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梅为妻,以鹤为子,隐遁山林的林逋隐得彻底,隐得透明。 这是一座坐落于西湖之中天然形成的湖岛,作为葛岭的支脉,它东连白堤,西接西泠桥,孤立于湖中,故名孤山。孤山的高度只有三十多米,这样的高度与名山大川实在无法同日而语,然而,这座低矮的湖岛却有一个高峻的文化海拔,苏东坡、欧阳修、吴昌硕这些中国文化的大师级人物都曾在此驻足,他们的诗文画作,给孤山渲染上了一层厚重的文化色彩,然而,真正让孤山不孤、声名
庄子说 “梦饮酒者,旦而哭泣;梦哭泣者,旦而田猎。方其梦也,不知其梦也。梦之中又占其梦焉,觉而后知其梦也。且有大觉而后知此其大梦也,而愚者自以为觉,窃窃然知之。君乎,牧乎,固哉!丘也与女皆梦也,予谓女梦亦梦也。是其言也,其名为吊诡。万世之后而一遇大圣知其解者,是旦暮遇之也。 今译 “夜里做梦饮酒作乐的人,早上醒来却可能会哭泣;梦中哭泣的人,白天却可能会高高兴兴地出去打猎。在梦中,人们不知道自
尽说青云路,有足皆可至。我马亦四蹄,出门似无地。 玉京十二楼,峨峨倚青翠。下有千朱门,何门荐孤士。 【钱锺书赏评】 《诗经·小雅·正月》:“谓天盖高,不敢不局;谓地盖厚,不敢不蹐。”……读《既醉》《节南山》《正月》诸什,亦可曰:国治家齐之境地宽以广,国乱家哄之境地仄以逼。此非幅员、漏刻之能殊,乃心情际遇之有异耳。……岑参《西蜀旅舍春叹》:“四海犹未安,一身无所适。自从兵戈动,遂觉天地窄。”李
上一篇说到,大元王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由非汉民族作为统治民族建立的统一王朝,因为这个“第一”,决定了元朝的诸多特点。而顺着这个思路来说明朝,大明王朝既是中国传统帝制时代汉族作为统治民族建立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也是中国传统帝制时代开国皇帝出身贫苦农民的最后一个统一王朝,因为这两个“最后”,又决定了明朝在当时以及在后世的诸多特点。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的一生非常传奇,看看吴晗先生《朱元璋传》目录中他身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藏有道光皇帝为皇子朱笔赐名的档案,这份档案为两道谕旨。一是道光帝为皇四子、皇五子赐名朱谕:四阿哥着命名奕詝,五阿哥着命名奕誴。二是道光帝为皇六子赐名朱谕:六阿哥着命名奕訢。皇四子奕詝,道光十一年六月初九日生,生母是孝全成皇后钮祜禄氏;皇五子奕誴,道光十一年六月十五日生,生母祥妃钮祜禄氏;皇六子奕訢,道光十二年十一月二十一日生,生母孝静成皇后博尔济吉特氏。 道光皇帝一生有九子十女
“宋江阵”是以水浒主要人物宋江为名,自明清以来在我国部分省市特别是闽台地区流传时间较久、传播范围较广的一种传统民俗活动,往往以某村落或族群为基础形成,具有较强的地域性和传承性,融宗教信仰、技艺展演、强身健体、乡土文化认同等于一体,突出了文化同源性以及闽台人民数百年来一直传承此种仪式背后所蕴含的中华民族认同与族群认同。现在的“宋江阵”是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东的郓城,福建的厦门、泉州、漳州,台湾的台
中国古代小说从起源时的萌芽状态到现代成熟状态,中间发生了很多巨大的变化。按当代小说文体概念的基本要求,作为叙事文学文体形式的小说,大致应该包含故事情节、人物形象、虚构成分,以及三者所需要的叙述描述语言。不过用今天小说概念与早期小说状况对比,可以发现一个重要现象:一方面,中国早期文献中,虽然也有相当数量的文字材料与今天的小说文体概念比较吻合,但它们却没有被赋予小说的名称;另一方面,很多被赋予小说名称
