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农业农村部印发《关于加快农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促进乡村生态振兴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明确了总体要求与发展目标,部署了10项重点任务和措施。 《指导意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三农”工作的重要论述,锚定建设农业强国目标,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
为切实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践行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和粮食节约行动的有关要求,促进养殖业高质量发展,农业农村部于近日印发《关于实施养殖业节粮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 《意见》明确了发展目标:到2030年,在确保畜禽水产品稳定安全供给的基础上,养殖生产效率明显提高,标准化规模养殖方式的单位动物产品平均饲料消耗量比2023年下降7%以上,非粮饲料资源开发利用量明显增加,种养匹配
为指导各地稳妥有序推进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工作,自然资源部办公厅于近日印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实施指南(试行)》(以下简称《实施指南》)。 《实施指南》明确,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是以国土空间规划为依据,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统筹推进农用地整治、建设用地整理和生态保护修复等优化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布局,提升空间功能和价值,促进耕地保护和土地节约集约利用,改善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助推乡村全面振兴、城乡融合发展
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2024年12月31日举行的“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成效”系列新闻发布会上获悉,全国农村自来水普及率达94%,耕地灌溉面积达7 166.67万hm2,乡村振兴的水利基础不断夯实。 水利部副部长陈敏在新闻发布会上介绍,2024年,水利部加快夯实乡村全面振兴水利基础,有力保障农村供水安全和国家粮食安全。一是推动农村供水高质量发展,优先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集中供水规模化建设,因地制宜实施
摘 要:在乡村振兴背景下,深入探讨农业农村现代化内涵,包括农业、农村、农民现代化及其相互关系。阐述高校对口帮扶现代化边境幸福村建设的政策背景,以中国农业大学帮扶帮东村实践为例,展示其在科技赋能、人才培育、文化教育、生态宜居、组织引领等方面的成效。基于此,提出高校对口帮扶的提升路径,如夯实基层党建发挥引领作用、强化科技支撑打造农业新质态、发挥教育优势培养农村人才、以“绿”为底色建设绿美乡村、深耕“铸
摘 要:数字技术的发展为乡村振兴及县域城乡融合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契机,厘清数字乡村建设与县域城乡融合之间的内在联系,研究二者的协调程度,对于推动乡村振兴及县域城乡更好融合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构建数字乡村与县域城乡融合耦合协调度模型,利用2020年中国1 859个县级数据,对中国数字乡村与城乡融合的协同发展水平加以测度。结果表明:2020年中国有约62%的县域处于磨合阶段,具有很大的协调发展空间;各地区
摘 要:为了研究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与和美乡村建设规划相结合问题,采用因类制宜、分类施策的方法,在分析现有的水利水电工程移民安置方式的基础上,提出了农业化大量集中安置的工程移民安置方式可以作为工程移民安置规划与和美乡村建设的对接口,从而在工程移民新村安置规划设计中植入和美乡村建设规划的理念,同时在工程移民新村安置规划中,提出建设和美乡村规划应该注意的问题。研究结果表明,在农业化大量集中安置的移民新
摘 要: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桂南农村地区的居住质量得到了显著提升,如道路交通、快递物流、住房条件等硬件都得到了较大改善,但乡村的生态环境、耕种条件、公共服务与村干部治理能力等仍有提升空间。基于层次分析法进行评价,不仅可以对影响农村居住质量的生态环境、乡村管理、居民结构、住房情况与基础设施等诸多因素进行权重分析,更能够为推动乡村振兴和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理论支持与决策参考。 关键词:AH
摘 要:农村产业融合发展作为乡村振兴的核心驱动力,急需深入探索与实践。首先,精准界定了乡村振兴与产业融合的内涵及其内在关系;随后,深入剖析了当前农村产业融合在乡村振兴背景下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一系列创新且切实可行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推动乡村振兴战略全面实施、促进农村经济多元化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关键词:乡村振兴战略;农村产业融合;路径 中图分类号:F323 文献标志码:A
