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猕猴桃是世界上具有很高经济产值的果树之一。我国猕猴桃种植面积和产量虽均居世界首位,但果实品质差、产量低、抗逆性差及嫁接亲和性不强等问题已成为猕猴桃生产的主要制约因素。嫁接是一项具有很高经济价值和研究价值的无性繁殖技术,已成为良种化生产的重要环节,被广泛应用于果树苗木扩繁、新品种选育、品种抗逆改良等方面,开展猕猴桃砧穗互作机制研究,对于砧穗组合的科学选择、实现猕猴桃优质高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
摘要:实时荧光定量PCR(RT-qPCR)技术可为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提供较为准确可靠的检测结果,但量化目的基因表达水平时需要使用内参基因来计算,因此,内参基因的选择合理与否会影响目的基因试验结果的准确性。理想的内参基因应该在所研究生物体内的大多数细胞中具有一致的较高丰度的转录表达,且表达水平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实际上这些内参基因可能受物种、品种、发育阶段、器官以及处理条件等因素的影响而表达水平发生显
摘要:安徽作为我国的主要茶叶生产区,拥有丰富的茶树资源,这些资源在农业领域具有重要地位。安徽的茶树资源展现出多样的生态类型、生长习性和产量品质特征,为茶树的遗传育种提供了物质基础。鉴于茶树资源的特性直接关系到茶叶的品质和茶农的经济收益,深入研究和挖掘这些资源的特性与潜力,对于提升茶叶品质、促进茶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有效保护和利用这些宝贵的种质资源,安徽省在资源的收集、保存以及研究方面投
摘要:为了系统地研究烟草烟碱相关合成、运输、调控基因在不同组织器官的表达情况,以K326苗期7~75 d和盛花期的组织器官样品为材料,采用荧光定量PCR的方法,通过对烟碱合成、运输、调控基因表达量的测定,探究烟碱相关基因的表达模式。表达模式分析结果表明,烟碱合成基因NtAO、NtQS、NtQPT1、NtQPT2、NtADC、NtMPO1、NtMPO2、NtSPDS、NtBBLa,烟碱转运基因NtJ
摘要:为研究青花菜自交不亲和反应过程中最适内参基因与自交不亲和相关基因的表达,以青花菜自交不亲和系BOP04-28-16开花期分别取不同器官、花的不同组织部位、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不同授粉时期柱头4个组合为试验材料,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及3个RT-qPCR分析软件GeNorm、NormFinder和BestKeeper检测了17个候选内参基因分别在4个组合中的表达水平。结果表明,在不同组织部
摘要:通过研究新型控释肥与有机物料配施对巢湖流域水稻生产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以实现巢湖流域水稻高产高效。于2022—2023年在安徽农业大学皖中综合实验站开展田间试验,设置普通肥料(普通磷酸二铵)和新型控释肥料(控失活化磷酸二铵)2种施肥方式,耦合秸秆不还田、秸秆还田、生物炭还田、有机肥还田4种还田方式,研究其对水稻生物量累积、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氮肥利用效率及土壤氮素有效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施
摘要:为探究甲哌复配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夏播短季栽培棉花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筛选出最佳配方以供长江流域棉区应用,以甲哌为基础,分别复配复硝酚钠、芸苔素内酯、萘乙酸钠和苯肽胺酸,按长江流域棉区夏播棉化控时间进行3次喷施,研究其对夏播短季栽培棉花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甲哌复配芸苔素内酯的控旺效果最强,复配苯肽胺酸对株高抑制作用最差,复配复硝酚钠能显著增加果枝台数和延缓生育后期叶片的脱落;复配处理均
