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目的:分析并阐明慢性病病人病耻感的概念内涵。方法:检索建库至2024年12月21日WebofScience、PubMed、EMbase、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SinoMed)、中国知网、维普数据库、万方数据库等与慢性病病人病耻感的相关文献,采用Walker和Avant的经典概念分析法进行概念分析。结果:共纳入54篇文献,归纳出慢性病病人病耻感的3个前因变量(人口学因素、社会支持因素、疾病和治疗因素)和4个概念属性(疾病污名化、低自尊、自我隐瞒和社交退缩),后置影响为身体健康损害加重、心理健康状况受损和生活质量下降。结论:病耻感是影响慢性病病人的重要危险因素。未来可结合该概念内涵,开展量性和质性相结合的混合型研究,多维度、多层次探究慢性病病耻感,制订针对性干预照护措施,减少不良结局的发生。
摘要目的:基于护理专业视角对产妇产后疲乏的概念进行界定。方法:计算机检索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PubMed、Web ofScience等数据库建库至2023年6月30日发表的产后疲乏相关文献。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进行归纳、总结。结果:归纳出产后疲乏的4个前因变量(分娩过程、生理指标、心理因素、环境因素)及2个属性特征(疲乏的时间变化、疲乏的严重程度)。结论:对产妇产后疲乏进行概念界定,有助于医护人员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缓解产后疲乏症状,降低产妇负性情绪,从而促进母婴情感关系和谐发展。
AbstractObjective:Toevaluatetheefectofdiferentexercisemethodsonimproving lungfunctionandexerciseendurance in postoperativelungcancerpatients.Methods:RCTsontheaplicationofdiferentexercisemodes inpostop
AbstractOjective:Toevaluatethfectofprobioticscombedwithnteralutritioninterventioongastroitestinalandinfectios complications inpatientswith severestrokethroughMeta-analysis.Methods:RCTsontheefectsofpro
AbstractObjectie:Tosystematicallevauatetheincidenceandinfluencingfactorsoffearofrecurrnceinstrokepatients.Metods: Published stuiesontheincidencendifluencingfactorsofarofrecurrenceinstrokepatientswerer
AbstractObjective:Tosystematicalyevalatetheterapeuticefectofpsyhologicalnursingonngativeemotis,slepqualityad clinicalmetabolicidicatosipatientsithplysticovaysydroe,ndprovidereferceforteclicalapcaofplo
AbstractObjective:Tosystematicallyevaluate theefectofdiferentbedrestimesontheicidenceofheadcheandlowerackpainin patientsfterlumbarpuncturesurgeryMethds:theliteratureontheifluenceofbedrestdurationsonth
AbstractObjective:Tosystematicall evaluate theefectivenessofreusablesurgical gowns (RSG)and disposablesurgical gowns (DSG).Methods:RCTscomparingtheefectsofDSGandRSGwereretrieved fromUpToDate,Yimaitong
摘要目的:对移动医疗在脊髓损伤病人自我管理中应用的研究进行范围审查,识别移动医疗的干预要素和应用效果,为脊髓损伤病人自我管理实践提供参考。方法:以Joanna Briggs Institute 范围综述指南为方法学框架,系统检索PubMed、Web of Science、EMbase、Cochrane Library、CINAHL、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有关脊髓损伤病人自我管理的研究,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4年12月,对纳入文献进行汇总和分析。结果:共纳入18篇文献,移动医疗的主要形式包括应用程序、网络通信软件、远程康复系统及网络教育平台;自我管理主题涉及脊髓损伤病人疾病管理各个方面,主要包括膀胱管理、压力性损伤管理、运动管理、心理管理等;结局指标包括生理指标、心理指标、自我管理指标及可行性指标。结论:移动医疗在脊髓损伤病人自我管理中的可行性、安全性和有效性已得到初步证实。未来仍需开展高质量的随机对照试验进一步验证移动医疗的长期疗效和成本效益。同时,参考、借鉴国外经验,进一步优化我国脊髓损伤病人自我管理的移动医疗服务,全面满足病人的健康管理需求。
摘要目的:检索并分析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病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的相关文献,以期为医护人员提供早期识别该类人群营养不良风险的工具,为实施有效的干预措施提供参考。方法:系统检索中英文数据库,检索时限为2015年1月—2025年4月。提取文献信息并汇总分析。结果:共纳入20篇文献。主要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构建模型。年龄、体质指数(BMI)、血清清蛋白以及合并症是常见的预测因素。结论:心血管代谢性疾病病人营养不良风险预测模型仍处于发展阶段,存在较大的性能差异,整体偏倚风险较高。未来研究应加强对模型性能的多维度验证,丰富模型的构建方法和呈现形式,以期开发出低偏倚、实用性强的预测模型。