“从别后,忆相逢。几回魂梦与君同。”这是我走上《中国诗词大会》舞台用的第一句定场诗词。当时的我正站在舞台华美绚丽的布景当中,与喜爱的主持人和专家不再有一屏之隔,在百人团选手饱含韵律的加油声里,成为数十台摄像机与无数聚光灯的焦点。我整理了自己的制服,平复了一下躁动的心情,用10秒钟回忆自己用了三年时间从观众到选手,从电视外走到舞台前的经历。而那时的我不知道,与古诗词缘定今生故事的大幕,才刚刚掀
边塞诗是指以反映边塞战争、军旅生活、边塞风光为主要内容的诗歌。唐代边塞诗多以《出塞》《入塞》《塞上曲》《塞下曲》《塞上行》《从军行》《凉州曲》《凉州词》《凉州歌》《凉州行》《关山月》《边城曲》为题,内容丰富,气象壮阔,感慨深沉,充满了令人感动的家国情怀,为唐诗带来了阳刚之美。 一 唐代疆域广大,边境线漫长,朝廷沿着“丝绸之路”布防,设立都护府、节度使,如焉耆都护府、安西都护府、疏勒都护府、北庭
明神宗万历三十一年癸卯(1603),福州司理阮自华在乌石山成功组织了一场有文艺表演的诗人盛会—神光大会。八月十八日夜,乌山火炬通明,与明月争辉,歌吹沸天,响遏行云,来自吴楚越及全闽各地百十位文人雅士,老少齐集,诗兴大发,挥毫泼墨,写下数百篇长长短短的诗歌。四百多年过去了,这段文坛佳话仍然流传于民间。 神光大会,又称“神光大社”或“凌霄台大社”。大社与诗社是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的两个概念。诗人集会作诗
作为一个文学大国,中国历史上又何止千千万万的文人骚客,他们像一颗颗光彩璀璨的星星,闪耀在我们的天空。而班婕妤是其中最不引人注目的一颗星星,我们的文学史也几乎没有班婕妤的一席之地,甚至连她的名字也失落了。可如果我们拨开历史的层层云雾,并用真心去接近她的话,就会感受到她所散发出的光和热是那么的强烈。 一 班婕妤的生卒年不可考,《汉书·外戚传》说“孝成班婕妤,帝初即位,选入后宫”,又说“至成帝崩,婕
在《古诗十九首初探》中,马茂元认为《庭中有奇树》“别经时”的感慨,是全诗用意的归宿。为何“别经时”是全诗情感的落脚?这或许是由诗中的记忆和时间不断地相互作用造成的。 诗作首句开门见山,直接交代 “庭中有奇树”,这与耳熟的童谣“从前有座山”仿佛有异曲同工之处,都揭示了在某时某刻有某个故事发生,引起读者的好奇和阅读欲望—为什么庭中树“奇”?树究竟“奇”在何处?进而通读全诗: 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
《儒林外史》第一回《说楔子敷陈大义》讲到规定科举取士,一律按朱熹注疏《四书》写的八股文。王冕指与秦老看,道:“这个法却定的不好!将来读书人既有此一条荣身之路,把那文行出处都看得轻了。” 后来,吴敬梓模拟《水浒传》的石碣预言,营造一个天象:“只见天上纷纷有百十个小星,都坠向东南角上去了。”接着王冕道:“天可怜见,降下这一伙星君去维持文运,我们是不及见了!” 按这里的预示,明代将有一伙“维持文运”
《山海经》是一部充满上古神话色彩的先秦典籍,其内容范畴涵盖了神话学、宗教学、地理学等,在文学史上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对中国古代浪漫主义文学更是具有深远影响。曹雪芹的《红楼梦》亦是一部具有世界影响力的人情小说,被誉为中国古代文学的巅峰之作。两部作品都含有丰富的神话元素,为研究《红楼梦》与《山海经》之间的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切入点。本文致力于对《红楼梦》中神话原型的分析,对人物命运前世今生的解析,以及探源
继《诗三百篇》之后出现的《楚辞》,其产生年代是在公元前4世纪以后。《楚辞》这个名词,始见于《史记·酷吏列传·张汤传》:“始长史朱买臣,会稽人也,读《春秋》。庄助使人言买臣,买臣以《楚辞》与助俱幸。”实际上这是指以屈原为主要作家的一种新型文体;由于屈原是楚国人,而《楚辞》无论从思想内容或是音调、格律来看,又都带着浓郁的楚地风采,所以历来就把以屈原作品为主的内容称为《楚辞》,其流行地域是在长江、汉水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