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为强化供应链金融业务规范,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范潜在金融风险,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国家金融监管总局、最高人民法院、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部门印发《关于规范供应链金融业务引导供应链信息服务机构更好服务中小企业融资有关事宜的通知》。该通知强调发展供应链金融应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深刻把握金融工作的政治性、人民性,以服务实体经济、服务社会民生、服务国家战略为出发点。 供应链
"DEVELOPMENT OF SMALL AND MEDIUM SIZED BANKS IN ANNUAL REPORTS" 编者按:从年报数据来看,2024年,面对外部压力加大、内部困难增多的复杂经济形势,中小银行坚持稳中求进,坚守主责主业,服务区域经济发展,持续推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根据自身情况,走出了差异化发展道路。 上市城商行规模稳定
2024年,中国经济正处于关键转型期,银行业在承压的同时也展现出较强的韧性,整体表现较为稳健。截至2025年4月底,29家A股/H股上市城市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城商行”)均发布了2024年度报告。面对外部环境变化和内部经济结构调整的双重压力,中国城商行在保证业务增长的同时,不断改善资产质量,强化合规经营理念,持续推动做好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在区域经济生态
2024年,上市农村商业银行(以下简称“上市农商行”)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及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聚焦“五篇大文章”精准发力,坚守服务当地、支农支小的“主责主业”,锚定农村金融服务的薄弱环节,持续巩固农村金融主力军地位。 截至2024年末,全国共有4295家银行业金融机构法人,农信机构有2044家,占比为 47.59% ,其中,农村商业银行1563家,农村合作银行23家,农
2024年是民营银行成立十周年。十年来,民营银行立足普惠金融战略定位,依托差异化、特色化的发展模式,与传统商业互补发展、错位竞争,成为推动经济与金融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力量。2024年,民营银行经营发展仍延续明显的“二八效应”,以微众银行和网商银行为代表的头部机构的规模与效益具有明显的“断层优势”,而队伍中的“腰部”和“尾部”机构则面临资产质量承压、盈利能力下降、资本补充与监管压力加剧的局面。民营银行
2023—2024年,我国金融领域出现了居民提前偿还按揭贷款现象(以下简称“提前还贷”)。根据人民银行的数据,2023年和2024年我国居民按揭贷款余额分别为38.17万亿元和37.68万亿元,同比增速分别为-1.6% 和 -1.3% 。同期我国新建住房销售额分别为11.6万亿元和9.7万亿元,两年累计销售额为21万亿元,正常情况下按揭贷款应该增加10万亿元以上,扣除正常的还本付息,按揭贷款余
Seize New Opportunity of"Dual Carbon' Target and Do Well in Green Finance 党委书记、董事长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党中央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我国对国际社会的庄严承诺,也是高质量发展的必然选择。将绿色金融作为重大战略,紧跟国家和首都政策引领,积极探索绿色金融发展道路。 面发挥重要作用:一是推广绿色信用。点“绿”成金,基
Assisting Development of Private Economy Vand Writing A New Chapter in Financial Services 党委书记、行长 吴克照 民营经济作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生力军和实现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基础,已成为我国经济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中坚力量。习近平总书记在2025年2月17日召开的民营企业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强调,新时代新征
2025年4月2日,特朗普政府宣布了针对全球的“对等关税”政策,引发各国政府强烈回应,以及全球金融市场剧烈震荡。“对等关税”政策公布后三天,全球股市蒸发超过9.5万亿美元市值,全球债市、外汇和大宗商品市场的动荡均明显加剧。美国股债汇出现了三者齐跌的罕见现象,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创下自 ∗9⋅11∗ 事件以来的最大单周涨幅。 关税冲击持续震荡全球,各方博弈不断升级。面对特朗普政府提出的高关税
通过2025年5月的日内瓦会谈,中美之间新一轮经贸战暂告一段落。美国新一届特朗普政府向全球发起的单边经贸霸凌行径,并没有超出特朗普《交易的艺术》一书所透露的个人风格:先是无端发难,然后漫天要价,接着极限施压,造成恐慌和混乱,逼使对手急于寻求妥协。可这些招数以国家行为表现出来,则是霸凌讹诈和反复无常,严重透支其国家信用,日益变成全球经济和国际关系的最大阴影。面对这种局面,中国的表现则客观理性、坚定耐
党的十八大以来,加快资源枯竭型城市的转型发展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要问题,如何构建系统性、可行性的支持路径和政策体系则是破解这一难题的关键所在。金融政策作为具有同时推动地区和产业转型的重要工具,在助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方面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金融政策助力资源枯竭型城市转型发展的重要意义 资源型城市是指以本地区矿产、森林等自然资源开采、加工为主导产业的城市,而资源枯竭型城市指的是城市自然资源
