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为研究不同热杀菌条件对蒸排骨预制菜品质的影响,以猪肋排为原料,对比分析相同杀菌强度下不同杀菌条件(115 ℃/36 min、121 ℃/14 min、127 ℃/7 min)处理的蒸排骨预制菜的食用品质和营养品质。结果表明,杀菌强度为5 min时,随着杀菌温度的提高,烹饪值(cook value,C)不断降低,排骨肉色泽略有劣变,但嫩度和质地有所提升;营养损失率降低,其中127 ℃组的必需氨
摘要:为了研制一种性能优良的天然保鲜膜,该研究以明胶为基质,通过k-卡拉胶与谷氨酰胺转氨酶(TG酶)对明胶进行协同改性,采用流延法制备一种新型明胶复合膜,通过单因素试验与正交试验研究k-卡拉胶添加量、TG酶添加量、TG酶反应时间和干燥温度对明胶复合膜物理性能的影响。得出最佳制备工艺为明胶添加量5%、k-卡拉胶添加量0.5%、TG酶添加量0.2%、反应时间60 min、干燥温度45 ℃。在最佳工艺条
摘要:近几年,低盐化逐渐成为代的饮食需求,在人们的健康生活中变得越来越重要,低盐化腌渍蔬菜的研究已经成为健康饮食的研究热点。该研究的目的是利用氯化钾替代氯化钠发酵黄瓜,不仅能够减少钠元素的摄入,而且能够丰富黄瓜的加工利用方式。通过研究发现,钾元素对黄瓜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危害人体健康的亚硝酸盐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10%和20%替代组的含量最低,最低为1.13~2.61 mg/kg,均远低于国家标准20
摘要:以云南盐津乌骨鸡肉为原料,蛋白水解度为指标,采用响应面分析法优化盐津乌骨鸡肉酶解条件;用氨基酸分析仪及凝胶渗透色谱法检测酶解液的氨基酸组成和多肽分子量分布。结果表明,双酶分步酶解最佳工艺条件为动物蛋白酶酶解时间5 h、酶添加量2.6%、酶解pH值6.5,灭酶后,再加入木瓜蛋白酶酶解3 h、酶添加量2.5%、酶解温度60 ℃。在该条件下,盐津乌骨鸡肉水解度为(32.62±0.79)%;酶解液中
摘要:以二荆条辣椒、大蒜、食盐为主要原料制作的传统辣椒酱存在品种单一、无特征风味等问题,限制了其推广与应用。为赋予辣椒酱独特的风味,在传统辣椒酱制作过程中创新性地加入了苦藠和木姜子。通过对比实验,借助理化测试、感官评价以及GC-MS技术,探究了苦藠和木姜子在发酵过程中对辣椒酱总酸含量、pH值、挥发性成分等的影响。 关键词:辣椒酱;苦藠;木姜子;风味品质 中图分类号:TS264.24
摘要:从日式高盐稀态发酵酱油酱醪中分离获得一株能转化阿魏酸(ferulic acid,FA)生成4-乙烯基愈创木酚(4-vinylguaiacol,4-VG)和4-乙基愈创木酚(4-ethylguaiacol,4-EG)的酵母菌株JLY60-1,通过ITS rDNA测序和同源序列检索分析鉴定为Wickerhamiella versatilis,其最适生长温度为30 ℃,在20%盐浓度下培养15 d
摘要:为了解决芽菜原料晾晒时受气候影响大、易腐败变质和盐消耗量过大等问题,试验以新鲜二平桩芥菜为原料,采用热风烘干、晒干、盐渍和盐水浸泡的脱水方式,研究4种不同脱水方式处理后的芽菜在发酵过程中色度、亚硝酸盐含量、还原糖含量、总酸含量、抗坏血酸含量和乳杆菌总数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芽菜原料的最佳脱水工艺为热风60 ℃烘干2 h后转入55 ℃烘干2.5 h。此条件下,在180 d时芽菜的亮度为31.3
摘要:为研究金银花提取物(honeysuckle extract,HE)对冷吃兔贮藏过程中品质的影响,该研究首先通过对比添加不同HE浓度的冷吃兔,以贮藏15 d时冷吃兔的感官品质和脂质氧化程度为指标,确定最适HE添加量,再测定不添加HE组(对照组)和最适HE添加量组(试验组)在贮藏第1,5,10,15,20,25天时的过氧化值、酸价、硫代巴比妥酸值、羰基含量、巯基含量、水分活度、色泽和氨基酸含量等
摘要:该研究通过扩大菌株分离源,选育优质红曲霉菌M7-5。以该菌株为发酵菌株,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大米糊化水量、发酵温度、碳源种类及添加量、氮源种类及添加量对红曲发酵色价及桔青霉素含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利用响应面试验优化最佳控制参数。结果表明,红曲最佳发酵条件为大米糊化水量13%、甘油添加量8%、硝酸钠添加量1.85%,在此条件下,色价与桔青霉素含量的比值(p/c值)达到22 158.2。该研究可
