术”是怎么做的呢?团队将这两种分子放在“手术台”——氯化钠薄膜上并将其“麻醉”:用液氦冻住。之后利用STM针尖作为“手术刀”对其进行“手术”(原子操纵),进而诱导两种分子完全脱卤并伴随反伯格曼开环反应,最
科学家一直想知道,西南极冰盖是否是一颗导致海平面上升的“定时炸弹”。根据发表在最新一期《科学》杂志上的研究,来自一只生活在南大洋小型章鱼的DNA新证据表明,西南极冰盖可能接近崩溃。 南极洲周围的水域中生活着几种不同的图奎特章鱼。这些章鱼沿着海底爬行,通常不会离家很远。少数个体或它们的卵可能偶尔会随洋流漂流到邻近的群体,但位于罗斯海和韦德尔海的种群被不可逾越的西南极冰盖隔开。 但对章鱼DNA
人工智能(AI)复现一项诺贝尔化学奖实验需要多久? 答案是:4分钟。比你吃完一个汉堡包时间还短。而且AI无需反复实验,一次就成功。 这个由GPT-4驱动的“AI化学实验室”,被命名为“Coscientist”,由来自美国卡内基梅隆大学和翡翠云实验室的研究团队共同创建。结合大型语言模型、互联网和文档搜索的能力,AI根据学到的信息指导自己的行动,通过准确计算化学反应所需的化合物,最后成功生成目
没错,这种神奇的衣服就是南开大学科研团队的最新研究成果——仅用太阳光驱动的全天候自持续人体热管理衣物,简单来说就是一种“人体体温调节系统”。 这套系统能够应对各种各样的极端环境,根据温度的变化快速做出调整。只需12小时太阳光能“充电”,系统就可实现24小时“不间断工作”。把它用在衣物上,无论何时何地,都可以让人一直处于舒适的温度当中啦! 南开大学化学学院教授陈永胜还表示:“我们将进一步优化
1月1日,我国自主建造的首艘国产大邮轮“爱达·魔都号”从上海解缆起航,开启它的商业首航。“爱达·魔都号”总吨位13.55万吨,长323.6米,宽37.2米,最大高度72.2米。船上有客房2125间,可容纳乘客5246人,配置高达16层、面积4万平方米的生活娱乐公共区域。 “爱达·魔都号”的启航,意味着我国已具备同时建造航空母舰、大型液化天然气运输船、大型邮轮的能力,集齐造船工业“三颗明珠”。
你能想象吗?青藏高原曾经是夏季炎热干燥、春秋温和多雨的地中海气候呢!造成这种气候变化的,是青藏高原板块隆升造成的。 以贡觉、热鲁盆地等为代表的藏东南地区5000万年前是一片炎热干燥的沙漠,海拔仅约700米。4500万年前,藏东南地区开始快速隆升,至3900万年前,芒康盆地古高度为2600米,约3600万年前抬升为现今高度的3800米。
类似螃蟹壳的黑科技 提起外骨骼,大家还有些陌生,因为在影视画面中,很少见到这样的装备。实际上,它们就是用特殊材料制成的机械穿戴设备。士兵们穿上它,就可以提高自己的安全防护和运动能力。 打个比方吧:大家见过水中的螃蟹吧?它们身上有硬壳护身,这种硬壳对于它们来说,就是起保护作用的;同时,也能促使它们快速行走。而单兵外骨骼的作用,就类似于这个硬壳。 强大的助力运动功能 大家可能会问了:在
盾构机被称作“工程机械之王”,可以穿山越岭、过江跨海,是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的重要标志。对于种类繁多的地下工程来说,盾构机是必不可少的掘进利器。今天,全球每10台盾构机中就有7台来自中国。 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这个钢铁穿山甲——盾构机吧! 盾构机都有啥功能 盾构机在地下修建隧道时,需要考虑的是如何将土石挖下来、排出去和对隧洞周边的支护,所以盾构机的主要功能分别是开挖、出渣和支护。盾构
2021年5月15日,“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带着国人的无限好奇与美好祝福成功抵达火星,而“祝融号”火星车也开始了历时92天的极限生存挑战。 在火星上活下来可真不容易 火星,是太阳系中跟地球比较相似的星球,一年有四季,有大气层,岩石地表。可是,真要到了火星,才发现这里的生存挑战真不少。 “祝融号”火星车面临的首要挑战就是能源问题。“祝融号”火星车选择太阳能作为能量来源,然而,在火星上获取太
自古以来,月球的神秘光辉一直激发着人类对太空的无限遐想和探索决心。如今,中国的探月梦想已经连续跨越“绕、落、回”三大阶段,嫦娥五号任务成功带回1731 克珍贵月壤,拉开了月球研究新篇章。 那么,科学家们在月球“花园”里面挖呀挖呀挖,究竟挖到了什么宝藏呢? 下面就让我们听听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物理研究所汪卫华叔叔跟我们说说吧! 在这批珍贵的月球样品中,研究人员发现了丰富的玻璃物质
同森林共命运
每个人都拥有一个家,它是我们生活的天地,情感的归宿,心灵的乐园。 悄悄告诉你们,我妈妈有“读心术”哦!着实让我敬佩。 “哎,终于写完作业啦!”当我在椅子上站起来迈着轻快的步子走进客厅,一眼就看到电视,顿时挪不开步子…… 妈妈疑惑地问:“今天作业这么快就写完了? 是不是有你喜欢的动画片呀?” 我使劲地点了点头,眼中充满期待。 “那好吧,看完这一集,就去睡觉。” 听了这话,我激动得“一