摘要对与心理资源损耗相关的概念、理论模型、评估工具、影响因素以及干预措施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期望为临床工作者制定有 效的护理方案提供参考,从而提升病人的自我调节能力和整体健康水平。
摘要目的:调查农村老年人夫妻支持应对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为提高农村老年人夫妻支持应对水平及制订相关措施提供依据。方法:2023年7月—10月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湖南省的农村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夫妻支持应对量表(DCI)、亲密关系支持量表(SIRRS)及心理一致感量表(SOC-13)对448名农村老年人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农村老年人DCI得分为(121.17士18.35)分、SIRRS得分为 (81.89±15.24) 分、SOC-13得分为 (59.70±8.96) 分。亲密关系支持、心理一致感与夫妻支持应对呈正相关(r值分别为0.803,0.189,均 P<0.01) 。个人月收入、是否患慢性病、民族、居住情况、亲密关系支持是农村老年人夫妻支持应对的影响因素。结论:湖南省农村老年人夫妻支持应对处于中等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社会各界应给予农村老年人更多关注,以强化亲密关系支持为出发点,提升农村老年人夫妻支持应对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2年9月—12月选取湖北、江西、河南省6所三级和二级医院的2180名临床注册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量表、创新自我效能感量表、工作投入量表和护士创新行为量表进行调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深入剖析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在护士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的中介效应。结果: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的效应量为0.101,中介效应占比为 45.09% ,创新自我效能感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的效应量为一0.213,中介效应占比为 55.47% ;工作投入在护士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工作投入在挑战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的效应量为0.015,中介效应占比为 6.70% ,工作投入在阻碍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的效应量为一0.054,中介效应占比为 14.06% ;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在护士挑战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中间起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 7.59% ;创新自我效能感与工作投入在护士阻碍性压力源与创新行为间起到链式中介作用,中介效应占比为 9.38% 。结论:护士创新自我效能感、工作投入在挑战性-阻碍性压力源与护士创新行为起部分中介作用,医护人员可以通过帮助护士树立创新的信念感,及时关注护士的工作投入状态,激励护士创新行为。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CRD)病人衰弱及衰弱前期运动能力现状,并构建老年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病人衰弱及衰弱前期风险预测模型。方法:选取2022年5月—2023年8月中山市中医院收治的380例老年CRD病人为研究对象,根据衰弱情况分为衰弱组( .n=157 、衰弱前期组( n=128) 和非衰弱组( n=95, ;比较3组的运动能力[日常生活活动量表(ADL)评分、起立-行走计时试验(TUGT)、Morse跌倒评估量表(MFS)评分];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衰弱及衰弱前期的影响因素,并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预测效果。结果:衰弱组的ADL评分低于衰弱前期组及非衰弱组,而TUGT、MFS评分高于衰弱前期组及非衰弱组;衰弱前期组的ADL评分低于非衰弱组,TUGT、MFS评分高于非衰弱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多重用药、运动习惯、长期家庭氧疗(LTOT)、睡眠障碍、抑郁状态、肺功能分级和社会支持是老年CRD病人衰弱及衰弱前期的独立影响因素;Hosmer-Lemeshow拟合优度检验显示,风险预测模型的拟合较好 (P>0.05)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 。结论:老年CRD病人衰弱及衰弱前期的运动能力已出现明显降低,基于8个影响因素构建的风险预测模型的预测效能良好。