摘要:为探究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不同品系藜麦(Chenopodium quinoa Willd)间根系形态和抗拉特性,对根系形态和抗拉能力进行对比,筛选出产量高且水土保持效果较好的藜麦品系,为内蒙古阴山北麓地区水土保持提供理论依据。选择阴山北麓地区WD9、G28、W7、WD12等4种品系藜麦作为研究对象,对挖掘出的根系进行处理和测量并分析其形态特征,用处理好的根系制作试验根,利用TY-8000拉力材
摘要:为探究控释肥联合不同农药对水稻产量和氮肥利用效率的影响,于2022年在湖南省长沙县开展试验,以佳优长晶和野香优莉丝为供试品种,设置控释肥与不同类型农药联合施用共4个处理:速效复合肥(CF)、控释肥(CRF)、控释肥+呋虫胺(CRFD)、控释肥+超敏蛋白复合酶(CRFH),并对各处理间产量、农艺性状、氮肥利用率及二化螟防治效果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1)与CF处理相比,CRFH和CRFD处理
摘要:为探究不同浓度褪黑素对抗旱性不同的2个小麦品种洛旱7号和Quarron生长发育和生理的影响,设置了6个处理,分别为蒸馏水组:0 μmol/L褪黑素处理(CK)、100 μmol/L褪黑素处理(W100)、300 μmol/L褪黑素处理(W300);10%PEG-6000模拟干旱胁迫组:0 μmol/L褪黑素处理(D0)、100 μmol/L褪黑素(D100)、300 μmol/L褪黑素(D3
摘要:探究有机肥配施微生物菌剂对土壤理化特性和烤烟产质量的影响,为红河基地单元植烟土壤改良、烤烟优质适产提供必要的理论依据。采用田间试验法,共设置4个处理:烟草专用复合肥(CK)、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B1)、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巨大芽孢杆菌(B2)、烟草专用复合肥+有机肥+哈茨木霉菌(B3),对比分析不同处理下的土壤理化特性、农艺性状、病虫害发生情况、经济性状、烤后烟叶外观质量和化学成分等
摘要:施用氮肥是油菜增产的重要措施,但目前对于毯苗移栽油菜全生育期的氮肥合理施用量尚不清楚。为确定毯苗移栽油菜的合理氮肥施用量,采用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设置全生育期氮肥施用量分别为0、60、120、180、240 kg/hm2,以探究不同氮肥用量对毯苗移栽油菜不同生育期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与转运的影响,并通过施氮后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确定氮肥合理施用量。研究结果表明,在0~180 kg/hm2范围内
摘要:为探究不同比例自来水污泥和食用菌菌渣配组研制的新型机插秧育苗基质对水稻生长的影响,筛选出最适宜水稻秧苗生长的育苗基质配方,以扬香玉200为试验品种,设置不同比例的3个处理:A(自来水污泥 ∶鹿茸菇渣 ∶杏鲍菇渣 ∶辅料=3 ∶3 ∶3 ∶1)、B(自来水污泥 ∶杏鲍菇渣 ∶双孢菇渣 ∶辅料=3 ∶3 ∶3 ∶1)、C(自来水污泥 ∶鹿茸菇渣 ∶杏鲍菇渣 ∶双孢菇渣 ∶辅料=2 ∶3 ∶2 ∶
摘要:烟草赤星病是烟草重要的叶斑病害,绿色合成纳米颗粒具有良好的抗菌活性,以及提高植物抗病性。因此,本研究探索绿色合成银纳米颗粒(AgNP)对链格孢菌(Alternaria alternata)侵染烟草的作用机制,为防治烟草赤星病提供参考。以烟草花朵提取液绿色合成AgNP、链格孢菌和易感烟草赤星病的NC82为试验材料,测定烟草花朵提取液绿色合成的AgNP处理后接种链格孢菌的烟叶光合色素含量、活性氧
摘要:针对河北省张家口坝上干旱半干旱地区马铃薯生产水肥利用效率逐年降低的问题,通过探究不同水肥用量添加调理剂对马铃薯产量、品质及水肥利用的影响,以期探索出张家口坝上地区高效施用水肥技术。试验参考传统种植方式下马铃薯水肥用量,将水肥施用量设置对照(W100F100),其次在添加土壤调理剂(P)条件下设置2因素试验。其中灌水量设置3个水平(2 000 m3/hm2,W100;1 700 m3/hm2,