摘要:为了探讨复热方式对里脊肉类预制菜品质的影响,以番茄里脊预制菜为研究对象,采用微波(高火、中火、低火)、水浴、蒸汽对菜肴包进行复热处理,测定产品的硫代巴比妥酸(TBA)值、剪切力、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滋味成分,并进行感官评价,结合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评估复热方式对产品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复热方式对番茄里脊预制菜的TBA值、剪切力、滋味、挥发性风味物质和感官评分的影响显著(P<0.05)。蒸汽复
摘要:以奶油干酪为研究对象,探究超高压(high hydrostatic pressure,HHP)室温(25 ℃)下,不同压力(200,300,400,500 MPa)保压10 min对奶油干酪功能特性(涂抹性、出油性、融化性)的影响,根据探究结果将最适压力处理过的奶油干酪制成芝士蛋糕,探究超高压处理对其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显示:当HHP压力为300 MPa时,其涂抹性和出油性发生显著性变化(P
摘要:为研究不同包装材料对酱肉贮藏期间品质的影响,以聚酯/铝/聚乙烯(PET/AL/PE)铝箔和聚酯/聚乙烯(PET/PE)透明薄膜为包装材料,对四川酱肉进行真空包装,测定酱肉在常温贮藏过程中水分活度、过氧化值、丙二醛含量、pH值、亚硝酸盐含量、色泽、质构特性及菌落总数的变化。结果表明,真空铝箔包装相较于真空透明包装可延缓酱肉脂质的氧化并加快亚硝酸盐的降解,对维持酱肉的硬度、弹性、咀嚼性和内聚性有
摘要:建立了辣椒中多酚提取的超声波辅助萃取法,并优化得到最优提取条件。探讨了不同辣椒中多酚提取物的体外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辣椒多酚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乙醇浓度60%、料液比1∶25 (g/mL)、超声温度50 ℃、超声时间30 min。在最优条件下,对10种辣椒进行了多酚提取,含量为1.428~3.661 mg/g,且辣椒的多酚含量随着成熟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对其中5种差异较大的辣椒品种的抗氧化活
摘要:以紫苏饼粕为原料,采用碱溶酸沉法提取蛋白,以糖为修饰剂,以DPPH自由基清除率为考察指标,通过单因素实验、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制备紫苏蛋白美拉德反应修饰产物工艺,研究其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在料液比1∶12、碱溶pH 9.0、 50 ℃、溶解40 min、酸沉pH 4.4条件下,提取的紫苏蛋白纯度达69.9%。单因素实验制备糖-紫苏蛋白美拉德反应产物的最适工艺为最适糖种类为木糖、紫苏蛋白于100
摘要:番茄红素除了呈现鲜艳的颜色外,还具有比较强的抗氧化等功能性作用,因而广泛应用于食品、饮料等行业,与化学合成法相比,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番茄红素因为安全性更易于被消费者接受,因此提高天然番茄红素产量意义重大。文章以三孢布拉氏霉菌为发酵菌种,通过响应面法对发酵培养基的组成及发酵条件进行优化,从而提高番茄红素的产量与纯度。经过单因素分析和响应面优化后的培养基组成及培养条件为玉米粉20 g/L、黄豆粉
摘要:文章以香菇柄、贡菜和牛肉为主要原料制作香菇柄贡菜牛肉酱。选定了对产品品质影响最大的香菇柄添加量、牛肉添加量、豆瓣酱添加量和蒜蓉辣椒酱添加量作为实验对象,通过单因素实验和正交实验确定了主料和辅料的最优配比。结果表明,各原料最佳配比为香菇柄添加量15%、牛肉添加量25%、豆瓣酱添加量10%和蒜蓉辣椒酱添加量15%,按照此配比制作的产品感官评价结果最好。在香菇柄牛肉酱中加入贡菜,既能赋予产品更高的
摘要:发酵调味醋一直有“养生饮料”、“保健醋品”等美誉。该研究以药食同源的蒲公英根、叶以及灯笼草为原料,利用乳酸菌发酵,通过总酸含量、沉淀率等指标确定调味醋比例,优化发酵工艺,对发酵液进行调配及稳定性研究,从而研制出口感较佳、营养成分丰富且抗氧化性良好的蒲公英-灯笼草复合调味醋。结果表明,在蒲公英根∶蒲公英叶∶灯笼草汁为5∶2∶0.2的混合比例下,乳酸菌接种量3%、蔗糖添加量8%、柠檬酸添加量0.
