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关乎国家民族之本,文艺点亮文明文脉之灯。中国共产党是具有高度文化自觉的党。党的百年奋斗凝结着我国文化奋进的历史。我们党孕育诞生于新文化运动的历史洪流之中,从成立之日起,就把建设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中华民族新文化作为自己的使命,积极推动文化建设和文艺繁荣发展。1942年5月23日,正值抗日战争硝烟弥漫、拯救民族危亡迫在眉睫,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发表了彪炳史册的《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系统总结“五
中央宣传部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部长 胡和平: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新时代文化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构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形成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铸就中华文化新辉煌提供了根本遵循。新时代新征程上,我们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准确把握网络视听发展的趋势与规律,以改革创新精神谋划推动网络视听高质量
2023年10月,在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上,党中央正式提出并系统阐述了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文化篇,习近平文化思想既有文化理论观点上的创新和突破,又有文化工作布局上的部署要求,为做好新时代新征程宣传思想文化工作、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提供了强大思想武器和科学行动指南。习近平文化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文化理论中国化时代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百年来党的文化理论创新的又一次重大
摘要:历史题材纪录片身兼记录与阐释中国历史文化与中华美学精神的基础使命,凭借记录之真、形式之新与文化之根三者的融会贯通,成为文化类节目中极具辨识度的表达。在文化传承发展过程中,“新国风”历史题材纪录片兼具中华美学精神和当代审美特质,通过影像叙事实现对历史文化的现代转译,为文化传承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与动能。 关键词:文化传承 纪录片 历史题材 新国风 近年来,《中国》《我在故宫修文物》《“字”从遇
摘要:全面抗战初期,《解放日报》“文艺”副刊取得了很大影响,但也存在着指导思想较为混乱、内容过于单调、作品篇幅过长、缺乏生动活泼的政治气氛等问题。随着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的召开,该副刊有了正确导向,内容更加综合、体裁更加多样,文艺下乡运动在副刊上大放光彩。本文立足于对延安文艺座谈会前后《解放日报》“文艺”副刊的变化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今主流媒体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经验与启示。 关键词:延安文艺
摘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是中国共产党大众文艺思想的标志性著作,深刻影响着大众文艺的传播实践,在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进程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讲话》中论述的大众文艺传播目的的“革命化”、路径的“民族化”、机制的“大众化”、特性的“现代化”等思想,为党在新时代的文艺事业发展提供了经验启示。 关键词:延安文艺座谈会 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中国化 大众文艺 大众文艺是中国共产党领导文艺工作的
摘要: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之后,《解放日报》根据延安文艺座谈会的精神实质,从文艺创作的立场、创作导向和创作方式三个层面,开始以“大众化”为导向的文化建构。在具体实践过程中,《解放日报》从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出发,解决了当时文艺界创作思想混杂的问题,确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与导向。在文艺“大众化”的塑造过程中,《解放日报》开启了讲述中国故事、讲述人民故事的文艺现代化之路,为中国文艺的现代性建构提供了可行性
