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以某重型柴油机硅油减振器为研究对象,将硅油劣化作为损伤参量,建立了硅油减振器线性累积损伤模型。基于发动机台架混合循环和负荷循环耐久试验结果,对减振器寿命模型进行标定。结合实测道路载荷谱,实现了减振器在实际使用场景下的使用寿命预测。结果表明,在牵引车工况下,基于混合循环和负荷循环试验预测的M60减振器寿命分别为1.425×106 km和2.896×106 km,均满足发动机寿命里程要求。
摘要: 为分析夹层结构制造过程中粘结剂层对表面质量的影响,以聚甲基丙烯酸甲脂(PMMA)为主要研究对象,在有限元分析软件ABAQUS中进行建模分析,通过加热和加压2个过程研究在夹层结构的热压制造过程中粘结剂对表面质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仅考虑加热过程时,由于粘结剂的粘弹性,随着温度的升高,PMMA变软,导致表面波纹度增大;当仅考虑加压过程时,粘弹性对表面波纹度几乎无影响;当热压耦合时,表面波纹度比
摘要: 为探究基于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在商用车轻量化领域的应用价值,将商用车后处理器支架作为试验对象,通过拓扑计算、几何重构、打印仿真分析等优化流程,提出了2种材料的优化方案设计,利用选区激光熔化(SLM)工艺完成实物增材制造。最终,2种方案均通过了8 000 km强化路台架试验验证,结果表明,基于增材制造的拓扑优化设计方法满足设计及性能要求。 关键词:拓扑优化 增材制造 轻量化 商用车
摘要:为获得性能优异的一体压铸用免热处理铝合金,通过调整合金中各元素的质量分数,设计出3种不同成分比例的Al-Si系免热处理铝合金,采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金相显微镜、扫描电镜、拉伸试验机和电磁共振式疲劳试验机对3种合金的熔化温度区间、组织相构成、断口形貌、拉伸与疲劳性能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合金的熔化温度区间为55 ℃,抗拉强度、屈服强度、断后伸长率分别为303 MPa、153 MPa、
摘要: 以油泵法兰密封结构为研究对象,在有限元力学分析得到密封面接触压力分布的基础上,进一步建立粗糙峰接触模型和平行平板泄漏模型计算密封面的泄漏率。同时通过橡胶加速老化试验建立橡胶性能的时温等效模型,从而预测橡胶的密封寿命,最后通过密封泄漏率台架试验进行验证,试验结果与预测结果基本一致。 关键词:橡胶密封 泄漏率 加速老化 寿命预测 中图分类号:TB42 文献标志码:B DOI: 10
摘要: 为快速选择汽车在不同工况下的最佳润滑脂,以测得样品的磨痕直径为评价指标,使用四球机模拟汽车正常行驶、重负荷、爬坡和高速4种实际工况,并结合滴点、蒸发损失和氧化安定性,对4种长寿命复合锂基润滑脂的性能进行研究,总结出不同工况下的最佳润滑脂。 关键词:长寿命 实际工况 润滑脂 磨痕直径 中图分类号:U473.6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9710/J.cnki.1003
摘要: 通过冷速试验研究了6种不同添加剂类型及含量冷却液的冷却性能。结果表明:非离子型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最好,其次是混合型冷却液,离子型冷却液的冷却性能最差;添加剂的含量越低,冷却液的冷却性能越好;含质量分数0.11%的非离子型添加剂的冷却液A的冷却性能最优,其探头温度达到200 ℃时所对应的时间最短,为6.1 s,且其最大冷速最大,为60 ℃/s。 关键词:沸腾传热 冷却液 冷却性能 冷速试验
摘要: 当前,6016铝合金汽车板因其优异的性能备受关注。探讨了6016铝合金汽车板的全流程生产技术,包括化学成分、熔铸、轧制、热处理、化学处理与静电涂油,阐述了各生产工序的基本原理、技术现状与研究进展。最后,从化学成分设计、熔铸新技术、短流程轧制技术、热处理技术、化学处理技术与关键设备国产化等多个方面,对6016铝合金汽车板生产技术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关键词:铝合金汽车板 化学成分 轧制 热
摘要: 为探究微孔发泡吹塑工艺在汽车风道中的应用,通过调整生产工艺中的吹气压力和温度获得合格的样件并对其进行材料性能和制品性能验证,结果表明:相比于未发泡风道,发泡倍率为10%的风道样件拉伸性能和弯曲性能大幅度下降,性能衰减达到40%以上;在10%~30%发泡倍率区间,随着发泡倍率的增大,风道材料的拉伸和弯曲性能逐渐下降,但相比于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下降趋势更为缓慢;发泡倍率为30%的风道样件能满足
摘要: 分析和归纳了我国自然环境、工业大气环境和道路工况对汽车金属材料的腐蚀发生和腐蚀加速的影响,结果表明,温度、相对湿度、土壤酸碱性、滨海地区盐雾、道路融雪盐和工业大气污染物是诱发和加速汽车车身和零部件腐蚀的关键影响因素。因此,在汽车开发中,应基于这些关键影响因素,进行合理的防腐设计,并制定相匹配的腐蚀验证方法,提升汽车防腐蚀性能与实际腐蚀寿命的匹配性,从而减少防腐质量问题和成本浪费。 关键词
摘要:针对以钢制、铝镁合金、复合材料为主要材料的仪表板横梁,从轻量化、精度、成本3个方面分析仪表板横梁的使用场景和应用趋势,对比不同形式仪表板横梁的技术缺陷和工艺限制。研究认为,随着复合材料横梁的普遍使用,钢制横梁的成本优势和铝镁合金横梁的轻量化优势将不再显著,复合材料横梁将成为趋势。 关键词:仪表板横梁 精度 轻量化 中图分类号:U463.85+6 文献标志码:B DOI: 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