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序更替,华章日新。走过很不平凡的2024年,我们迎来充满希望的2025年。 时间的长河奔涌向前,奋斗者的步伐永不停歇。刚刚过去的一年,亿万人民紧握时间的巨笔,绘写中国式现代化壮美的新篇。 这新篇里,有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的“系统部署”,有庆祝共和国75周年华诞的“接力奋进”,有粮食年产量首超1.4万亿斤的“饭碗端牢”,有以新质生产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能”……经济运行总体平稳、稳中有进,经
成都是中国最具活力和幸福感的城市之一。拥有2300多年建城史的成都因海纳百川、兼容并蓄而始终保持经济发展、文化繁荣。 如今的成都,不仅是一个近悦远来的安逸巴适之都,更是一座拼搏奋进的创新创造之城。 2024成都 地区生产总值23511.3亿元,同比增长5.7% 粮食总产量比上年增长1.1% 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8% 服务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6.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比上年
长河又一岁。天府之国生机盎然,绵绵锦江奔流不息,向前,是唯一的方向。 2024年,我们迎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胜利召开,谱写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时代新篇。 这一年,中国沿着高质量发展航道乘风破浪,前行的步伐更加坚实。 这一年,四川全省上下团结一心、砥砺奋斗,全力抓机遇、促发展,为全国大局强担当、作贡献。 这一年,成都始终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
2024年,是成都发展承压前行、砥砺奋进的一年。成都深入贯彻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加快将国家战略赋能转化为城市发展势能,全力以赴拼经济、搞建设,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坚定不移推动高质量发展,特别是面对严峻复杂形势,多措并举稳住经济大盘,深化改革扩大开放激发高质量发展动力活力,深入推进“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常态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工作,狠抓县域经济优
纾困解难,企业堵点被打通;有需必应,市场信心被点燃;放手创新,改革氛围愈加浓厚。 2024年9月以来,成都全面开展“进万企、解难题、优环境、促发展”常态化服务企业工作,着力优化营商环境,推动经济持续向好。截至2024年12月20日,全市共走访服务企业7.2万户(含工业类),线上线下联动收集急难愁盼问题和诉求建议。 “进解优促”带来的发展共识与服务理念,不仅仅是推动经济发展的引擎,更将长远影响城
回顾2024年的成都经济工作,产业园区是最受瞩目的领域。 2024年10月,成都举行产业园区高质量发展大会,提出“抓经济必须抓园区”,打造一批定位精准、运营高效、功能复合、支撑有力的产业园区,以园区带动产业聚力发展。 随着“优化提质、特色立园,赋能增效、企业满园”行动的开展,园区优化强承载、产业集群提能级、科技创新促转化、扩权赋能增活力、尊商重商优环境五大攻坚任务的实施,成都进一步强化园区在经
交通是城市动脉,联系着千家万户和各行各业,是检验城市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的“试金石”。 剑南大道锦城大道路口、世纪城南路、金周路与金牛大道交叉路口……2024年10月31日,这些通勤路上的“堵点”“痛点”,以首批63个堵点治理任务清单的形式出现在市民面前,在这背后,是市委市政府将交通治堵作为民生实事的重要内容,以“科学治堵、高效治堵、开门治堵”的工作思路,通过明确具体措施、完成时限,具体化、清单化
作为西部首批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与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成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迅速,全市已集聚腾讯、百度、科大讯飞等人工智能企业950家。 2024年上半年,成都发布人工智能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提出瞄准打造全国人工智能产业发展高地,实施“六大行动”,即关键核心技术攻关、算力支撑能力攻坚、数据供给质量提升、集群发展能级跃升、场景融合应用培育、高端产业要素倍增,2024年再造
作为新质生产力代表,“低空经济”在2024年频上热搜,各地竞相布局“天空之城”。竞逐低空经济新赛道,抢抓低空经济发展新机遇,成都围绕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目标,坚持“空域端”“产业端”“应用端”同向发力。 2024年以来,成都市将低空经济作为重点发展产业链,印发《成都市低空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攻坚行动方案(2024-2026年)》,加快“建设西部低空经济中心”,从政策层面推动成都低空经济发展。 从
2024年11月28日上午9时36分,随着川航3U8890航班平稳降落在成都双流国际机场,成都国际航空枢纽迎来里程碑式的一刻——年旅客吞吐量正式突破8000万人次。 这意味着,仅用了一年时间,成都就再次完成年旅客吞吐量的千万级跨越,稳坐中国内地航空第三城,跻身“全球航空大都市二十强”。 开放通道推开大门,是成都联系世界的第一道门。2024年,市委十四届五次全会聚焦加快建设国际门户枢纽城市,以高
成都是西部消费中心城市、全国第2个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突破1万亿元的省会城市,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具备独特优势和有利条件。 2024年以来,在政策和市场双轮驱动下,消费规模持续扩大,消费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不断涌现,成都积极探索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和推进高水平开放有机结合的新路子,全力以赴提升“成都消费”核心竞争力和国际影响力,消费市场“热”潮涌动。 持续涌现的新消费场景,正持续激发人们的消费热情