摘要:氮素是水稻需求量最大的营养元素,其中氮肥用量的影响尤为突出。探讨施氮量对优质食味稻产量、品质方面的调控作用,探求与其相配套的优质、稳产、高效施氮技术,对优良食味水稻品种的调优栽培具有重要意义。以辽宁省农业科学院盐碱地所选育的盐粳系列水稻新品种盐粳313、盐粳337为试验材料。设置 F0(0 kg/hm2)、F1(180 kg/hm2)、F2(210 kg/hm2)、F3(240 kg/hm2
摘要:为了明确国外引进花生资源的遗传多样性,提高引进花生的利用效率,对来源于9个国家的11份花生资源进行了连续2年表型鉴定和基于SNP标记的基因型检测。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具有较丰富的表型变异,各性状的变异系数范围为4%~34%,其中,11个性状的变异系数超过10%,主茎高、总分枝数、荚果长、百果重、百仁重、百果仁重6个性状的变异系数均大于20%。相关分析表明,14个性状间存在复杂的相关关系,其中主
摘要:淮豆13是一个高产广适多抗夏大豆品种,但百粒重偏低,为改良其百粒重性状,利用EMS(甲基磺酸乙酯)处理4 kg淮豆13种子,并进行连续4个世代的表型考察及筛选,同时对其中1个质量性状变异突变体进行了遗传解析。结果表明,经过M2和M3 2个世代筛选,获得了332个稳定遗传的突变体株系,涵盖茎秆、花、种子等多种类型的突变;筛选得到多个粒重增加或减少的材料,其中包括3个百粒重达28 g左右的突变体
摘要:为了明确外源亚精胺对盐胁迫下油菜生长及生理特性的影响,以盐敏感型品种(中双11)和耐盐型品种(华油杂158R)为材料,设置4个处理[0 mmol/L 氯化钠溶液+0 mmol/L亚精胺(CK)为空白对照,单独喷施0.25 mmol/L亚精胺(S),单独施用120 mmol/L 氯化钠溶液(N),喷施120 mmol/L氯化钠溶液+0.25 mmol/L亚精胺(N+S)],研究叶喷亚精胺对盐胁
摘要:为创制优异种质,探究大麦主要农艺性状间的相互关系,对58份大麦品种(系)的7个主要农艺性状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和性状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大麦品种(系)间存在较为丰富的遗传变异,不孕粒数变异系数最大,为76.89%,其次是穗粒数,变异系数为42.02%;多样性指数变化幅度为1.22~2.09,株高的多样性指数最高,为2.09,其次是有效穗数,为2.02。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穗粒数与产量极
摘要:以水稻(R)、子莲(L)、茭白(Z)3种作物单作为对照,研究稻虾连作(RC)、莲虾共作(LC)、茭虾共作(ZC)对田间土壤理化性质、作物产量和经济效益的影响,以期为稻虾连作、莲虾共作、茭虾共作模式的优化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1)与水稻单作相比,RC处理可以在水稻分蘖期和孕穗期显著提高土壤中碱解氮、速效磷含量。与子莲单作相比,LC处理可以增加土壤中全钾养分的含量,显著提高土壤中速效钾的含量
摘要:谷粒性状是决定水稻产量和米质的重要性状。为阐明水稻谷粒性状的遗传规律及创制长粒高产型水稻育种材料提供遗传信息,分别以复粒稻、老挝常规稻为母本,太空小农占2号、美香占2号和R3189为父本配制了复粒稻/太空小农占2号(C1)、复粒稻/美香占2号(C2)、复粒稻/R3189(C3)和老挝常规稻/美香占2号(C4)4个不同类型的杂交组合,调查4个组合P1、P2、F1和F2群体粒长、粒宽、长宽比和千
摘要:利用稻田田埂等非农生境合理布局进行生态防控是稻田虫害防治的可持续方式和有效策略之一,为明确以蜜源植物波斯菊为主要功能植物构建稻田生态田埂对水稻害虫的生态防控效应及可能机制,设置生态田埂和常规对照2个处理,采用扫网法结合拍打震落法调查研究大田试验条件下蜜源植物波斯菊花带构建对稻田稻纵卷叶螟、大螟、稻飞虱、稻叶蝉等害虫发生及蜘蛛类捕食性天敌数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蜜源植物波斯菊花带显著降低稻纵卷叶