摘要:艺术传播的现代化进程是一个兼容并蓄、具有强大生命力的过程,不仅包括了文化的创新与技术的变革,也积极吸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成果。基于中国式现代化这一时代命题,考察自中国共产党成立以来艺术传播的现代化进程,探究其历史演进与发展理路,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也将为我们把握艺术传播规律,推动国家文化软实力、中华文化影响力的提升贡献新思路。 关键词:中国式现代化 艺
摘要:延安文艺座谈会明确了党的文艺方针,推进了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中国化时代化。在“两个结合”视域下对延安文艺座谈会推进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创新的历史启示进行考察,既有助于以党的文艺工作为切口,拓展“两个结合”历史逻辑研究的新维度,也有助于从历史中总结经验,推动社会主义文艺更好地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为中国式现代化汇聚精神力量。 关键词:“两个结合” 延安文艺座谈会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 理论创
摘要: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和传统媒体的逐步转型,融合传播逐渐成为新闻报道的主流方式。在全媒体环境下,民族文化传播呈现出高度的融合性、互动性、个性化和社群化等特点。本文以广西日报对“广西三月三”新闻报道的创新策略与实践为例,探讨主流媒体如何通过融合报道助力民族文化传播,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 关键词:广西日报 广西三月三 文化传承 媒体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
摘要:全媒体语境下,传统媒体通过开展跨平台合作,在整合传播渠道、共享优质资源的同时,形成了优势互补、强强联合的“大融合”模式,有力促进了媒体转型升级。央视新闻通过与高质量问答社区“知乎”平台展开跨平台合作,在扩大受众覆盖面的同时,形成了新的内容生产与互动交流生态。本文以央视新闻知乎号为例,分析媒体跨平台合作“大融合”的逻辑、优势,提出“大融合”路径,为传统媒体融合转型提供借鉴。 关键词:媒体融合
摘要:在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背景下,粤港澳主流媒体以多元立体化的传播手段推出了一系列视角丰富、样态多元的融媒报道。本文选取“‘青’爱的港湾——香港青年访谈录”、《直播大湾区》等融媒体内容案例,分析主流媒体围绕大湾区建设开展内容创作中的民生视角、国际视角、大众视角,提炼融媒体内容中的短视频、长直播、H5等多元样态,总结归纳大湾区主题宣传中的融合创新方式方法,为主流媒体开展重大主题宣传、进一步讲好大湾区
摘要:全媒体时代,伴随着智媒体技术的进步,我国边境地市党报舆论传播阵地建设面临着更活跃多元的媒介生态环境。面对当前国内外媒介生态和传播技术发生巨大变革的现实环境,边境地市党报需要从国家治理服务的宏观破局,以智媒体技术微观布局,强化顶层设计,优化阵地功能,发挥媒体融合发展整体优势,在维护边疆稳定上凸显舆论传播阵地作用。 关键词:社会治理 媒体融合 边境地市党报 阵地建设 边境地市党报是长期扎根边
摘要:当下,以传统媒体平台为媒介进行新闻传播已然不能满足受众需求,加强新闻传播模式的创新势在必行。本文介绍了中国教育报创新报道形式,推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的智慧校园报道和活动,在报纸和新媒体平台开设专栏进行报道的同时,采取基层学校调研、专家报告、交流研讨等形式展开互动和传播,切中受众所需,取得了显著的传播效果,探讨了行业报媒体融合发展的创新实践。 关键词:行业媒体 传播互动 智慧校园 “新闻+”模
摘要:近年来,乡村振兴题材综艺节目频出。这些作品围绕乡村振兴成果的呈现展开,在选题立意、模式创新、多样表达、融合传播及彰显媒体责任与社会价值等方面有着出色表现。《山水间的家》《云上的小店》《生机勃勃的我们》《种地吧》等具有影响力、传播力的乡村综艺节目,在内容差异化、传播融合化等方面的策略与实践,展现着乡村振兴题材综艺节目的创新表达与社会价值。 关键词:乡村振兴 综艺节目 媒体融合 视听传播 媒
摘要:坚定文化自信是中华文化海外传播及中国话语体系构建的基础要点。中国动画电影作为中华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在政策、产业、技术等关键要素的赋能下,日益彰显出更为重要的传播价值。本文结合中国动画电影的发展现状,分析新时代中国动画电影发展的时代机遇和现实挑战,通过梳理其持续发展的趋势,提出加强整合、开放机制、叙事创新等相应策略。 关键词:动画电影 国际传播 文化出海 中国故事 在经济文化全球化的新时
摘要:当前短视频行业已经形成一定规模,电视节目主持人借助自身媒介素养和创作能力,在舆论引导、直播带货、知识普及与教学、生活展示与形象补充方面广泛参与短视频创作,传播效果颇佳。二者联姻对传统媒体行业从业者的转型发展具有一定的价值参照。 关键词:电视节目 主持人 短视频创作 主题类型 当前,以移动互联网终端为依托的新媒体蓬勃发展,使得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巨大挑战。伴随着媒体融合的推进,传统媒体与短视