从甲A 联赛起,成都的“金牌球市”就已声名远扬。成都提出建设“三城三都”的目标以来,各类顶级赛会活动纷纷实现与成都的双向奔赴。 成都2024汤尤杯赛场上,9天时间里,62场比赛吸引数万羽毛球运动爱好者从全球各地来到成都高新体育中心。成都向世界奉献了一场精彩无与伦比的羽毛球盛宴,世界羽联主席保罗·埃里克·霍耶高度评价成都:“一流的场馆设施,专业的组织管理,勤奋合作的精神,成都再次向世界证明了办赛能
京东方科技集团董事长 陈炎顺 感谢成都在项目建设、能源保障、政务服务等方面给京东方提供的帮助。将继续坚定在蓉发展信心,全力以赴推进重大项目建设,力争尽早投产,同时在现有良好合作基础上,加大投资布局力度,带动更多产业链上下游企业来蓉集聚发展,携手构建更具活力的新型显示产业生态,为成都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力量。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轮值董事长 徐直军 成都创新氛围浓厚、人才资源富集、应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 我们要坚定信心决心,既立足当前、加压突破,也着眼未来、前瞻布局,努力赢得更多发展空间、创造更好发展前景。全市各级党委(党组)和广大党员干部要培塑“敏感敏锐、立说立行、创新创造、认真较真、实干实效”作风,肩负做好经济工作、推动经济发展的重大责任,统筹施策协同发力,提前研究深入谋划,创新突破善作善成,强化宣传提振信心,形成“部署、落实、督查、反馈、改进”的工作闭
10日前,一趟动卧(D961)首发开行,夕发朝至,搭载了一车奔赴于成都与深圳之间的“商旅者”“生意人”。 10日后,一组投促活动重磅开启,签约无数,承载了成都与粤港澳大湾区携手并进的新期待、新未来。 2025年1月13日至17日,成都市新年首站投资促进系列活动在粤港澳大湾区共计开展了16场,数百家企业聚集,仅16日的一场投资推介活动,就签约了38个重大产业化项目,投资总额超265亿元。 企业
“在座还没有进成都政企微信交流群的企业家,如果愿意,会后可以马上扫码进群。”2024年11月14日,成都市举行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座谈会,市委主要领导现场向参加座谈的企业家发出了邀请。当天受邀参会的27位企业家,超半数都是“群友”。原来,这个“群”是成都为了更快倾听和收集企业家诉求而建立的。群里,市级主要领导、部门主要负责人等24小时听取企业意见、研究解决问题,目前已有约300位企业负责人入群。而这
电子信息制造业规模大、技术更新快、产业链带动作用强,是稳定工业经济增长的重要行业之一。近年来,成都紧紧抓住世界电子信息产业布局大转移机遇,吸引了一大批国内外知名企业前来落户,打造了万亿元规模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 目前,成都聚集规模以上电子信息企业2000多家,汇聚华为、华虹、京东方等链主企业50余家,培育卫士通、极米科技、天邑康和、创意信息等本土上市企业30多家。一个产业在一座城市做到万亿元以上
作为民营企业的一份子,成都工业2025,我想对你说: 希望可以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支持力度,激发民营企业的创新活力和发展潜力,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民营制造业企业。还有一点想说,就是鼓励企业采用先进的节能环保技术和工艺,实施绿色制造工程,推广清洁生产和循环经济模式,降低工业生产对环境的影响,实现工业经济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小宝 追求卓越,创新拼搏,奋力谱写中国式现代化
编者按 产业园区是发展新质生产力和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阵地、主战场。本期“理响成都”围绕产业园区发展中推进产城共兴、找准特色优势的热点问题,推出专题报道。 要迈向未来园区,需要在现有基础上作出诸多改变。首先,园区应从单维生态向多维生态转变。以苏州工业园区为例,通过规划30%的工业用地、60%的配套用地、10%的绿化用地,构建了产业、社会、自然三态平衡的空间。 其次,园区发展路径要从聚点向三
克恩- 里伯斯、托克斯、通快机床……坐上公交车,这些德国企业依次出现在窗外。这里不是德国,而是运行在太仓高新区南京东路的103路公交车上。 其中的克恩- 里伯斯,是1993年第一家落户太仓的德国企业。2024年初,伯曼集团落地江苏省太仓市,太仓市德企数量突破500家。从1993年第1家德企落户到第100家生根,耗时14年,而从400家增长到500家,仅历时两年。 如今,这个面积800多平方公里
党员是党的肌体的细胞,党的执政使命要靠千千万万党员卓有成效的工作来完成。2024年,成都市针对党员队伍建设中的痛点、难点问题,靶向施策制定出台《关于加强新时代“蓉城先锋”党员队伍建设的若干措施》,实施“发展党员提质增效、教育管理赋能强基、发挥作用聚力兴蓉、暖心关爱激励担当”四项行动,着力锻造一支高素质、能担当的先锋队伍。 本期“党旗飘飘”专栏,聚焦2024年广大党员于发展一线,主动在创新驱动、开
“文明榜样”熠熠生辉,“文明街巷”焕然一新,“文明集市”人头攒动,“文明画报”扮靓城市,文明新风扑面而来。 2024年,成都市精神文明建设战线统筹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坚持“为民惠民靠民”,以精神文明建设推动市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让我们一同重温2024年那些触动心灵的瞬间。 时代楷模、道德模范、成都好人、新时代好少年、以凡人善举传递蓉城之光的“平凡之善”……走过2024年
春风送暖,生机盎然。正月初七,众人相邀,扶老携幼游览草堂,凭吊诗圣,吟唱杜诗,赏梅祈福——这便是“人日游草堂”的盛况。 “人日”是什么日子?为什么成都人要在这天凭吊诗圣? “人日”,即正月初七,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被认为是“人的生日”,故称之为“人日”,另一说为“人胜节”。这天之所以是“人的生日”,传说是因为女娲造人时,前六天分别造出了鸡狗猪羊牛马等动物后,于第七天才造出了人,因此第七日成为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