摘要:为防除旱直播水稻田杂草稻,探究咪唑乙烟酸能否在耐咪唑啉酮类除草剂水稻田中防除杂草稻等稻田常见杂草的问题。采用整株生物测定法测定咪唑乙烟酸对杂草稻等稻田杂草的毒力以及对不同叶龄的耐咪唑啉酮水稻金粳818的安全性。结果表明,咪唑乙烟酸茎叶处理抑制稻田杂草鲜质量90%的有效成分量(GR90)在32.84~311.60 g a.i./hm2 范围内,对3个杂草稻种群GR90在210.90 g a.i
摘要:为探究安徽沿江地区杨树中龄林阶段需肥特征,以4年生的杨树林为研究对象,采用L16(43)正交设计开展配方施肥试验,选取氮、磷、钾3种肥料,各设4个水平,共16个处理,连续5年对试验林的生长量、材种结构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表明,合理的配方施肥能有效促进杨树生长,处理14的胸径、树高和单株材积年均增长量都最高,分别比对照高出25.91%、8.60%、27.43%,且与对照有显著差异。杨树中龄林阶
摘要:以爱吉3041为试验材料,采用2年(2022、2023年)田间试验,设置不施化肥(CK)、化肥常规施用量(CF1)、化肥减量30%(CF2)及化肥减量30%条件下分别施入1 800、2 400、3 000、3 600 kg/hm2蚯蚓粪(分别标为ME1、ME2、ME3、ME4)7个处理,研究化肥减施下蚯蚓粪对连作番茄产量、养分利用及经济效益的影响,为化肥减施与番茄的可持续生产提供理论依据。结
摘要:探讨不同植茶年限冰岛老寨茶园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与茶叶品质的关系,为冰岛老寨茶园的土壤管理提供参考。采集不同植茶年限(0、10、40、80、100年)的0~20 cm土层土壤,分析4种土壤酶活性、茶叶品质随植茶年限的演变特征,并对4个不同植茶年限的土壤养分、土壤酶活性和茶叶品质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茶园土壤酶活性受植茶年限影响显著,随着植茶年限的延长,过氧化氢酶活性先增后减,脲酶、蔗糖酶
摘要:采用划区试验,设置平菇菌渣水平(0、50%、100%,记为P0、P50、P100)与化肥水平(0、50%、75%、100%,记为C0、C50、C75、C100)配施试验,共设7个处理,探索平菇菌渣与化肥配施对番茄产量、土壤团聚体结构及腐殖质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长期平菇菌渣配施化肥可明显影响番茄光合有效辐射截获率、群体绝对生长率、土壤团聚体结构及腐殖质组分。与单一化肥处理(C100P0)相比
摘要:萝卜缨子是一种新近受到青睐的蔬菜,为科学制定其施肥策略,通过田间小区试验研究了不同硼肥用量(按硼砂计,0、7.5、15.0、22.5、30.0 kg/hm2)对其产量、品质和养分吸收利用的影响。结果表明,萝卜缨子产量、效益和产投比均以施硼量(以硼砂计)15.0 kg/hm2处理最高、施硼量7.5 kg/hm2处理次之,前者比不施硼肥分别提高14.3%、22.7%和22.6%,后者与不施硼肥基
摘要:为探究不同产地和品种桃果实在风味和品质方面的差异,以期为生产具有独特风味和品质的桃果实提供参考。试验选取了江苏、山东、河北和陕西4个产区的4个不同品种桃果实作为研究对象,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和顶空固相微萃取-气相色谱质谱联用(HS-SPME-MS)技术,对桃果实中的可溶性糖、有机酸含量和挥发性芳香化合物组成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并对比分析了不同产区果实的品质特征。结果表明,霞脆在山东产
摘要:为摸清离子风对烟叶烘烤过程中干燥特性的影响,寻求高压电场在密集烤房内联合热风循环烘烤烟叶的模型,提升烟叶干燥效率,达到节能降本和提升烘烤效益的目的,以云烟87中、上部叶为对象,利用热风与高压电场干燥技术相结合,分析烘烤过程中烟叶干燥特性,计算有效水分扩散系数,采用7种干燥模型进行拟合,并对烘烤效益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1) 离子风加持下烘烤能耗显著降低,烟叶产量与产值得到提高,经济效益提