摘要目的:探讨“读书沙龙十路径单"模式在专业学位护理研究生临床实践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7月—2023年1月在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临床教学实践的98名二年级护理研究生作为研究对象。按不同院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各49人,试验组实施“读书沙龙十路径单”的教学模式,对照组采用常规教学模式。干预后,比较两组理论和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学习态度调查问卷总分以及教学模式满意度问卷总分。结果:干预后,试验组理论成绩和操作成绩、自主学习能力总分、学习态度调查问卷总分、教学模式满意度问卷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应用“读书沙龙十路径单”教学模式教学能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培养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习态度、提升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理性行为-家属同步宣教模式对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健康行为及自我效能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1月—2024年5月在我院进行肾移植的116例病人为研究对象,将2023年1月—8月进行肾移植的58例病人列为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和健康教育;2023年9月—2024年5月进行肾移植的58例病人列为观察组,接受理性行为-家属同步宣教护理。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管理评分、健康行为评分、心理状态评分、自我效能评分及术后感染和排斥反应等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干预后,观察组自我管理评分、健康行为评分、自我效能评分高于对照组;心理状态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两组并发症(术后感染、排斥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理性行为-家属同步宣教可改善肾移植受者自我管理能力和健康行为,纠正不良心理状态,提高自我效能。
摘要目的:调查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恐动症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1月—6月在山西省某三级甲等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26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采用一般资料问卷、恐动症Tampa量表(TSK)、中文版Tilburg衰弱量表(TFI)运动自我效能量表(SEE)、自我感受负担量表(SPBS)对其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重线性回归分析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恐动症的影响因素。结果:264例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恐动症发生率为 65.9%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平均月收入、跌倒次数、合并慢性病数量、衰弱、运动自我效能和自我感受负担是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恐动症的主要影响因素 (P< 0.05)。结论: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恐动症的发生率较高,医护人员应早期识别和综合评估老年缺血性脑卒中病人的恐动水平,以便制定针对的干预措施降低病人恐动水平,提高病人运动耐力和依从性,促进病人康复。
摘要目的:基于医护一体化模式构建俯卧位通气病人肠内营养质量敏感指标体系,为临床持续质量改进及病人安全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基于文献回顾、小组讨论,以Donabedian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评价模式拟订指标体系,并经过2轮德尔菲专家函询法进行敏感指标体系的修改及完善,最终形成俯卧位通气病人肠内营养质量敏感指标体系。结果:2轮函询专家的积极系数均为100% ,判断系数均为0.990,熟悉程度系数均为0.919,权威系数均为0.955,肯德尔协调系数分别为0.310和0.364(均 P<0.001? 。经过2轮专家函询,最终构建的俯卧位通气病人肠内营养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包含3项一级指标、7项二级指标和29项三级指标。结论:构建的俯卧位通气病人肠内营养质量敏感指标体系具有科学性和可操作性,有助于俯卧位通气病人肠内营养质量管理的提升与改进。关键词俯卧位通气;肠内营养;质量管理;敏感指标;德尔菲法;护理
