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数字化和数据化的人工智能已经“流程再造”了众多行业,这里仅举三例: 例一,美国网飞(Netflix)初期主要提供 DVD 租赁服务,现在已经成为全球首要的会员订阅制流媒体播放平台,付费用户达2.47亿人,市场占有率达23%,用户续订率高达90%,2023年净利润为54亿美元。网飞商业模式的基础是其数据含量极高——平台会记录用户的每一个行为,为内容的生产和营销提供支持。例如平台能即时了解用户的
摘要:分析2023年度我国出版学科领域研究热点,为出版研究人员开展相关研究和发表研究结果提供参考和借鉴。借助CiteSpace可视化软件对我国13种出版类期刊2023年度的发文情况进行分析,梳理高产发文作者与作者合作情况、高产发文机构与机构合作情况;通过关键词共现与聚类分析,挖掘2023年度出版学科领域的热点研究主题。发现2023年度出版学科领域的研究主要围绕8个主题展开:科技期刊、出版融合发展、
摘要:回顾《辞海》数字出版云平台建设历程,总结项目建设取得的成果与存在的不足,对平台未来的发展提出设想。文章阐述了《辞海》数字出版云平台的建设背景和过程,包括方案编制和立项、项目建设、试运行和正式上线等;总结取得的建设成果:多维立体的《辞海》网络版、系统集成的《辞海》知识服务平台、稳定顺畅的《辞海》运维安防系统;指出存在的不足之处:入库条目数量不足和用户群体单一,知识呈现方式相对简单和更新速度滞后
摘要:全面考察编辑出版人才培养中的各个主体及其所处的外部环境,探索新时代下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机制。文章引入复杂适应系统理论,明确系统内部的各个主体,并梳理微观层面上的主体适应性和宏观层面上的多元主体互动。依循核心主体—其他多元主体—主体与主体之间—主体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各个系统层次,立足于对编辑出版人才主体地位的明确,提出新时代下政府、高校、出版单位、行业协会多主体联合的编辑出版人才培养机制。提出应尊
摘要:通过对《图书馆杂志》科学数据出版实践进行分析,为我国科学数据出版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文章梳理科学数据出版的发展历程,归纳科学数据出版的三种主要模式:独立数据出版、论文辅助资料数据出版、数据论文出版。文章深入分析《图书馆杂志》科学数据出版模式、科学数据出版流程和数据出版管理平台的服务功能,对《图书馆杂志》科学数据出版业务的未来进行展望,认为《图书馆杂志》数据出版尚处于探索阶段,还需对标国际知名
摘要:探讨出版物二维码安全应用管理策略,为出版单位在出版物上安全使用二维码提供借鉴和参考。文章通过分析二维码在出版物中的应用现状,以及在网络安全防护、系统管理等方面存在的风险,以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研发的“码管家”的应用实践为例,从信息层、管理层、数据层、安全层四个层面分析其安全管理出版物二维码的探索与创新。 关键词:二维码;网络安全;“码管家”;出版融合发展 DOI:10.19619/j.is
摘要:分析我国中文科技期刊文种变更现象,为我国科技期刊发展提供参考,助力我国科技期刊高质量发展。文章调查分析2017—2023年我国28种科技期刊文种变更的情况及原因。发现大部分期刊存在官方网站国际化程度不高、编委会国际化程度偏低、出版的英文论文占比较低、作者群集中于国内等问题。期刊变更文种的原因主要包括中文科技期刊竞争激烈、吸引更多优质稿源、提高期刊影响力、希望被国际数据库收录等。针对上述28种
摘要:从知识管理的视角,分析探讨编辑实践性知识的增长策略,以推动编辑专业化成长。文章结合出版工作实践,指出编辑实践性知识是编辑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具有个体属性和社会属性双重特征。提出编辑实践性知识管理策略,即在个体—组织的互动中,基于社会化、外显化、组合化、内在化的知识转化模式,构建创始场、对话场、整合场、练习场,推动个体隐性实践性知识与外显组织知识之间相互转化,实现实践性知识供需之间的精准匹配,
摘要:考察古登堡印刷机的发明及其应用,探究印刷机对西方世界个人主义转向的推动作用。文章以印刷机问世至 16 世纪的历史阶段作为考察背景,通过文献研究法对史实进行考察,发现印刷机加速西方个人主义转向的进程,与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这两场思想解放运动密切相关。指出印刷机发挥了作为传播媒介的工具性作用和自身的文化功能,通过对文字内容的大规模复制生产,树立了文字与知识的权威,使得对“自我”的发现和书写向更大范
摘要:研究商务印书馆董事会制度的成就与不足,为当代出版企业制度建构提供参考借鉴。文章对商务印书馆董事会的建立与运行机制进行考察,梳理商务印书馆董事、董事会及其制度、历任董事会主席等方面信息,指出商务印书馆董事会作为其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一环,在商务印书馆的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提出商务印书馆作为探索者,其运作和发展印证了其体制的合理性和适用性;作为试错者,其董事会与经理层交叉过多、董事会主席基本非专
摘要:为消除国内外对我国古代著作权文化的狭隘偏见,阐扬中国文化,文章基于我国古代版本官方保护制度的视角探寻其间的著作权本土资源。梳理古代版本官方保护的主体、保护方式,发现其客观上孕育了法人作品规则的历史雏形、催生了著作权人身权与财产权分离的观念雏形、造就了著作权价值生成的市场雏形。提出应辩证看待我国古代版本官方保护制度,为当下我国统编教材、标准类作品专有出版权的分配规则提供重要的历史资鉴。 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