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柔性税收征管是深化税收征管改革的创新之举,其激励性能够引导企业改善ESG表现。文章基于2011—2022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采用多期双重差分法实证检验纳税信用评级披露这一柔性税收征管实践对企业ESG表现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纳税信用评级披露显著提高了企业的ESG表现,这一结论通过平行趋势检验、安慰剂检验、PSM-DID、增加固定效应和改变标准误聚类方式等一系列稳健性检验后依然成
【摘 要】 清理和降低涉企收费是地方政府落实降费减负政策、深化“放管服”改革的关键举措。文章基于2008—2022年A股上市企业数据,实证检验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对企业双元创新投资呈现差异化影响,具体表现为对探索式创新投资具有显著促进效应,而对开发式创新投资不存在显著影响。作用机制检验表明,涉企收费降费减负主要通过缓解融资约束、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探
【摘 要】 随着数字经济的不断发展,部分发达国家为应对数字经济给国家税收带来的影响,通过制定数字税征收规则来维护国家税收利益。针对当前全球数字税征收政策差异现状,有必要借鉴其他国家成熟的数字税法体系,构建我国数字税法,揭示数字经济背景下数字税的征收根由并做出立法路径选择。文章首先根据数字经济的发展现状确定数字税的起源,详细分析了数字税的征收动因;其次结合数字税征收动因确定我国数字税法的立法价值导向
【摘 要】 财税体制改革是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总体目标和相关要求,对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赋予新的使命担当和重要任务。中国式现代化与财税体制改革具有内在逻辑关联,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的重要目标,而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是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保障。从改革的路径看,中国式现代化背景下新一轮财税体制改革不是“另起炉灶”,而是在已有基础上适应中国式现代
【摘 要】 破产程序中担保债权与税收债权之间存在规范冲突与竞合,已成为理论和实践层面需要反思的问题。税收优先权在破产程序中缺乏存续的正当性理由,其经济效应主要体现为对担保物权制度及相关社会信用制度的影响和冲击,对税收优先权不加限制可能导致的价值失范和利益失衡应予以必要的纠正与调适。文章采用解释论的研究方法,指出担保债权应当优先于税收债权受偿。这是因为:一方面,在“新的一般法”与“旧的特别法”存在冲
【摘 要】 在恒大暴雷、地产行业下行的情况下,供应链上下游的众多企业普遍受到冲击并影响国民经济健康运行。文章以三棵树涂料股份有限公司为研究对象,探究了核心客户财务风险传导机制和供应商企业的应对策略。研究发现:第一,核心客户的财务风险会通过供应链关系和合同义务等路径向上游供应商传导;第二,当企业在客户结构上依赖单一行业或客户时,供应商企业将面临更高的客户集中度风险;第三,供应商企业通过综合的风险控制
【摘 要】 文章以格力电器员工持股计划为例,分析中小股东就该计划存在的代理问题与上市公司进行互动的情况和动因、效果和机制。研究发现:(1)员工持股计划的风险—收益不对称问题衍生出管理层—中小股东代理矛盾,信息不对称使矛盾加剧,引发中小股东通过互动行权。(2)中小股东通过网络发声和股东大会投票两个主要互动渠道发挥了对公司管理层的反馈和监督作用,从而实现信息不对称缓解、市值管理完善和方案决策优化的治理
【摘 要】 在建立健全会计数据标准和推动会计数据治理能力建设背景下,A集团有限公司以会计数据标准为抓手,积极参与电子凭证会计数据标准深化试点工作,推动各类票据电子化改革。文章从中央企业财经数字平台建设与试点工作如何统筹推进出发,以“航空运输电子客票行程单”和“铁路电子客票”为例,分析了企业财经数字平台建设路径;通过对比传统手工模式下的制证阶段和纸质单据集中处理阶段,突出体现财经数字平台重构业务流程
【摘 要】 近年来,我国铁路货运企业的运营风险及其复杂程度不断上升,如何对其运营风险进行有效预防和管控是企业发展过程中亟待解决的问题。文章以A铁路货运公司为例,从公司主要运营环节业务流程出发,分析其运营过程中的关键风险点,以此为依托从调度、市场、合同、采购、应收账款、资金运营、运力、人力、研发及内控十大维度构建运营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同时基于公司近五年各维度运营数据,运用K-Means聚类与随机森林
【摘 要】 文章基于注册制下971家科创板和创业板企业新股数据,分析了新股上市表现及其影响因素。实证发现,注册制下新股上市首日具有超额回报率,首日平均股价收益率为139.1%,此后股价整体呈下降趋势,首日破发比例为10.7%。影响注册制下新股上市首日股价表现的是估值、募资规模和市场情绪,业绩基本面非影响股价收益率的显著因素,发行价格越高、估值越大、募资股本越小、中签率越高、市场情绪越消极,首日股价
【摘 要】 以2008—2023年沪深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以资本市场分批开放卖空管制准自然实验为基础,通过构建多期双重差分模型,研究了卖空威胁对企业环境信息披露水平的影响。研究发现,卖空威胁能够提高企业的环境信息披露水平,该影响在主要客户销售额和供应商采购额较大、机构投资者持股较高及分析师跟踪较多的企业中更为明显,即卖空机制可以通过供应链上的利益相关者和资本市场信息中介等发挥改善企业信息披露的作用
【摘 要】 选取2007—2022年我国A股上市公司样本,采用双重差分(DID)模型探讨2012年发布的《绿色信贷指引》与绿色信贷限制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因果关系。研究发现,绿色信贷政策实施后,相对于非受限制企业,受限制企业的会计信息可比性显著下降;机制检验发现,这种效应可以通过融资约束和信息披露质量两种机制来实现。文章为绿色信贷政策的推广和完善提供了决策参考,为进一步提升会计信息质量、优化会