摘要:玉米低聚肽具有抗氧化、降血糖和保肝等生理功能,其在食品、医药和保健品等领域应用广泛。文章旨在设计年产500 t玉米低聚肽粉工厂,厂址选择在河南省驻马店市国际农产品加工产业园。采用超声辅助酶解、活性炭吸附、膜分离和喷雾干燥技术制备玉米低聚肽粉产品。确定了厂区总平面设计、工艺设计、物料衡算、设备选型、环境保护设计以及技术经济分析。最终得到该厂占地7 221 m2,全厂65名工作人员,年产500
摘要:为了提高芹菜叶的利用率,开发一种新的蔬菜酱制品。以新鲜芹菜叶、青红椒等作为主要原料,辅以大蒜、薄荷等进行芹椒酱的研制。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感官评定法和响应面优化法对影响芹椒酱的白砂糖添加量、盐添加量、鸡精添加量和植物油添加量进行优化。结果表明,在矿泉水25%、芹菜叶30%、青椒20%、红椒10%、大蒜12.5%和薄荷叶2.5%的基础配方上,当白砂糖添加量5.5%、盐添加量3.5
摘要:螺蛳粉汤料包味道鲜美,但原料利用率低,螺肉固有的腥味严重影响其应用前景。文章以新鲜石螺肉为原料,通过氮回收率和水解度评价炒制对螺肉蛋白利用的影响,并结合顶空固相微萃取-气质联用技术(HS-SPME-GC-MS)探究美拉德反应对炒制/未炒制的石螺肉挥发性成分的影响。结果显示,未炒制的石螺肉水解度低于炒制组,但其蛋白质回收率远高于炒制组,达67.60%。GC-MS共检测出154种挥发性化合物,炒
摘要:基于甘草酸二铵与三苯甲烷类阳离子染料乙基紫发生离子缔合反应,首次提出离子缔合褪色反应分光光度法间接测定甜味剂甘草酸含量的新方法。在pH 8.6的Clark-Lubs缓冲溶液中,甘草酸二铵与乙基紫发生离子缔合反应,生成的离子缔合物使溶液显著褪色,褪色的最大吸收波长在594 nm处,据此建立了间接测定甘草酸的分析方法。结果显示,甘草酸二铵的浓度在3.00~12.00 mg/L之间与吸光度差值ΔA
摘要:两粤黄檀作为一种名贵的香料,提高其挥发油的萃取率对工业生产具有重大意义。以两粤黄檀为原料,采用超临界CO2萃取两粤黄檀挥发油,在单因素试验的基础上,利用响应面优化萃取工艺,并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利用气相色谱-离子迁移谱对两粤黄檀挥发油的挥发性成分进行分析。研究表明,两粤黄檀挥发油最佳萃取工艺为萃取压力30 MPa、萃取温度42 ℃、萃取时间3.8 h,在此条件下挥发油得率为(7.23±0.0
摘要:以混合菌种(清酒乳杆菌、木糖葡萄球菌)作为发酵剂,以感官评分和pH为指标,采用正交实验优化发酵鲢鱼鱼糜香肠的加工工艺,并对产品进行指标测定。结果表明,当发酵剂接种量为3%,在 30 ℃下发酵18 h 时,所得产品香味浓郁,组织紧密,色泽均匀,口感良好,无异味。与未发酵香肠对比,在此条件下制得的发酵香肠的pH显著降低,氨基酸态氮含量升高,产品的色泽和质地得到明显改善,风味物质增加,尤其是芳香化
摘要:采用双酶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广西产肉豆蔻的精油,并通过GC-MS对其进行成分分析。正交实验结果表明,最优提取工艺条件为加酶量2%、酶解pH 4.0、酶解温度40 ℃,在此条件下,肉豆蔻精油的得率为6.50 mL/100 g。利用GC-MS和保留指数法从精油中鉴定出56种化合物,占精油总量的99.71%,主要成分为肉豆蔻醚(16.60%)、甲基丁香酚(14.78%)、桧烯(13.47%)、(+
摘要:火锅是川渝地区的传统特色美食,因其“鲜香麻辣”而广受欢迎。近年来,火锅产品不断推陈出新,但关于火锅辣度分级一直没有统一标准。文章介绍了火锅辣味物质及呈味机理,阐述了辣度分级与辣度评价的方法,为制定更加科学的火锅辣度分级标准、助力火锅产业高质量发展、促进火锅文化传播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关键词:火锅;辣味物质;辣度分级;感官评价;分析方法 中图分类号:TS207.3 文献标志码