摘要:畜禽养殖和水稻种植是温室气体甲烷(CH4)的重要排放源。甲烷氧化菌是大气CH4的重要汇,从垃圾填埋场覆土中分离出1株甲烷氧化菌JW535,经生理生化、16S rRNA及平均核苷酸一致性分析,鉴定其为皮特不动杆菌(Acinetobacter pittii)。批式培养试验表明,与对照菌株Methylosinus trichosporium OB3b相比,培养120 h后,JW535的D600 n
摘要:为探究化肥减量配施有机肥对芒果根际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影响,开展田间定位试验,设CK(仅施用化肥)和T1(化肥减量10%+有机肥6.0 t/hm2)、T2(化肥减量20%+有机肥9.0 t/hm2)、T3(有机肥、无机肥等量复混)、T4(有机肥、无机肥减量10%复混)、T5(有机肥、无机肥减量20%复混)5个处理。利用 NovaSeq测序平台,分析土壤细菌、真菌群落结构和组成的变化
摘要:为探明青菜生产有机堆肥的最佳替代种类,减少化肥用量,改善土壤培肥能力,通过田间试验,探究施用不同种类的有机堆肥在化肥减量50%下的替代效果。结果表明,相较于不施肥处理,化肥减量50%配施羊粪堆肥处理下青菜增产6.20%,可溶性总糖含量上升8.86%,硝酸盐含量下降14.72%,在保证产量的前提下改善了青菜营养品质;厨余堆肥处理下,青菜发芽指数降低至59.54%,减产21.87%,营养品质有所
摘要:为研究土壤熏蒸剂棉隆和微生物菌剂(哈茨木霉厚垣孢子)联用对草莓连作土壤真菌多样性的影响,采集棉隆熏蒸消毒前(M0)、棉隆熏蒸消毒后(M1)、结果初期棉隆消毒后未添加微生物菌剂(H0)、添加微生物菌剂(H1)的草莓连作根际土壤样本,利用Illumina Hiseq高通量测序平台检测土壤真菌多样性。结果表明,经棉隆消毒处理后,土壤真菌群落的丰富度和多样性均降低;在棉隆消毒后添加微生物菌剂,可提高
摘要:基于甘蔗/花生间作、花生单作和甘蔗单作3个种植体系,通过测定土壤碳(β-1,4-葡萄糖苷酶,BG)、氮(氨基葡糖糖苷酶,NAG;亮氨酸氨基肽酶,LAP)和磷(酸性磷酸酶,AP)相关酶活性、土壤理化性质和微生物量,并用碳、氮和磷相关酶活性化学计量比表征微生物养分限制程度的方法,分析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磷的限制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除甘蔗单作外,其他单作、间作ln(NAG+LAP)/lnAP和ln
摘要:目前江苏省乡村康养产业实践先行,因发展区域不同,产业融合不同,基础类型不同,造成经营成效存在差异,且缺乏评价标准。运用层次分析法构建一个包含3个项目层、8个要素层、32个因子层的乡村康养项目质量评价体系。基于此评价体系,对22个江苏省乡村康养项目进行实证调研,并结合权重进行综合评价及分级。结果表明,得分较高的乡村康养项目具有康养资源独特、提供康养商品;区位优势突出,毗邻生态景区;康养活动丰富
摘要: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是带动农村经济发展,激活乡村振兴内生动力的重要引擎。随着金融支持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关工作的不断推进,各类金融创新服务模式不断涌现,但由于受到法律制度不完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相对薄弱等问题的制约,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仍然面临发展资金不足的问题。因此,“党建+金融”助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创新模式应运而生。以江苏省兴化农村商业银行(简称“兴化农商行”)为例,具体阐述“党建+金融”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