【摘 要】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推动我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动力,其ESG表现是衡量产业能否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标准。文章以2012—2022年战略性新兴产业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考察了财务柔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ESG表现的影响效果及其传导机制,并从外部环境、内部治理及生命周期不同阶段探讨其异质性。研究发现,财务柔性对战略性新兴企业ESG表现有显著提升效应,该结论经过多种稳健性检验(2SLS、PSM、系
【摘 要】 分析环境、社会和治理(Environmental,Social and Governance,ESG)热点与前沿,能够为ESG理论研究与实践发展提供有益参考。文章聚焦美国德克萨斯大学达拉斯分校商学院排名前24期刊(UTD24)2004—2023年间的ESG研究文献,运用文献计量分析方法,从文献数量、文献分布、高产作者、高产机构、合作情况、被引情况、研究热点多维度探究ESG发展脉络、热点
【摘 要】 深入探究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对实现生态文明与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双赢”目标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以2010—2021年披露环境信息的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内部控制与外部监督双重视角探讨环境信息披露对企业财务风险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环境信息披露能够显著降低企业财务风险的发生,尤其是硬披露对财务风险的防范作用更强。内部控制、媒体关注及分析师关注能进一步强化环境信息披露对财务风险的
【摘 要】 内部审计是哲学社会科学的重要内容,是揭露国有企业和行政事业单位存在的风险隐患以及已经发生的经济违法违规事件的重要力量,为国家审计对被审计单位实施审计全覆盖提供了坚实基础。立足我国内部审计历史与现实实践,从各级国家审计机关对被审计单位内部审计工作的指导和监督、党组织主管内部审计、国有企业总审计师制度、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和优良作风对内部审计工作的影响四个角度建构了我国内部审计学科自主知识体
【摘 要】 政府数据资产管理有多种制度设计,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政府数据资产审计,通过数据资产审计,促使相关责任主体更好地履行数据资产管理责任,发挥政府数据资产的价值。文章以经典审计要素为研究框架,阐述政府数据资产审计的本质、需求、主体、客体、内容、目标、方法论和结果运用,提出一个政府数据资产审计的理论框架,助力我国新质生产力的培育,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关键词】 政府数据资产; 审计理
【摘 要】 在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的时代背景下,有效提高财务信息质量,助力建设高水平市场经济体制是每个参与者应履行的义务。会计师事务所作为市场经济的重要参与者更应该锚定质量控制,建立健全风险识别程序,降低审计风险,厚植审计执业质量控制体系,确保维护市场健康和稳定经济秩序。文章以Z会计师事务所为研究对象,通过向事务所审计人员发放有关风险的调查问卷,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与层次分析
【摘 要】 培育和发展新质生产力是国家重大战略布局。新质生产力在发展过程中没有成熟的经验和路径可以借鉴,面临诸多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挑战。内部审计作为国有企业大监督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文章基于内部审计的监督评价、风险防范、价值创造职能作用,提出了内部审计“促进政策贯彻落实、确保转型升级战略方向、优化科技创新机制、保障资金投入”助推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基本路径。同时指
【摘 要】 文章通过向高新技术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发放问卷,收集样本数据,以偏最小二乘法(PLS-SEM)进行实证检验,结果显示:外部合作对创新行为和创新绩效有显著正向影响;创新行为在外部合作与创新绩效之间存在中介效应;在简单外部环境下,高模仿压力增强外部合作对创新行为的影响,高强制压力负向调节外部合作对创新行为的影响;在复杂外部环境下,模仿压力高、强制压力低时,外部合作对创新行为的正向影响更强,反
【摘 要】 随着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和人工智能广泛应用,高校管理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逐步向信息化、智能化方向迈进,对内部控制的有效性、适应性和安全性提出了更高要求。2024年11月19日,财政部、教育部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高等学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指导意见》,指出高等学校要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建设,提升内部治理能力和水平。合同管理作为内部控制建设的重要部分,在该意见中被单独提及。经济合同的频繁出现,要求高
在现代企业制度中,两权分离所引发的委托代理冲突问题始终是公司治理的核心议题。董事高管责任保险(以下简称董责险)作为缓解这一冲突、促进公司所有者与管理者激励约束相容的重要工具,近年来在学术界与实务界备受关注。董责险自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推出以来,已成为欧美资本市场中不可或缺的风险管理手段。然而,作为一种“舶来品”,董责险在我国市场的适应性及其治理作用仍需深入系统的学术探讨。 浙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