摘 要:在以新能源为主体的新型电力系统建设背景下,针对乡村新能源接入后运营管理中存在的收益问题,提出了乡村能源合作社的价值指标体系及价值评价方法。阐述了基于目标一致性的农村能源合作社组织模式,分析了参与者的资源、能力和目标。建立了包括6个一级指标和17个二级指标的乡村能源合作社价值链指标体系,提出了一种主观权重和客观权重相结合的组合价值指标赋权方法;改进了TOPSIS评价方法,设置绝对理想解,采用
摘 要:在粮食安全视角下,结合耕地“非粮化”研究现状,以粮食自给率较低、耕地“非粮化”变化分异显著的江苏省为例,基于实地调研和定量分析,研究2012—2020年江苏省耕地“非粮化”的动态演变特征及影响因素。通过构建多源数据融合的耕地“非粮化”动态监测体系和时空分析框架,探究耕地“非粮化”的演变规律。鉴于江苏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空间梯度分异,耕地“非粮化”呈现出由南向北逐次递减的特征。将江苏省分为苏
摘 要:进入新时代,国家对推进农业全产业链发展及促进全产业链竞争力越来越重视,加快农业产业全产业链培育发展成为农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当前,白银市文冠果产业从栽植到加工、储运到销售的全产业链条已经初步形成,但还存在产业链条较短,各环节发展不深入,品牌塑造及推广力度不够,一二三产业融合层次较低等问题。通过研究白银市文冠果全产业链发展情况,分析问题原因,总结经验做法,提出对策建议,以期为促进白银市文冠果产
摘 要:以“互联网+”背景下农产品供应链为研究对象,分析“互联网+”的发展历程、我国农产品供应链的发展现状、当前农产品供应链面临的主要挑战和“互联网+”带来的机遇,探索如何利用“互联网+”优化农产品供应链。“互联网+”的发展为农产品供应链注入了新鲜的活力,但同时也面临一系列的问题,如信息不对称问题、物流成本与运输问题和销售渠道拓展困难等。旨在提高农产品的流通效率,从而降低成本,提升农产品品质与安全
摘 要:竹荪是著名的“药食同源”山珍之一,素有“菌中皇后”“真菌之花”的美称,富含人体所需的益智赖氨酸,且竹荪多糖能增强人体免疫力,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分析了江西省宜黄县竹荪产业的现状,指出存在种植品种单一、产品质量不高、病虫害防治难度大、种植者利润空间不大、种植技术落后、粮菇争地矛盾突出、产品竞争力不强等问题,并对这一产业的未来发展提出了一些建议与发展路径。 关键词:竹荪;产业现状;发展路径;
摘 要:芝麻是我国四大油料作物之一。平舆县是全国白芝麻生产第一大县,当地种植和加工白芝麻历史悠久,但白芝麻品牌影响力不大,营销思想和模式落后。运用SWOT分析方法,对新历史机遇下平舆县白芝麻营销的优势、劣势、机遇和挑战进行全面剖析。经综合研判,其优势大于劣势,机遇大于挑战,提出了提升品牌知名度,增强品牌影响力;数字化驱动,构筑营销信息生态圈;强化网络销售意识,培养和孵化专业营销人才;结合“以人为本
摘 要:研究基于文献计量学方法,利用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对1980—2021年中国野生食用菌研究文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野生食用菌研究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集中于资源评估与驯化技术研究,后逐渐转向产业发展。众多研究机构与期刊涵盖了广泛的研究领域,主要集中在食用价值、医用价值及生态环境方面。研究热点随着对资源的深入认识和技术的不断成熟而发生变化,从最初的资源调查、栽培技术,到经济价值的
摘 要:红花为菊科红花属植物,是一种药油兼用的特种经济作物。红花的主要品质指标包括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生物碱类化合物含量和有机酸类化合物含量。羟基红花黄色素A和山柰酚是红花黄酮类成分,其含量是评价红花品质的重要指标。不同的红花基因型、产地、栽培措施、生态因子等因素都会影响红花品质。明确红花主要品质指标及其影响因子对于红花新品种选育及品质改良具有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红花;品质指标;基因型;栽培措施
摘 要:为进一步探索ARC(Aflatoxin Rhizobia Couple)微生物菌剂在花生上的应用效果,以不施微生物菌剂为对照,设置播前、播种时分别施用及播前和播种同时施用3种处理方式,测定ARC微生物菌剂对花生主要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ARC微生物菌剂提高了花生的根瘤数、单株结果数、单株果质量、百果鲜质量、好果数,降低了花生的腐果数,同时对花生的单株产量有不同程度的提升,尤其播前和
摘 要:研究以开青1号、开玉6号、开青219、开青239、雅玉青贮8号等5个青贮玉米品种为试验对象,对其产量和品质,以及其在高温胁迫下的花粉活性与在干旱胁迫下的产量表现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开青1号、开玉6号、开青219的生物产量及各项品质指标表现均优于对照(雅玉青贮8号),具有较高的生物产量及优良的品质;在高温胁迫下,开青1号、开玉6号和开青219的花粉表现出较强的耐高温能力,但雅玉青贮8号的
摘 要:桃是我国重要的经济果树,桃产业在脱贫攻坚时期是一些地区的支柱产业。目前,河南省主栽桃品种为早中熟品种,晚熟品种种植比例较低。秋彤桃为山东省果树研究所从美国引进的优质晚熟桃品种。该品种晚熟,自花结实率高,果实经济性状优良。秋彤桃于2016年引入河南省卫辉市。经过3年观察,发现该品种在河南省卫辉市定植后树势健壮,树姿开张;果实大,离核;以中、短结果枝结果为主,引种第2年开始结果,第3年逐渐丰产