摘要目的:了解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症状负担、焦虑与运动恐惧现状,探讨焦虑在症状负担和运动恐惧间的中介作用。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12月—2023年11月在江西省赣州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心内科住院治疗的355例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横断面调查,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心力衰竭躯体感知量表(HFSPS)、广泛性焦虑量表(GAD-7)和中文版心脏病运动恐惧量表(TSK-SVHeart-C)调查。结果: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HFSPS总分为 (20.75±8.52) 分;GAD-7总分为 (3.20± 3.35)分;TSK-SVHeart-C总分为 (41.69±7.09) 分;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在症状负担和运动恐惧间存在部分中介效应,中介效应为0.063,占总效应的 14.65% 。结论:老年慢性心力衰竭病人焦虑在症状负担与运动恐惧间存在中介作用,症状负担不仅可以直接影响运动恐惧,还可以通过焦虑间接影响运动恐惧。
摘要目的:了解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现状及影响因素,为制定高效管理方案提供参考。方法:于2023年11月—2024年1月选取郑州市某三级甲等医院2023年8月31日前取得专科护士培训合格证书的1713名专科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专科护士工作投入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结果:专科护士工作投入量表总分为( 132.52±6.58) 分。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培训年份、培训机构级别、是否在所学专业岗位工作、职称、职务、学历是专科护士工作投入的影响因素 (P< 0.05)。结论:专科护士工作投入为偏高水平,各培训基地及管理者应动态关注专科护士各专业工作开展情况,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给予支持,不断提高专科护士的工作投入水平,促进专科护理的可持续发展。
摘要目的:分析老年颅脑损伤病人创伤后应激障碍与术后恐动症、睡眠障碍的关系,并进行中介效应分析,为减轻病人睡眠障碍及术后恐动症提供参考。方法:通过方便抽样方法于2023年1月—2024年2月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恐动症评分表、中文版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中文版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筛查量表对扬州市江都人民医院收治的老年颅脑损伤病人进行调查,分析睡眠障碍与术后恐动症、创伤后应激障碍的相关性,建立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在术后恐动症与睡眠障碍间的中介模型并进行验证。结果: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术后恐动症、睡眠障碍、创伤后应激障碍得分分别为 (40.67±5.49) 分、 (9.06±1.85) 分和 (47.72±9.98) 分。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老年颅脑损伤病人睡眠障碍与术后恐动症、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 ?P<0.05) ,术后恐动症与创伤后应激障碍呈正相关 (P<0.05) 。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术后恐动症与睡眠障碍间起部分中介作用,效应值为0.237,中介效应占 42.78% 。结论:老年颅脑损伤病人术后恐动症与睡眠障碍存在密切关系,创伤后应激障碍在术后恐动症与睡眠障碍间起到部分中介作用,术后恐动症可以通过创伤后应激障碍间接影响睡眠障碍。
摘要目的:探究老年腰椎融合术病人自我管理、护理依赖在健康素养及出院准备度间的中介效应。方法:通过便利抽样法选取本院2022年1月—2023年1月收治的153例老年腰椎融合术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出院准备度量表(RHDS)健康素养管理量表(HeLMS)、护理依赖量表(CDS)、自我管理行为量表(CDSMS)进行调查。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究各变量间的相关性。采用SmartPLS 3.0软件分析老年腰椎融合术病人自我管理与护理依赖在健康素养及出院准备度间的中介效应。结果:RHDS得分为 (127.26±10.88) 分,处于中等水平;HeLMS得分为 (78.18±7.63) 分,处于中等水平;CDS得分为 (48.61±5.21) 分,处于中等偏高水平;CDSMS总分为 (43.75±6.52) 分。出院准备度与健康素养呈正相关 (r=0.521,P<0.01) ;出院准备度与护理依赖呈负相关 (r=-0.472,P<0.01) ;出院准备度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 (r=0.584,P<0.01) ;健康素养与自我管理能力呈正相关( ?= (204号 0.630,P<0.01) ;护理依赖与健康素养、自我管理能力均呈负相关(r值分别为 -0.396,-0.422 ,均 P<0.05) 。老年腰椎融合术病人健康素养对出院准备度的总效应为0.369,其中直接效应为0.208,占总效应的 56.37% ;自我管理和护理依赖在健康素养与出院准备度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总间接效应为0.161,占总效应的 43.67% 。结论:老年腰椎融合术病人自我管理和护理依赖通过不同路径在健康素养与出院准备度间发挥了中介作用,提示医务人员在提升健康素养的干预中,应注重加强病人的自我管理能力,同时逐步降低其护理依赖,以提高出院准备度,促进术后康复。
