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作为数字智能与物理环境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结果,具身智能实现了从传统的云端计算模式向实体具身自主系统的范式转变,成为塑造数字经济新形态的关键驱动力,并引领了全球科技竞争的新趋势。具身智能经济通过技术创新和商业模式革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智能化转型和融合发展,形成了一个集创新驱动性、物理依赖性、跨界融合性和系统生态性于一体的新型综合性经济体系。具身智能经济的发展遵循“科技—产业一生态”的逻辑,带来了显著的规模效应、活化效应、“头雁”效应和“飞轮”效应,促进了技术单元的更新换代和产业网络的建构,催生出一系列新兴经济形态。具身智能的应用场景包括工业机器人、自动驾驶和人形机器人等,这预示着具身智能经济在未来有可能成为促进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促进实体经济与数字经济深度融合的核心力量。然而,当前具身智能经济面临着技术成熟度与成本挑战、产业落地与应用梗阻、基础设施支撑不足和系统性安全风险等问题。为促进具身智能经济的健康发展,中国需在核心技术攻关、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协同和创新生态构建等方面协同推进,形成发展合力。
摘要:“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弘扬企业家精神”需要优化出资人与企业家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以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和推动高质量发展。本文研究认为,企业剩余权力配置是为了应对源于所有权与控制权分离产生的代理问题,从而提高公司治理效率,其依次经历了资合情境下股东主导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人合情境下经理人参与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和人资兼合情境下经理人与股东协同的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三个发展阶段。在中国治理情境下优化企业剩余权力配置,可围绕拓展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主体、优化企业剩余权力配置依据和提高企业剩余权力配置效率等展开,以期拓展企业剩余权力配置研究的理论边界,同时为完善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和弘扬企业家精神提供理论支持。
摘要:家庭股市参与已成为增加居民收入和促进资本市场发展的关键因素。基于中国家庭股市有限参与这一现实问题,本文分析了社会信任对家庭股市参与的影响机理,并利用2011年中国家庭金融调查(CHFS)数据进行实证检验。研究发现,社会信任能显著提高家庭股市参与率,该结论在经过内生性检验和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仍然成立。此外,社会信任对家庭股市参与的影响存在显著的财富门槛效应。异质性分析表明,社会信任对城镇家庭、受教育程度较高家庭及东部地区家庭股市参与的促进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表明,社会信任通过信息获取、关系网络和社会互动提高家庭股市参与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解决中国家庭股市有限参与问题提供了理论依据。
摘要:股价同步性影响了资本市场价格信号的资源配置功能,而国有股东参股是否能够降低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值得关注。本文以2007—2023年我国沪深A股制造业民营上市公司为样本,考察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的影响。研究发现:国有股东参股能够显著降低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从参股情况看,与单一国有股东相比,多个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的降低效果更明显,国有股东向民营企业委派高管能够强化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的降低效果;从企业特征看,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的降低效果在年报信息可读性较高、内部控制质量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从外部监督环境看,国有股东参股对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的降低效果在分析师关注度较高、网络媒体关注度较高的企业中更明显。机制分析结果表明,国有股东参股通过长期投资导向机制和市场关注机制降低民营企业股价同步性。本文的研究结论丰富了国有资本参股经济后果和股价同步性影响因素的研究,同时为民营企业利用国有资本发挥资本市场价值发现功能提供了理论与经验依据。
摘要:本文基于数字化转型背景,从情景特征、矛盾解析与调整趋势三个方面分析组织逻辑的多重特征与演化发展过程。首先,本文从作为纵向层级特征的组织结构、作为横向协调特征的组织流程和作为纵横交叉的组织设计三个维度,解释了“组织”这一基本管理学概念所蕴含的多维理论逻辑及其数字化情景特征。其次,本文从多维度解析了组织逻辑的多重矛盾,具体体现为结构的垂直化与扁平化、流程的持续性与变革性及“结构”与“人”的背离。最后,本文分析了组织与创新职能、营销职能、社会责任职能融合的调整趋势,并阐明了数字化转型背景下组织更为注重自主创新、资源共享和实现社会价值。本文对数字技术革新进程中组织形式的创建与运行机制的完善具有理论指导意义。
摘要:思想领导力营销策略在B2B市场中逐渐成为塑造品牌优势的重要手段。本文以110家B2B企业为研究对象,实证检验了思想领导力营销强度对客户品牌意识的影响,以及企业信息发布活跃度、客户社交媒体参与度和说服性信息对两者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显示,思想领导力营销强度对客户品牌意识有正向影响,企业信息发布活跃度和客户社交媒体参与度在思想领导力营销强度与客户品牌意识的关系中发挥正向调节效应,说服性信息在思想领导力营销强度与客户品牌意识的关系中发挥负向调节效应。本文丰富了思想领导力营销的研究文献,为企业实行思想领导力营销提供了经验证据。
摘要:中国在嵌入全球价值链分工体系的同时,也面临出口“大而不强”的现实困境,亟须通过嵌入“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驱动中国向贸易强国转型。本文利用2000—2013年中国制造业企业数据,运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了“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上游嵌入和“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下游嵌入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上游嵌入能够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下游嵌入能够降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异质性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上游嵌入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提升作用发生在内资企业、资本密集型企业、高劳动生产率企业和低融资约束企业中,“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下游嵌入对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的降低作用发生在资本密集型企业和高劳动生产率企业中。机制检验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上游嵌入通过缩小中间品进口规模和减少中间品进口种类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下游嵌入通过扩大中间品进口规模和增加中间品进口种类降低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上游嵌入提高了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从初创期进入成熟期的概率,降低了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从成熟期进入衰退期的概率。本文的研究结论为中国在“一带一路”区域价值链嵌入过程中提升企业出口技术复杂度、实现产业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政策参考。
摘要:本文基于1998—2020年54个经济体的面板数据,采用双向固定效应模型实证检验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及作用机制。研究结果显示:在嵌入全球价值链的过程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在高技术产品需求高、地缘政治风险低、货币自由度高的经济体及发达经济体中,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影响更显著,但对发展中经济体而言,在南南合作框架下,内需引致增加值同样对出口本币计价有正向影响;内需引致增加值通过提高出口产品差异化程度和增强全球价值链韧性对出口本币计价产生正向影响;制度环境能够强化内需引致增加值对出口本币计价的正向影响。本文的研究不仅丰富了贸易计价货币选择方面的研究,也为研究全球价值链嵌入特征的经济效应提供了新视角。
摘要:跨国投资作为高水平对外开放的重要载体,在全球价值链重构和中国经济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2010—2023年中国285个地级及以上城市的面板数据,采用动态空间杜宾模型考察了跨国投资对城市绿色生产效率的影响、作用机制及协同效应。研究发现,跨国投资能够提高本地及邻近城市绿色生产效率,其中对外直接投资对本地及邻近城市绿色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均弱于外商直接投资。异质性分析发现,跨国投资对城市绿色生产效率的提高作用存在城市量级差异,对经济规模和人口规模更大城市的绿色生产效率提高作用更明显。机制分析发现,跨国投资通过产业集聚和人才积累提高城市绿色生产效率,并产生空间溢出效应。进一步分析发现,跨国投资对城市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既表现为同期与跨期联动的交互协同效应,又表现为跨国投资在大城市群之间双向与单向差异的区位协同效应。因此,政府要坚持“引进来”“走出去”并重,利用跨国投资提高城市绿色生产效率的空间溢出效应、促进产业集聚和人才积累作用的优势,发挥外商直接投资与对外直接投资的协同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