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在一所大学,党委领导和校长的教育思想、一言一行会影响校风、学风,一代接着一代,从而形成了一所大学的传统,关系到学校的兴衰。到现在,人们为什么常常提起和怀念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许崇清、柯麟诸位校长?这是由于他们的教育思想和高尚品德,春风化雨,熏陶和影响了整个学府。这些大学里的掌舵人,为祖国教育的振兴和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 余生也晚,1952年考进中山大学时,校长正是许崇清教授,副校长兼
话说从头。1995年秋,我来到中山大学中文系攻读硕士研究生学位,入学后第一件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是在《羊城晚报》上看到时任研究生院常务副院长黄师天骥先生的专访。我们那一代学子似乎个个充满学术情怀,报到第一天同学们讨论的竟然是硕士毕业后考谁的博士,因此对黄师的报道格外关注。尽管如此,我当时也完全没有想过要考黄师的博士,因为我从外省外系考入,对古代文学界相当陌生,连黄师都是入学后听室友韦中华同学介绍才知
1941年,庄学本在重庆、成都、雅安三地举办了影响极大的西康影展,“观众之多,为过去任何展览会所不及”。民族学家、中国早期边疆研究者、金陵大学教授徐益棠盛赞庄学本“起初仅仅是一位摄影家,后来变成了一位专门的旅行家,现在却已成为边疆的研究者,或者可以说是民族学的研究者了”。可是其后几年,庄学本却远离了他历经艰辛才到达的领域。 1942年,庄学本以股东的身份加入康藏贸易公司,该公司成立于同年8月,总
一 回头来看,“亚洲三部曲”写于一个充满希望的黄金年代。那时候的许多年轻人似乎并不太担心自己未来的就业、生活和家庭。他们甚至在还没有从学校毕业的时候,就迫不及待地趁着假期匆匆赶往远方,去体验另一种未知的生活。 的确,那时候的中国人还并不富裕,年轻人更愿意选择搭车、徒步、骑自行车、坐绿皮火车、住青年旅舍这样的方式,用更少的钱去更多的地方,看更多的风景,体验更多的生活,交更多的朋友。他们甚至也没有
1925年10月,上海印行了一本研究中国经济问题的著作——《经济侵略下之中国》,结果不到一个月即告售罄。是年11月再版,不到三个月又热销一空。次年3月,该书修订后的第三版由上海光华书局发行,及至1929年,该书已印行到第六版。当时有家境贫困的进步青年不惜变卖随身物品,只为合买一本《经济侵略下之中国》阅读。 漆树芬,号南薰,1892年出生在今重庆市江津区李市镇的一户书香门第。辛亥革命时期,青年漆树
一 1831年,魏源父亲病逝,魏源请假回家丁忧守制,之后参加会试未中,便入两江总督陶澍幕中,并与陶澍在南京龙蟠里比邻而居,过从甚密。魏源写下《湖广水利论》,认为水灾不断的原因在于人与水争地,应退耕还湖;又辅助陶澍在淮北改革盐政,推行票盐制,即任何人都可以通过盐票卖盐,借此废除原来垄断专卖的引商制。魏源自己也“近水楼台先得月”带头做起了盐票买卖,刚开始因为他是一介书生,不谙世事,亏本不少,后来他找
唐璆(1873—1928),湖南省武冈县高沙镇(今属洞口县)人,蔡锷好友。早年在家乡组织反清武装起义,事败流亡日本,入梁启超门下,其间受梁委派到新加坡任《南洋总汇新报》主笔,与孙中山、汪精卫、胡汉民等革命派展开文字论战。回国后任云南招商委员、宝华锑矿公司总理,后参与腾越起义,任腾越厅厅长、云南都督府参议。返湘后,短暂担任衡永郴桂观察使、湖南省图书馆馆长。唐璆长期研究和参与云南的建设、规划,尤其在矿
一 辛亥革命爆发的那一年(1911)的正月,胡愈之的父亲送他到绍兴府中学堂去投考。 绍兴府中学堂是为绍兴八县而设的。清朝末年改变学制,分文、实两科,各四年毕业。绍兴府中学堂的较高几班仍按旧制,不分文、实科。只有二年级有实科一班,一年级有文、实科各一班。当时只要投考及格,各级都可插班。清末废科举,但对于学校毕业生,仍给予功名出身,小学毕业的为秀才,中学毕业的为举人,条件是必须从头修完全部功课,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