摘要目的:探究脑卒中病人自我调节疲劳在疾病感知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的中介效应,为提高脑卒中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4年3月—9月河南省2所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康复科328例脑卒中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脑卒中病人功能锻炼依从性问卷(EAQ)、简易疾病感知问卷(BIPQ)、自我调节疲劳量表(SRFS)对符合纳入、排除标准的研究对象进行调查。结果:脑卒中病人EAQ得分为 (34.47±6.19) 分、BIPQ得分为 (43.05±9.40) 分、SRFS得分为( 46.95± 8.71)分;病人疾病感知与锻炼依从性呈负相关 r=-0.767,P<0.01) ,疾病感知与自我调节疲劳呈正相关 (r=0.842,P<0.01) ;自我调节疲劳与功能锻炼依从性得分呈负相关 r=-0.784,P<0.01) 。脑卒中病人自我调节疲劳在疾病感知与功能锻炼依从性间起部分中介效应,效应值为一0.263,占总效应的 52.08% 。结论:脑卒中病人自我调节疲劳在疾病感知和康复锻炼依从性间起部分中介作用,临床工作者应帮助病人建立正确的疾病感知、减轻自我调节疲劳程度,从而提高功能锻炼依从性水平。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循证的肺功能护理方案在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4月—2024年4月收治的154例老年重症肺炎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74例、观察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基于循证的肺功能护理方案。干预后,比较两组肺功能、生活质量、C反应蛋白(CRP)、降钙素原(PCT)和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病人的肺总量、肺活量和一氧化碳弥散量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圣乔治呼吸问卷量表评分、CRP、PCT和IL-6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应用基于循证的肺功能护理方案可有效提高老年重症肺炎病人肺功能及生活质量,降低病人炎性指标,对病人的康复及预后有积极的促进意义。
摘要目的:探讨微视频引导下的呼吸操运动配合正性暗示对肝癌介入治疗病人恶心、呕吐及疼痛的影响。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法选取上海某三级医院2022年11月—2024年11月收治的88例肝癌介入治疗病人为研究对象。并将其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各44例。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予以微视频引导下的呼吸操运动配合正性暗示。两组均干预至出院当天。比较两组术后恶心、呕吐、疼痛及心理痛苦程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恶心呕吐干呕症状评估表(INVR)评分、疼痛程度、中文版心理痛苦温度计量表(DT)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微视频引导下的呼吸操运动配合正性暗示能降低肝癌介入治疗病人的恶心、呕吐及疼痛程度,缓解其心理痛苦。
摘要目的:探讨基于国际化居民评估工具居家照护评估量表(InterRAI-HC)的预见性护理模式对降低老年卧床病人出院后居家不良事件的效果。方法:采取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3月—2022年2月选取山西省太原市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血管内科的82例老年病人作为研究对象。将2021年3月—8月出院的43例病人设为对照组,将2021年9月—2022年2月出院的39例病人设为干预组。对照组在出院前3d进行常规出院前评估指导,2例失访。干预组实施基于InterRAI-HC的预见性护理模式,1例失访。比较两组病人出院 1 个月内居家不良事件发生情况及非计划性再住院率。结果:干预后,干预组误吸、用药错误、管路滑脱、压力性损伤发生率及 1 个月内非计划性再住院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基于InterRAI-HC的预见性护理模式有助于降低老年病人出院后居家不良事件。
摘要目的:探究家属支持融合图文式护理路径对结直肠癌病人化疗后恶心呕吐、睡眠及情绪的影响。方法:选取2022年4月一2024年4月在我院进行结直肠癌化疗的150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实施家属支持融合图文式护理路径干预,干预后比较两组病人国际癌症支持治疗协会止吐评价工具(MAT)评分、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评分、医院焦虑抑郁量表(HADS)评分。结果:干预后,研究组急性期及延迟期呕吐、恶心评分、PSQI、HADS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对结直肠癌化疗病人实施家属支持融合图文式护理路径干预能有效降低病人恶心呕吐程度,改善病人睡眠质量和负性情绪。