摘要:知识性内容赛道是当下各大短视频平台的发展趋势之一。本文以抖音知识类短视频为研究对象,发现其知识性内容有着创作主体多元、普适性高、可快速浏览的特点,这也造成了知识性内容质量低、辨识度不够、侵权以及平台知识性被遮蔽的问题。为此平台方和知识创作者应各司其职,从内容质量、群体细分、版权保护和营造学习氛围方面,推动短视频平台的知识性建设。 关键词:短视频平台 抖音 知识性内容 平台知识性 第53次
摘要:近年来,以年轻人为主要用户并展示其生活方式的平台“小红书”,已经成为中医药传播的重要阵地。从小红书中医传播活动来看,专业中医药传播者利用平台技术优势,积极创新中医内容表述方式与话语策略,以共情传播策略拉近中医文化与时代距离,以预防保健和传统文化作为主题内容切入点,以“人化”视角创新医疗沟通关系,为中医传播与新媒体的结合作出了有益探索。由于新媒体平台对于中医传播参与者的外部约束与内部自律模式有
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色,其文化译介与国际传播不能受限于传统翻译学的视角,而要基于更广阔的文化背景,从跨学科的视角进行重新考量。本文以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为理论框架,从传播主体、传播对象、传播渠道、传播客体和传播效果这五个维度出发,以徐州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国际传播为案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译介模式和国际传播策略提供建议。 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 译介模式 国际传播 非物质文化
摘要:伴随着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西方两大文明和三个大陆之间相互碰撞、交融,组成了一幅壮美的历史画卷。在这股文明交汇的大潮中,一些从西班牙来到中国或在东南亚华人聚居区的传教士成为中国文化交流的先驱者。高母羡是一位不曾来过中国大陆,却与中国文化结下不解之缘的西班牙传教士。他对中国文化在西方世界的传播作出了突出的贡献。本文通过最新公开的原始资料和学界的研究成果,就他对中国文化传播的贡献作探讨性研究。
摘要: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成都举办,境内外媒体机构的传播矩阵密集地向世界传递了绿色、智慧、活力、共享的办赛理念。火炬传递、习近平主席宣布开幕、精彩赛事内容为成都大运会带来了持续的传播焦点,成功实现了主场体育外交传播、舆论场良性互动和讲好中国故事的效果。 关键词:成都大运会 传播焦点 中国故事 2023年7月28日—8月8日,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
为庆祝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成立100周年,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于2022年4月30日—5月7日在CCTV-9纪录片频道播出了8集微纪录片《中国想象力》。该片由总台影视剧纪录片中心出品,以人物采访与故事纪实相结合的表现手法,从想象力这一差异化主题出发,以8位当代先锋人物的故事与视角切入,向当代青年群体展现了华丽背后的坚守、浪漫背后的付出、个人成就背后的时代精神,从更深层意义上揭示了中国文化崛起所赖以砥柱的
伴随传播媒介深度嬗变,以手机为代表的移动终端广泛普及,终结了用户单一的横屏影像收看场景。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5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23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10.92亿,短视频用户规模为10.53亿,占网民总数的96.4%,短视频成为全民化应用。由于传播不断向移动端偏移,信息的接收越发呈现出私人化、个性化、网感化、创意化的趋势。作为新技术催生的
为贯彻落实在全党大兴调查研究的部署要求,做好重点主题调研采访,北海市建立了“一季度一主题一宣传”的工作机制,每个季度聚焦1~3个重点主题,联系和组织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级主流媒体和商业网站、自媒体、网络大V等记者、编辑深入基层一线调研,通过“方阵式集中采访”“分列式特色报道”“行进式后续追踪”方式,在中央、广西壮族自治区和北海市级主流媒体刊发了系列重点稿件,全面展示亮点、挖掘经验、探讨思路
摘要:平台化作为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重要途径,在不断进行智能化、智慧化转型的数字时代中,形成了新的内容生产机制与运营方向,并体现出新的传播价值。本研究基于数字时代的制度、技术以及媒体发展的背景与需求,结合国内主流媒体的平台化实践,总结主流媒体融合发展的阶段性、创新性规律,为未来主流媒体平台化建设提供一定的借鉴与方向。 关键词:媒体融合 主流媒体 平台化 媒体平台建设 2014年8月18日,中共中
摘要:提升乡村文化传播力对于乡村全面振兴具有重要意义。本文总结了乡村文化传播的现状,概括了当前乡村文化传播的特征,探讨了乡村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提升乡村文化传播力,在内容的选择上要服务于党和国家文化建设大局,服务于乡村振兴战略,服务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服务于农民生活;在传播方面要发挥好主流媒体的主导作用和新媒体的活跃作用,用好村落实体媒介资源,构建多层级跨领域的乡村文化传播体系机制,加强专