摘要:针对化学合成香草酸会造成环境污染、活性低,从植物中提取香草酸产量低、生产成本过高等问题,采用来源于Bacillus ligniniphilus L1的香草醛脱氢酶进行香草酸的生物转化。为了更好地提高酶促反应效率,在反应体系中添加适量的低共熔溶剂(DES,氯化胆碱∶1,4-丁二醇为1∶3)可以有效提升酶活并使其保持较高的稳定性。随即考察了反应温度、反应pH、反应时间和DES添加量对香草酸转化率
摘要:文章采用超声辅助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花椒精油,通过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确定提取花椒精油的最佳工艺条件为原料粒度50目、料液比1∶15、超声温度50 ℃、超声时间60 min,在此条件下精油得率达2.61%。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最佳工艺条件下提取的精油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花椒精油主要含柠檬烯(18.267%)、4-萜烯醇(10.625%)、月桂烯(10.009%)、α-松油醇(8.199%)
摘要:甜面酱是中国传统酿造酱制品,在甜面酱发酵过程中,微生物群落结构与代谢功能对其营养品质及风味特征的形成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文章在阐明甜面酱发酵机理的基础上,综述了发酵过程中霉菌、酵母菌、芽孢杆菌及乳酸菌的多样性、主要功能及其与风味、营养物质形成的关系,旨在为甜面酱品质改良与功能性菌株的开发提供参考。 关键词:甜面酱;微生物;多样性;风味形成;功能性微生物 中图分类号:TS264.24
摘要:美拉德反应是发生在羰基化合物和氨基化合物之间的一种非酶褐变反应,该反应能赋予水产制品独特的风味和色泽。文章介绍了美拉德反应的机理、影响反应的因素及其在水产调味料和香料中的应用,同时概述了美拉德反应在改善水产蛋白功能特性方面的作用。 关键词:美拉德反应;水产香精;水产调味料;蛋白质功能特性 中图分类号:TS254.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9973(2024
摘要:近年来,生物质材料在糖汁脱色中的应用引起了广泛的关注。生物质具有成本效益高、环境友好和去除效率高等特性,这使其成为一种很有前途的吸附剂。糖汁中含有的大分子还原糖碱性降解色素(HISADPs)、类黑素(ME)、酚类物质严重影响了食糖的品质。文章综述了改性的生物质吸附剂(包括纤维素、壳聚糖、淀粉)在糖汁脱色中的最新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生物质基吸附剂如何扩大在糖厂中的应用性。 关键词:生物质材料
摘要:近年来,改善食品分子的功能和营养特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食品分子的酶促修饰可用于增强其在食品中的功能性质。漆酶可催化蛋白质、多糖和多酚的氧化,在食品分子以及食品胶体的构建中具有巨大的应用潜力。文章总结了漆酶的结构、来源、对食品分子修饰的催化机制及其在食品胶体体系中的应用。研究发现漆酶分两步催化食品分子的氧化:第一步涉及产生自由基或醌的酶促反应;第二步涉及自由基或醌与其他分子的非酶促反应。漆酶在
摘要:酿造调味品是我国传统食品中重要的一类,其发酵过程主要依赖于微生物的生命运动,微生物及代谢酶的相互作用赋予了发酵食品独特的风味和风格。文章从传统豆酱及酱油的酿造工艺、酿造主要微生物、微生物酶系的功能特性、国内外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论述。同时,分析并展望了微生物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前景,旨为生产营养、健康、美味的传统发酵食品提供理论依据。 关键词:豆酱;酱油;微生物;功能酶系 中图分类号:TS