摘要目的:观察术后腹胀症状集束化护理干预对结直肠癌病人恢复情况的影响。方法:选取2023年5月—2024年5月在本院胃肠外科接受结直肠癌根治术的112例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病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6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术后腹胀症状集束化护理。持续干预7d后,观察两组术后腹胀症状的改善情况。结果:干预后,观察组术后腹胀症状的严重程度低于对照组,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术后首次排便时间、术后恢复正常饮食时间及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01) 。结论:术后腹胀症状集束化护理干预能促进结直肠癌病人胃肠功能恢复,减轻腹胀症状,可为结直肠癌术后腹胀护理提供参考。
摘要目的:探讨沉浸式游戏联合心理暗示疗法对哮喘患儿医疗恐惧及疾病控制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徐州市儿童医院2022年10月—2024年9月收治的10例雾化治疗哮喘患儿为研究对象,将2022年10月—2023年9月收治的55例患儿纳入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将2023年10月—2024年9月收治的55例患儿纳入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沉浸式游戏联合心理暗示疗法。两组均干预1周。比较两组医疗恐惧、治疗配合度、疾病控制效果及家属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后,观察组医疗环境恐惧、医疗操作恐惧、人际关系恐惧、自我恐惧评分均低于对照组;观察组治疗配合度、疾病总控制率及家属护理总满意度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沉浸式游戏联合心理暗示疗法能降低哮喘患儿雾化治疗时的医疗恐惧心理,增强其治疗配合度,提高其疾病控制率及家属护理满意度。
摘要目的:分析护士批判性思维与组织创新氛围、反思能力现状及相关性,为临床管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2024年4月10日—16日我院的285名在职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评估量表、护士组织创新氛围量表、反思能力量表对其进行调查,分析其相关性。结果:临床护士批判性思维评估量表总分为 (79.45±10.37) 分,护士组织创新氛围量表总分为 (83.65±12.85) 分,临床护士反思能力量表总分为 (94.13±11.10) 分。护士批判性思维与组织创新氛围、反思能力呈正相关 (P<0.05) 。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反思能力与组织创新氛围是护士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护士的批判性思维、组织创新氛围与反思能力均处于较高水平。批判性思维与组织创新氛围、反思能力呈正相关,组织创新氛围与反思能力是批判性思维的影响因素,提示管理者可通过提升护士批判性思维优化创新环境与反思实践。
摘要目的:探讨重症监护室(ICU)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的迁移应激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选取某三级综合医院ICU的199例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问卷、简易版病人迁移应激量表(RSSs-SF)和恐惧疾病进展简化量表(FoP-Q-SF)进行调查,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结果:ICU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RSSs-SF得分为 (18.33±7.33) 分,其中,物理因素维度得分最高。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性别、年龄和疾病恐惧进展是ICU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迁移应激水平的影响因素。结论:ICU动脉瘤介入术后病人迁移应激处于中等水平,主要受性别、年龄和疾病恐惧影响。医务人员需针对这些因素提供个性化护理服务,以降低迁移应激水平,促进病人康复。
摘要目的:调查川东北地区三级甲等综合医院重症监护室(ICU)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选取川东北地区4所三级甲等医院ICU护士228人,采用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量表进行调查。结果:ICU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分量表B得分为 (44.88±11.33) 分,有195名( 85.53% 护士报告其在工作期间至少出现1项感染防控护理缺失活动,护士学历和参加培训频率是医院感染护理缺失类型及频率的独立危险因素。ICU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分量表C得分为电 (40.97±17.64) 分,其中,环境因素、个人因素、组织因素和系统因素维度得分分别为 (10.33±5.10) 分、 (11.01±4.68) 分、 (9.75± 5.35)分和 (9.88±4.36) 分。结论:ICU医院感染预防和控制护理缺失处于中低水平,最重要的影响因素为系统因素。护理管理者及医院感染管理者应针对影响因素,积极探索针对性的有效措施,通过降低护理缺失从而降低医院感染的发生,保障病人生命安全。