摘 要:氟苯尼考为兽医专用抗生素,在兽医临床中应用广泛。为促进氟苯尼考的合理应用,从其临床应用现状、药代动力学和残留消除等方面论述了氟苯尼考的研究进展。研究发现,氟苯尼考具有用药后吸收快、组织渗透和代谢较慢的特点;与口服给药相比,注射液给药的药物吸收速度更快,起效也更快;灌服给药和拌料给药的血药浓度存在差异,但生物利用度差异较小;空腹给药时,氟苯尼考的生物利用度更高。氟苯尼考主要用于预防和治疗呼吸
摘 要:为查明河南省邓州市某羊场病死羊病因,尽快控制病情,采集病羊肝脏、肺脏和脾脏等器官组织样本进行细菌16S rDNA PCR扩增测序,并利用MEGA7.0软件构建系统进化树,PCR鉴定毒素基因分型。结果表明,在病料中分离鉴定出一株分离菌;对该分离菌株进行16S rDNA基因扩增,得到1 400 bp阳性条带,与产气荚膜梭菌核苷酸同源性均在99.6%以上,进行核苷酸同源性比对,与产气荚膜梭菌参考
摘 要:研究旨在完善国内风景道理论体系,进而为国内风景道理论研究提供更多借鉴。文章系统梳理了国内风景道研究现状,采用CiteSpace分析软件,对中国知网(CNKI)中相关中文文献进行计量和可视化分析。结果表明:①我国风景道研究热度不断增长,并经历了缓慢发展、迅速发展和平稳发展3个阶段;②全域旅游、旅游公路、风景园林等是该领域网络结构中的核心和基础;③风景道、旅游公路、全域旅游等7个相关研究是近年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战略方向,文化振兴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对优化乡村人居环境、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乡村文化景观内涵具有重要意义。研究采用文献查阅和实地调研相结合的方法,对平顶山市多个村庄进行实地调研,深入剖析了传统文化融入乡村景观设计的现状。研究发现传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融入存在多方面问题,并针对此提出了传统文化在乡村景观设计中的传承与创新
摘 要:国家储备林建设作为长期的战略性工程,已经在全国层面全面开展,但具有示范引领作用的成功案例较少。研究以浙江省淳安县2023年启动的国家储备林工程为例,针对林木资源经营周期长而影响投资回报效益、森林科学经营难度大而影响预期目标实现、林地资源可持续利用水平不高而影响产业融合发展等困境,提出高水平、高效益、高质量国家储备林建设应对策略。 关键词:国家储备林;产业融合;新质生产力;高质量发展;全周
摘 要:乡村按照不同的地形地貌可以分为山区乡村、平原乡村及沿海渔村等,不同村庄的景观存在显著差异。研究以福建省龙潭村为具体案例,旨在探讨山区乡村景观美质的构成要素。对自然景观与生态环境、文化遗产与人文景观、景观形式与美学价值等进行深入剖析,揭示山区乡村的独特景观魅力,探讨基于山区乡村景观美质特色的景观规划建设策略,以期为山区乡村景观的保护与建设提供有益参考。 关键词:山区乡村;景观美质;乡村振兴
摘 要:规划设计是森林康养基地发展的第一步。研究采用文献分析、SWOT分析、实地调研等方法,分析榕江县十里百瀑景区发展森林康养的适宜性,并挖掘地方特色。根据分析结果制订了一套合理的规划方案,规划形成了“一带三核五组团”的空间格局。各组团赋予其独特的职能,最终打造成一个集自然风光、民俗文化、休闲运动、中医药康养、野外露营等于一体的综合性森林康养基地,以期为十里百瀑景区发展森林康养提供指南和实施方案。
摘 要: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政府为推动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全面发展而实施的一项重要政策,有助于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但随着农业现代化的发展,部分地区的生态环境承载力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农药和化肥过度施用、水土流失、土地退化等问题依然存在。研究探讨了武汉市洪山区“三生空间”土地利用功能转型情况,并结合当年统计年鉴的经济、人口和城镇化率等数据,分析区域土地资源开发利用和“三生空间”结构布局。研究结果表明,要优
摘 要: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环节,加强农村生态环境整治是有效提高农民生活质量的重要举措,是推动乡村生态文明建设的内生动力,也是推动农村绿色发展的迫切需要。当前,我国农村生态环境整治仍存在农民环保意识不强、农村产业发展和环境保护协同不足、农村生态环境整治参与机制不健全及资金不足等问题,亟须从加强环保宣传教育、发展绿色产业、完善多元主体参与机制、拓宽投资渠道及加强监
摘 要:掺气摇臂喷头是一种基于液气两相流理论设计的新型摇臂喷头,为研究该喷头低压下喷灌均匀程度、结构优化特点和喷灌系统的改善,以摇臂喷头为参照物,采用高速摄影技术分析了液气射流的特征。试验研究的影响因素为工作压力,评价指标为气柱特征长度、气柱脉动频率和射流破碎长度。试验结果表明:①气柱脉动频率和特征长度随工作压力增大而增大,在200 kPa和300 kPa下,气柱脉动频率分别为75 Hz和140
摘 要:为解决不同农业环境下的农用机车在启动时速度变化较大造成的测速精度不高的问题,确保农用机车能在各种复杂场景下进行稳定作业,提出一种基于相位相关法的播种机速度监测方法。该方法将图像采集系统安装于播种机前方,以1 m的高度对待播种土地进行连续定时拍摄。利用二维离散快速傅里叶变换和相位相关法计算相邻帧图像的位移变化,并根据摄像机距离地面高度,计算得到播种机的运动速度。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播种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