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实施更加积极有为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 2024年12月11—12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指出,要实施更加积极的财政政策,提高财政赤字率,确保财政政策持续用力、更加给力;增加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持续支持“两重”项目和“两新”政策实施;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发行使用,扩大投向领域和用作项目资本金范围。要实施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新质生产力的显著特点是创新,既包括技术和业态、模式层面的创新,也包括管理和制度层面的创新。金融要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服务,必须持续做好创新工作,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债券市场在服务金融市场新质生产力发展中扮演重要角色,可以通过科技创新、产品创新与机制创新等手段,持续提升债券市场服务质效,不断满足金融市场新质生产力的发展需求。 大力支持科
摘要:推动科技创新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要金融给予强有力的支持。近年来,我国加快构建多层次科技金融体系,不断丰富金融产品和服务,已初步形成全方位、多层次、广覆盖的金融服务体系,体现出国家政策大力推动、地方政府积极跟进等特点。为更好发挥科技创新的引领作用,我国仍需进一步深化金融体制机制改革,从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充分发挥金融机构主体作用等方面不断完善科创金融体系,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 关键词:新质生
摘要:科技创新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资本市场通过多层级资本市场建设和股债“双轮驱动”的融资支持推动创新资本形成,为科技创新类企业提供直接的融资渠道,是科技创新的重要保障。本文梳理了资本市场支持科创企业的政策和成果,并针对当前主要问题提出政策建议。 关键词:资本市场 科技创新 科创企业 新质生产力 科创债 科技创新能够催生新产业、新模式、新动能,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核心要素。科创企业在技术创
摘要:金融“五篇大文章”作为金融创新和服务优化的重要方向,正逐渐成为打造新质生产力的新引擎。以金融活水滋养新质生产力,有助于金融服务更好地对接实体经济,支持国家战略实施,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本文详细梳理了我国科技创新债券市场的发展历程和特点,深入介绍了中债科技创新系列产品在促进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并就如何进一步推动科技创新债券市场发展提出了相关建议。 关键词:科技创新债
摘要:发行绿色债券是否提升了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是重要的现实议题。本文以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双重差分模型研究发现,发行绿色债券能够显著提高企业的新质生产力水平。中介机制研究发现,发行绿色债券可以提高企业的绿色创新能力与高管绿色认知水平,同时可以降低企业的融资难度,进而有效促进新质生产力水平的提升。异质性分析结果显示,绿色债券的这一积极效果在民营企业、大规模企业及碳密集型行业企业中尤为
摘要:在地方政府化债的背景下,城投公司转型成为市场热点,而持股上市公司是城投公司转型的一个重要发力点。本文以2023年债券市场新发行的城投债为样本,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探讨城投公司所持股上市公司的新质生产力水平对其城投债发行利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城投公司持股新质生产力水平较高的上市公司,能够有效降低其城投债的发行利差,且这一结论在控制了宏观经济变量后仍然稳健。 关键词:城投公司 新质生产
摘要:回顾2024年,在宏观经济曲折复苏、货币政策维持宽松基调、“资产荒”背景导致机构欠配等因素的驱动下,我国利率水平下行速度有所加快,10年期国债收益率录得历史新低,利率的波动也有所加大。展望2025年,我国经济总体或仍将延续修复路径,但地产、外需等细分经济板块仍存在诸多不确定因素。在此背景下,财政扩张将发挥更重要的作用,货币政策或更多从政策配合角度提供相应流动性。而在政策强预期的影响下,我国债