摘要目的:了解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照顾者经济毒性现状,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方便抽样法,2023年3月—10月选取省莆田市2所三级甲等医院的精神发育迟滞患儿主要照顾者261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中文版病人报告结局的经济毒性综合评分量表(COST-PROM)、社会支持评定量表、自我效能感量表进行调查。结果:261名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照顾者经济毒性得分为[16.00(14.00,20.00)]分。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照顾者经济毒性与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呈正相关( (r 值分别为0.377,0.322,P<0.05) 。多重线性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儿的康复训练项目数、康复训练持续时间、康复训练年自费额以及照顾者的文化程度、家庭月收入、社会支持、自我效能感是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照顾者经济毒性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精神发育迟滞患儿照顾者存在轻度经济毒性,与患儿康复训练项目数多、持续时间长、年自费额高以及照顾者文化水平低、家庭月收入少、社会支持低、自我效能低有关,应采取针对性措施降低其经济毒性。
摘要目的:对重症监护病房(ICU)体外循环心脏术后高乳酸血症病人不同乳酸变化趋势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探讨乳酸变化趋势对护理措施的启示。方法:回顾性分析江苏省某三级甲等医院心脏大血管中心2020年7月—2023年2月收治的53例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入住ICU后 24h 乳酸值分为乳酸≥3mmol/L组(14例)乳酸 <3mmol/L 组(39例),分析病人高乳酸血症的影响因素。结果:乳酸 ?3mmol/L 组术后 6h,12h,24h 乳酸值均高于乳酸 <3mmol/L 组病人( ?P<0.001) 。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失血量、连续肾脏替代疗法(CRRT)使用情况、机械通气时间和ICU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体外循环心脏术后病人高乳酸血症受多种因素影响,护理人员应详细了解病人术中情况,术后严密监测病人乳酸水平,及时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改善术后高乳酸血症。
摘要目的:探究黑色素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22年6月—2024年2月本院收治的91例黑色素瘤病人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Mishel疾病不确定感量表(MUIS-A)、Herth希望量表及简易疾病感知问卷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多因素分析黑色素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结果:91例黑色素瘤病人MUIS-A评分为( 95.89±9.35) 分,处于中等水平。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肿瘤分期、家庭月收入、希望水平、疾病感知为黑色素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的影响因素( ?P<0.05) 。结论:黑色素瘤病人疾病不确定感处于中等水平,AJCC肿瘤分期、家庭月收入、希望水平、疾病感知是其影响因素。关键词黑色素瘤;疾病不确定感;希望水平;疾病感知;护理
摘要目的:通过主客体互倚模型(APIM)分析癫痫患儿父母连带污名对心理资本的影响,为临床提升患儿父母心理资本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7月在我院诊断及治疗的癫痫患儿及其父母212对作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连带污名量表、心理资本问卷对其进行调查。采用APIM分析癫痫患儿父母连带污名对心理资本的交互影响。结果:癫痫患儿母亲连带污名评分高于父亲,心理资本评分低于父亲,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 。患儿父母连带污名均与自身以及对方心理资本呈负相关(均 P<0.05) 。APIM主体效应:父母连带污名对自身心理资本有负向预测价值。客体效应:父母连带污名对对方心理资本有负向预测价值。成对模型显示,患儿父母连带污名对心理资本影响均为混合模式。结论:患儿父亲和母亲连带污名对心理资本的影响存在交互作用。因此,在临床制定干预措施时,应该将夫妻双方作为干预的整体,充分发挥两者间的主体效应和客体效应,在降低患儿父母连带污名时,有效提升患儿父母积极心理资本。
摘要目的:分析影响 ?6 岁患儿百日咳发病的相关因素及干预对策。方法:选取2022年4月—2024年4月本院收治的348例 ?6 岁咳嗽患儿为研究对象,收集患儿的一般资料,分析其百日咳患病的影响因素。结果:348例患儿中,87例 (25.00% 发生百日咳。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未完成接种、近期因其他疾病去医院就诊、近期家庭或周围有人咳嗽、近期去过密集场所、近期家庭或周围有人吸烟是 ?6 岁患儿百日咳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 (P<0.001) 。结论:未完成接种、近期因其他疾病去医院就诊、近期家庭或周围有人咳嗽、近期去过密集场所、近期家庭或周围有人吸烟是 ?6 岁患儿百日咳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