摘要:跨境电商直播具有较强的实时性、较高的互动性及同步交流的优势,近年来在海外掀起“跨境直播热”。本文对DTC品牌营销模式、海外市场现状及海外电商直播进行了梳理分析。基于AISAS消费者行为模型对直播媒介在DTC品牌出海中的作用机理及其价值进行了阐释,指出现阶段海外直播面临的挑战,并提出建议措施。 关键词:DTC品牌 跨境电商 海外直播 直播营销 中国本土电商市场近年来发展趋近成熟,线上流量红
摘要:在中华民族进入全面抗战时期后,位于中国南海的诸岛亦面临着帝国主义势力的不断侵扰。面对法国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行径,中国社会各界进行了不屈不挠,围绕着南海主权而开展的“保卫战”。《申报》是在这一历史时期最为详实地记录了南海主权维护活动的报刊之一,整理分析其在这一时期的新闻报道路径,批判认识其中的利弊,可以有效地丰富近代历史上对于南海维权问题的认知,进而扩充现阶段对于南海主权维护的史料依据。
摘要:《红色中华》是中央苏区时期发行量最高、影响力最广、受欢迎程度最大的机关报,是中国共产党和苏区临时政府政策传播、社会动员和舆论监督的锐利武器。作为苏区最权威的媒体,《红色中华》开启了中国共产党新闻事业的先河,形成了宝贵的办报经验。本文从三个方面对《红色中华》的办报经验进行总结,以期为当下主流媒体发展提供一定借鉴。 关键词:《红色中华》 党报 中央苏区 正面宣传 《红色中华》于1931年12
摘要:叙事学认为故事是一种结构,具有特定的叙事规律。学习强国“传播中国”频道在叙事视角、叙述者和叙述话语等方面做出的尝试为书写中国故事提供了不同以往的实践路径。本文从叙事学的视角出发,通过对情节、人物、环境三个故事结构要素的理论阐述,提出一种认识和把握中国故事的理论框架。 关键词:叙事学 中国故事 新闻叙事 作为新型主流融媒体平台,“学习强国”学习平台因其强大的集纳展示属性,建构了一个主流思想
摘要:人工智能生成技术颠覆了传统人类社会信息生产模式,也为数字时代新闻业务转型带来机遇和挑战。面对新技术,专业媒体从业者群体内部存在着认知和应用的断层。专业媒体机构在新闻实践中需要更好地适应人机协作的新闻生产模式,平衡技术和内容价值的主客体性,同时承担起技术驯化和内容把关的职责。 关键词:内容生产 智能采编 人机协作 大语言模型 移动互联网等技术创新塑造了新的媒介生产和新闻传播模式。智能硬件设
摘要:近年来,反应视频(Reaction video)在国内外视频平台中的数量急剧上升,并逐渐成为主流视频之一。从共情传播角度来看,内容广泛扩大共情范围、群体归属加深情感认同、真实反应拉近社交距离都是反应视频盛行的原因,但诉诸情感的反应视频在发展过程中也面临质量低下、泛娱乐化、游走在版权灰色地带等一系列问题。文章认为只有平台、创作者、原视频权利人、受众共同努力,才能使反应视频从情感回归理性,由此实
木心先生曾言:“生活的最佳状态是冷冷清清的风风火火。”高永伟所著的诗文集《如雾起时》恰是这种生活状态的抒写。这本盈盈一握的诗文集包括“甲辑 风光”“甲辑世间”“乙辑 少年”三部分,收录的篇什均为作者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的见闻、经历和体验。 《中国乡村振兴》杂志社社长助理、记者部主任高永伟是一位用脚步丈量的行者、用心灵写作的文人,其笔触聚焦雪山、戈壁、高原、草甸、森林、湿地等自然风光,以及建筑
高校作为思政教育的一线阵地,既要加强理论武装,也要坚持实践导向,充分利用新媒体的优势进行创新,做到“思政为魂,媒介为骨”,以期提高思政教育的实效性和吸引力,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时代青年。由张翔和马中力所著的《新媒体视角下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创新探索》一书,深入剖析了新媒体环境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所带来的影响,系统性地探讨了信息化时代下教育创新的多维路径。书中不仅详尽阐述了新媒体技术在大学生
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戏剧不仅能够传承和弘扬民族艺术,还能丰富大众精神文化生活,提升社会文化素养。在新媒体时代,戏剧传播的嬗变不仅仅是技术层面的变革,更是文化层面的深刻反思和创新。戏剧从业者、研究者都应当坚持戏剧传播文化的使命,努力创新钻研,推动戏剧作为古老的艺术形式在现代社会中焕发新的生机与活力。 由胡星亮所著的《中国话剧与民族戏曲艺术:古今传承研究》一书,是对20世纪中国话剧与民族戏曲艺术
东北地区是我国少数民族主要的散居地区之一,同时也是跨境民族主要的居住区域之一,如蒙古族、俄罗斯族和朝鲜族等。因此,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如何坚定主流意识形态是其面临的严峻挑战。在理论与实践需求的推动下,由于凤静所著的《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史研究》一书坚持史论结合、论从史出,梳理了60余年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事业的发展历程和独有特色,对于加强东北少数民族文化传播具有重要价值。笔者结合本书内容,基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