秋意渐浓,天地间悄然变幻。抬头,是秋天的色彩,光影起舞在斑斑驳驳的红黄之中,流年定格成斑斓的画卷。 没有一曲高歌一樽酒,空有一丈丝纶一寸钩。怀揣着完成任务的心情,我们踏上了徒步的旅程。 街道之边,处处皆能邂逅温柔的秋天。拐入一条小道,却与满路的银杏撞了个满怀。正是人间深秋时,银层渐染满目秋。深秋已至,叶色渐浓,点点金辉跃上枝头,碧云天,黄叶地,金光蔓延,风情万般,置身树下,仿佛闯入了法国街
像壁虎一样在空间站内行走? 在电视画面中,我们看到中国空间站里的航天员行走跟地面很不一样:需要穿着特质的鞋,并且要借助软套环前进。这是怎么回事呢? 为此,来自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研究员、微重力重点实验室的科学家李凯叔叔为我们进行了揭秘:原来,空间站内行走的航天员确实需要把手和套环等部件辅助才能移动呢! 由于空间站并没有完全脱离地球引力,因此在距离地球约400千米的轨道上,空间站受到的重力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春,一年一度的植树节如期而至。学校号召我们“为大地添一份绿、为校园添一份美”,于是我和同学们带上工具和小树苗,兴高采烈地走向后操场的空地…… 植树的第一步是挖坑,就好比给小树苗找一个舒适的家。我们小组三人选好了一块比较湿润的空地,组长小宇毛遂自荐,包揽下挖土坑的重活。只见他抡起锄头,使劲砸向地面,翻起一块块硬邦邦的泥土。瞧他那架势,真是干农活
最近,有本杂志吸引了我的眼球,它就是《军事文摘·科学少年》。书中介绍了许多有趣的太空知识及自然界的知识,看起来津津有味。其中,我觉得《箭毒蛙的神奇产房》这一篇最为有趣,因为它讲了箭毒蛙也能像人一样有独一无二的产房呢!它们的产房是积水凤梨,茎的底部长出了紧紧围成一圈、相互嵌合的蜡质叶片,形成了一个“蓄水池”,因此成为了箭毒蛙的理想产房。并且,产房里积的水,也就是积水凤梨,不仅能养活箭毒蛙自己,还
冬季星空书写着永恒的浪漫,成就了四季星空中最璀璨的画卷。双子座流星雨更是宇宙的馈赠,成为天文爱好者在冬夜里守候的星空盛宴,我们只需要带上发现美的眼睛,共赴一年一度的流星雨之约。 星云社双子座流星雨直播自开播以来,已经成为社团传统的年末大戏,也是小主播们与小粉丝之间默契的约会。此次直播活动的主播有:饶小树、王子杨、姜智涵、林渤凡、李雪源和林皓威。 校内直播风雪无阻 2023年12月14
不久前,南京一头野猪12分钟横渡长江的壮举引起网友热议。这位野生“二师兄”不仅会游泳,而且还能灵活躲避江面船只。其实,野猪出色的游泳技能恰恰体现了它在自然界中的超强生存力和适应能力。 身穿“软猬甲”,战斗力爆表 野猪,也叫山猪,是一种分布广泛的大型哺乳动物,其分布范围遍及欧洲、亚洲和非洲等地区。在自然界中,它们在身体结构形态、食性、环境适应能力、繁殖力、行为特性等方面都有着独有的特
2023年7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以下简称中国科大)副研究员乐凡阁作为中国第13次北冰洋科学考察队队员,前往北极开展北冰洋大气化学组分的观测工作。此次北极科考,是中国科考队首次整体到达地球的最北端——北极点。 中国科研工作者为什么要去北极?一路上有哪些奇闻异事?下面,就让乐凡阁叔叔给大家讲讲这次难忘的科考经历吧! 到北极采集大气和海洋样本 7月12日,北冰洋科考队乘坐雪龙2号科考破冰船从
我们都知道,地球的公转运动反映在星空上,会看到每天天上的恒星(包括星座)都在向西移动(一年360度,每天约移1度)。如图1所示,当地球公转在1位置时会看到一颗五角星在视线东边,当地球公转到2位置时会看到同一颗五角星在视线南边,当地球公转到3位置时会看到同一颗五角星就在视线西边啦。 我们跟随地球公转,虽然感觉不到地球转动,但看到满天繁星每天的西移,就会反推出地球在天空转圈,这是几千年来科学家根
今年六月,在学校老师的推荐下,我有幸接触到了MakeX机器人,这是一个令人兴奋、充满挑战而又难忘的经历。下面就来听听我和MakeX机器人的故事吧。 刚开始接触机器人时,我对它们的运作原理一无所知。然而,通过参加MakeX机器人的训练,我逐渐了解到机器人的组成结构以及它们是如何运行的,学会了如何操控机器人,编写简单代码,以及如何调试机器人的故障。 在集训的实践环节中,我有机会亲自动手组装
在中国科技馆四层“守护地球家园”展厅,有一件“土壤污染与农作物”展品。公众可以将农作物模型(水稻、小麦、土豆、白菜、茶叶、黄芪)放置在“检测台”上,利用上方的模拟识别装置进行扫描,对农作物的有害物质进行分析和检测,从而了解土壤污染会对农作物生长及人体健康带来哪些危害,进而使公众意识到我们的生产生活都离不开土壤,应该避免土地污染,使土壤资源得到永续利用。 什么是土壤污染? 当土壤中含有害物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