摘要:我国利率互换市场自2006年推出以来,交易从无到有,挂钩标的品种及投资者类型日趋丰富,收益率曲线逐渐完善,目前已经发展成为年交易量超过30万亿元的场外衍生品市场。回顾2024年,利率互换收益率走势与债券收益率基本一致,呈现单边震荡的走势,合约最长期限扩展至30年期,北向互换通的境外参与者进一步丰富,交易量也快速增加,标准利率互换集中清算机制的推出便利了市场参与者,市场和机制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
摘要:本文从发行特征、交易情况等维度总结了2024年金融债市场的整体情况,着重分析了政策性金融债流动性嬗变的成因,探讨了发行结构和投资者行为等因素对商业银行次级债流动性和收益率的影响。最后,对2025年主要金融债品种的流动性变化、投资价值等情况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金融债 利率债活跃券 二永债 债券流动性 2024年金融债发行及交易概况 (一)发行概况 近年来,我国金融债市场存续规模持续增
摘要:“一揽子化债”已取得阶段性成效,地方债务增速回落,结构优化,成本下行,流动性风险有所缓释,重点省份风险压降明显。从城投债市场运行看,2024年净融资规模下降超九成,化债重点省份净融出,借新还旧比例高位抬升,发行成本明显下降,新发债呈中长期化趋势,特殊再融资债提前兑付规模持续高增长。展望2025年,化债思路已由“化债中发展”向“发展中化债”转变,“6+4+2”化债组合拳将大幅缓解城投企业流动性
摘要:银行理财公司自建估值引起市场关注,这一做法有可能违背理财产品净值化转型的既定方向,脱离第三方估值,不利于理财行业的长远发展。应该认识到,净值化转型并非理财产品遭遇异常赎回的症结,应从完善风险管理和投资者风险分层等方面着手解决问题。银行理财公司应坚持净值化发展方向,使用第三方估值,并促进第三方估值体系不断完善。 关键词:银行理财 净值化转型 第三方估值 公允价值 近日,市场对银行理财公司自
摘要:本文以国际上具有代表性的3家商业银行为样本,研究了其在低利率时期金融市场业务的应对策略,分析了相关策略对其业绩的影响。研究发现,在低利率时期前期,样本银行采取了增加可供出售账户占比、缩短债券久期、增加信用债和海外债券投资等举措;在低利率时期后期,采取了削减金融市场资产占比、提高持有到期账户占比、拉长债券久期等举措。结合相关经验和我国实际情况,建议我国商业银行的债券投资业务适度考虑未来利率上行
摘要:对于资产证券化市场,有效引入数据要素,发挥数据技术的作用,有助于推动市场发展,促进金融创新,优化资源配置。本文阐述了资产证券化的本质与功能,以及当前我国资产证券化市场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提出通过构建标准资产库和明确数据交易所在数据信用体系中的关键角色,来破解发展瓶颈,进而实现金融与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关键词:资产证券化 标准资产库 资产信用 数据交易所 资产证券化(Asset-Back
摘要:当前投资者对环境、社会和治理(ESG)的重视程度不断提升。本文分析了信用债发行人ESG表现与其债券到期收益率、信用利差、违约率之间的相关性,发现ESG表现尤其是治理维度评分与债券投资关键风险收益指标存在较大相关性,并具有前瞻性。基于此,本文对债券市场各参与方深化ESG实践提出建议。 关键词:ESG评分 债券到期收益率 信用利差 违约率 研究背景与意义 在全球范围内,环境、社会和治理(E
摘要:本文结合债券市场的舆情特征及大语言模型技术的优势,提出综合考虑业务需求、数据多样性和大语言模型技术三个维度的债券市场舆情分析应用方案,探讨了大语言模型在债券市场舆情分析落地过程中面临的数据安全和隐私、模型准确性和可靠性等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 关键词:大语言模型 债券市场 舆情分析 随着我国债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其动态变化及对投资者情绪的影响逐渐成为研究的核心议题。准确评估债券市场风
摘要:中央企业作为资产证券化的重要参与主体,受监管约束和制度创新的影响,其证券化产品一级市场发行近年来呈现出供给减少、去增信化、期限缩短的趋势。在“资产荒”的背景下,上述供给特征的变化给投资者带来了一定的挑战。本文对该类证券化产品的发行趋势进行探究和展望,并根据工作经验给出相应的投资建议。 关键词:增信 续发机制 资产证券化 中央企业(以下简称“央企”),特别是以建筑施工为主要经营方向的央企,
摘要:本文以10年期和2年期美国国债利率及其利差作为代表性指标,基于美国市场历史数据,分析了美联储降息周期中长短期国债利率的变化,以及收益率曲线从倒挂向正常化回归的主要路径,并对美联储开启本轮降息周期前后的情况进行了比较分析。在此基础上,采用无风险利率与期限溢价、实体经济增长与通胀预期两种分析方法,对长短期利率及其利差走势进行了预测,得到的预测值大体一致。 关键词:降息周期 国债收益率曲线 期限
一、超长期特别国债助力实体经济发展 市场观点:2024年,国债助力财政政策持续发力,支持经济社会发展。《政府工作报告》明确,从2024年起,连续几年发行超长期特别国债,专项用于国家重大战略实施和重点领域安全能力建设的“两重”项目。超长期特别国债一般指期限在10年以上的国债,2024年有1万亿元发行完毕,期限分别为20年、30年、50年。其中,7000亿元分三批安排至“两重”建设, 3000亿元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