中国银行业已进入低利率、低息差、低增长时代。2024年,银行业在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中深耕拓业,加大服务实体经济力度,稳妥防范化解金融风险,保持整体运行稳健,并通过动态平衡规模、定价、风险与资本,实现量质齐升,呈现重点领域信贷增长、非息收入占比提升、负债成本下降、风险口收敛的发展态势。 2024年银行业经营情况分析 2024年,银行业提高资产负债管理的主动性、科学性、前瞻性,积极探索低息差环境
2023年10月召开的中央金融工作会议指出,要“盘活被低效占用的金融资源,提高资金使用效率”。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统筹好做优增量和盘活存量的关系,全面提高资源配置效率”。中国人民银行和金融监管总局也多次强调,要盘活存量信贷资源,加大对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的金融服务力度。为促进以上决策部署更好地在商业银行贯彻执行、落地见效,笔者结合工作实践,构建信贷流量管理模型,在诸如不
近年来,我国通过金融、法律等多种手段,致力于发展绿色生态行业和绿色经济,为“碳中和”目标的实现奠定了一定基础。其中碳市场是助推国家“双碳”目标实现的重要机制,发展以碳排放权质押为代表的碳金融创新工具,是加快健全碳市场的关键举措。随着碳市场蓬勃发展,商业银行以碳排放权为质押物的贷款业务逐渐增多,风险可控条件下达到期望收益最大化的目标成为商业银行碳排放权质押贷款业务的关键控制点。 商业银行碳排放权质
全球化和贸易的繁荣推动全球经济实现增长,改变许多新兴国家的落后局面,实现经济跃升和生活水平的改善,同时也为发达国家提供大量商品,这种国际分工正是基于比较优势而实现的全球产业链互补。新兴国家出口贸易全球份额稳步提升,但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仍处于中低端地位,同时面临贸易保护主义、产业链重构及地缘政治局势动荡等诸多现实困境。特朗普1.0掀起“贸易战”,引发“逆全球化”思潮和保护主义抬头,世界各国和地
非洲有着庞大的人口和市场、丰富的自然资源、脆弱与韧性并存的经济格局、不断壮大的中产阶层,以及蓬勃发展的家庭消费,保险保障需求缺口巨大。中非友好,源远流长,“一带一路”国际合作、政治互信不断加强,中非经贸和金融合作不断迈向新高度,越来越多的优秀企业“出海”非洲。总体而言,非洲保险市场发展滞后且不平衡,开发难度和竞争激烈程度低于发达地区,为中资保险机构紧跟中国企业“走出去”步伐,开辟海外市场提供了契机
近年来,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迅猛。截至2025年4月,公募基金管理人共计有163家①,其中148家为基金公司,占比为 91% ,公募基金资产净值总计达32.7万亿元,公募基金产品数量达到12630只。但当前中国公募基金行业发展仍然面临一些问题和挑战,从产品结构来看,中国公募基金产品中权益类基金占比较低且产品呈现同质化;从投资者结构来看,中国公募基金个人投资者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个人投资者基金持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24年度全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为48.79万亿元,同比增长 3.5% ;全国居民人均消费支出为28227元,其中城市居民人均消费支出34557元,农村居民人均消费支出19280元,扣除价格因素同比增长分别为 5.1% 、 4.5% 和 5.8% ,占可支配收入的比例分别为 68.32% 、 63.77% 和 83.39% 。“量入为出”的传统消费理念,使支付能力成
绿色转型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作为推动这一转型的关键金融力量,正受到广泛关注。绿色金融主要聚焦于支持环境友好型、可持续发展的“纯绿”或接近“纯绿”的产业,而转型金融则重点关注棕色产业和碳密集型产业,致力于破解传统高能耗、高排放行业绿色转型过程中的融资难题,二者相互补充,共同构成了推动经济社会绿色转型的金融支撑体系。 时期,坚持绿色金融与转型金融
近年来,受我国经济发展、医疗水平提高及生育意愿降低等多种因素影响,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不断上升。过去几十年,我国人口平均预期寿命不断延长,同时生育率持续走低,使得老年人口规模不断扩大,老龄化进程加快,人口老龄化发展趋势明显。截至2024年,我国60岁及以上人口已达3.1亿,占总人口的22% ;65岁及以上人口为2.2亿,占比 15.6% ,标志着我国已进入中度老龄化阶段。未来10年内,60岁及以
以大模型为代表的人工智能技术掀起的新一代智能化浪潮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深入千行百业,催生了新产业、新业态和新模式。大模型凭借其强大的语义理解、知识推理与内容生成能力,为银行业服务提升、业务创新、风险管控提供了全新路径,但其应用过程中的数据隐私、算法偏见、可解释性等难题对商业银行稳健运营构成挑战。本研究旨在为商业银行利用大模型推进数字化转型进程中,平衡创新发展与风险管控提供参考,助力银行在技术变革浪
当前,全球金融业的数字化浪潮风起云涌,区域性商业银行面临着战略转型的关键抉择。在国家数字经济战略驱动下,金融业正形成以数字技术为引擎的新型发展范式,这一变革既孕育着价值重构的机遇,更暗含着不进则退的生存挑战。 面对国有大行数字化渗透带来的市场挤压效应,叠加传统经营模式陷入效能瓶颈,区域性银行的生存空间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压缩。在此背景下,长沙银行以数字化转型先行者的姿态,通过战略升维、生态重构与技术
宏观经济 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 5月7日,国家外汇管理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我国外汇储备规模为32817亿美元,较3月末上升410亿美元,升幅为1. 27% 。 14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0. 1% 5月10日,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显示,4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下降 0.1% 。1一4月平均,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比上年同期下降 0.1% 。4月份,全国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